2019年上海闸北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应*** 文档编号:230411671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海闸北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上海闸北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上海闸北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上海闸北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上海闸北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上海闸北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上海闸北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上海闸北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2.草枯鹰眼疾, 。 (王维观猎)3.狼不敢前, 。 (蒲松龄狼)4. ,竭其庐之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5.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黄鹤楼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

2、的愁情,黄鹤楼写的 愁情。(2分)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

3、时之闻。又七年,还自,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本文作者是 (人名)。(2分)9.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稍稍宾客其父 10. 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 ”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耕者王清臣天启初,颍川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一日,携榼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间,听之,皆杜诗也。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

4、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佣耕。少曾读书。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瞳:村庄。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少曾读书( ) (2)故尝歌( )1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一天远度到他家拜访B.过几天远度到他家拜访C.过几天远度经过他家D.这一天远度经过他家13.远度来到“ ”(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颖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

5、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是怎么来的?一说起“魔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怎么来的呢?位于黄浦江支流浦旁边,当时这一带把河叫作浦。最早在浦附近出现了一个居民点,一般居民点都靠着河,用水比较方便,还利于出行。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需要给这个地方起一个名字,于是就叫。宋朝末年出现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地区在开埠之前已是省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个地方的行政地位逐渐上升。到了近现代,地理因素在的快速发展中进一步突显出来。的“江海之会”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哪个江?长江。哪个海?东海

6、。黄浦江的出连接着长江,长江又与东海交汇。长江有6300公里,位于世界第三,整个长江流域经由它对的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水运曾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运输手段。通过水路可以方便联系到、,靠海又大大加强了对外联系。同时,还处在中国南北之中。以前,有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是桐油,二是猪鬃。当时由于没有化学人工合成品,全世界船只防腐蚀涂料主要是用长江流域山区出产的桐油制造的,而中国桐油几乎全部从出口。至于猪鬃,即猪脖子上的可以用来做刷子的毛,都要从迢迢千里之外的产地、聚集到出口。独特的区位优势带来了人口的持续增长。刚开埠时总共有50多万人口,到1900年人口突破100万,

7、到解放初户籍人口达到500万,这一速度比历史上巴黎、伦敦的都要快。人从哪里来?主要靠的是移民。的移民大多来自南部和北部等地区这些地区是以往一千年间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地方,他们一般文化层次比较高,基本具备良好的市场意识,这也为人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良好的契约精神奠定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的文化体现出多元交融、海纳百川的特色,让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14.第段介绍了下列信息:(1)成为居民点的原因;(2) (3) (4分)15.第段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6.第段列举了桐油和猪鬃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说明这两种商品的产地都非常偏远难以运输。B

8、.说明这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上具有重要地位。C.说明这些商品都必须聚集到,然后才能出口。D.说明处于中国南北之中,拥有重要贸易地位。17.根据上下文,第段不能与第两段调换位置,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2分)你妈喊你起床啦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标标!起床啦!”妈妈对着他喊。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我不想起床!”“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标标假模

9、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标标!你是不是想挨揍!”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然后就发现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我真的不想起床啊!”“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抓住标标的手就往上拉。“我!不!”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起个床,跟打仗似的。”妈妈感慨道。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不行,我看着你穿。”“穿完了,你去做饭吧。”“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洗完了!你去做饭吧,我饿了。”“想不到吧!饭我早就做好了。别想再睡回笼觉,抓紧去上学。”“妈,今天星期六不用

10、去上学。”“不会吧?”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标!标!”在尝试了“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召唤奶奶前来助阵”等一系列战术之后,标标发现自己依旧每次都落败。标标决定第二天尝试新办法。“标标,起床啦!”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妈,我肚子疼”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哟?跟谁学的这一招? 标标继续卖力表演。渐渐地,妈妈开始着急了。“真疼吗?”她摸摸标标的肚子。标标不说话,痛苦地点了点头。“那去医院吧。”妈妈叹口气,“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饭了”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妈”,标标活力四射道,“我没事了!”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标标早起的好计

11、策:“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治!”“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肉饼有没有人想吃啊?”标标每天早上闻着香味醒来,还没等人叫就乖乖坐在饭桌前。妈妈对自己的厨艺很是得意。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妈妈发现儿子起得越来越早,甚至超过了自己起床的时间。“妈,给我钱,我想去外面吃。”“这星期都第几回了?”妈妈不满地说。“我在外面有事。”标标皱着眉头道。“你能有什么事?”妈妈心头涌上一股无名火。“你就别管了。”标标不耐烦道。“大早上你俩吵什么啊”标标他爸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吃饭!”妈妈大吼,吓得标标他爸猛地立正。“这这是怎么了,孩子都那么大了”标标他爸嘟嚷道。妈妈正要反驳,突然意识到

12、标标已到了青春期,不再是小孩了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女儿起床,“跟打仗似的”。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他突然哭了。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从此,再也没有他和她的战争了。18.“表演”在文中的含义是 。(3分)19.根据上下文,在文中 处填上合适的容。(3分)20.对文中画直线部分对话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儿子胡搅蛮缠,母亲大声呵斥。 B.儿子不断催促,母亲语带调侃。C.儿子一再拖延,母亲步步紧逼。 D.儿子针锋相对,母亲束手无策。21.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6分)(1) (2) 22.文末画曲线的句子“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那个姑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