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应*** 文档编号:230411669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前行就是少年的方向、背着沉重的书包,带着家人的殷切期望,聆听着老师的( )(恳切耐心地教导),年轻的我们一路踏歌前行,期间有过胆qi,有过徘徊,有过j丧,但回首逝去的岁月后,我们依旧踏着追梦的稳健步伐,让生命的车轮缓缓而执着地转动,驶过稚嫩,驶过天真,驶过冲动,驶向成熟。(1)给加点的字注音。殷切_稚嫩_(2)根据拼音写汉字。胆qi_j丧_(3)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提示,用正楷字写出一个相应的成语_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王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李菁同

2、学突然就恍然大悟了。B.以什么样的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毕业典礼,同学们的意见空前一致,真是莫衷一是啊!C.那位一夜窜红的明星,很快成为学生课后津津有味的话题。D.作为一名外交家,他的睿智和妙语连珠,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B.美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地发展使绊子,是因为他手握大量核心技术的原因。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美食节的食物琳琅满目,有印度的飞饼,新疆

3、的切糕,山东的烙饼等馋得人口水直流。B.读水浒传,我对林冲、武松等人印象最深。C.妈妈生气地问道:“今天到哪去了,你?”D.春天是美丽的,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5.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以“右”为尊。B.成语“峰回路转”“妄自菲薄”均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6.古诗文默写填空。(1)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2

4、)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长期在非洲担任维和工作的战士在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之夜,只能遥祝亲人“_,_。”(苏轼水调歌头)(4)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无数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其中就有教师“_,_”(李商隐无题)的无怨无悔,也有离退休老同志“_,_。”(龚自珍己亥杂诗)的爱国情怀。7.名著阅读。“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又放走,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牌气相同。(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_(作品名称)(2)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_8.综合性学习。材料一:2018年9月11日,湖南省第13届

5、运动会(成年组)在部旧举行。这是邵阳首次承办全省大型综合性赛事,这一赛事,也是一次邵阳820余万人民携手共赴的“文明之约”,面对信任和重托,开放崛起中的新邵旧举全市全力,用满腔热情和扎实行动,办好一场漂亮的省运会,展示市民新风采,展现城市新风貌。材料二(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_(2)材料二是湖南省第13届运动会的会徽,其主题为“衡邵同运,三湘共赢”,仔细观察,请选择介绍会的一个构图要素,并简要说明其寓意。_(3)为实现邵阳人民的小康梦想,全体邵阳人民要同心协力,积极进取。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准备为邵阳的未来发展做些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_古诗文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

6、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三闾祠(清)查慎行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注释:三闾(l)祠:位于潮南汩罗。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岁时:节今。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7、(1)骈死于糟枥之间()(2)是马也()(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湘兰沅芷年年绿()10.翻译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2)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京。_11.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1处)(1)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2)平 江 远 山 极 目 回。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A.问所从来,具答之。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孔子云:“何陋之有?”13.“英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这两句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国无人英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请结合乙

8、文,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_14.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1)“_”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摧残:乙文中,作者认为是(2)“_”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课文原话回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有关要求,2014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有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五部门意见明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项全国性加

9、分项目,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同时,意见还明确要求各地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并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据统计,今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4年的95个逐年减少,到2018年仅剩35个,减幅63,各地普遍降低了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缩小了适用范围。材料二: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一)对于目前全国各地压加分项目及分值和增加高考加分项目民意情况调查表项目占比态度大幅压缩加分项目及分值增加见义勇为加10-20分支持91.47%3.56%反对4.05%68.44%(二)对于高校不同录取方

10、式的民意情况调查表方式占比态度裸分录取自主录取适当加分录取其它支持51.10%11.73%19.83%17.34%材料三:高考加分背后的民意“温差”“你孩子的分数在全省排多少名”,成了高三学生家长们眼下谈论最多的话题。家长们心情纠结的背后,是每年高校招生1分压倒上万人的现实。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现实下,今年全国各地出台的高考加分新政广受社会关注。高考期间,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记者就高考加分这一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作为普通家长的陈女士对于高考加分有质疑,地告诉记者,大多数的家长对加分高度警惕,认为加分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并对一些加分项目表达不满。北京一位既是中学教师又是考生家长的丁先生表示,近几年随

11、着高校招生改革进程的加快,一些高考加分项目实际上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已经有所考虑,这样,两者在优惠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其实存在一定的重叠。记者在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高考加分,今年19岁的张桓(化名),2012年高考“裸分”全县30名的他进入录取环节后,名次跌至70多名,最后无缘自己心仪的学校。张桓的经历,实际上折射出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中无法遮蔽的劣势。陕西师范大学史耀疆教授认为,由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高考加分机会,出于对自己孩子公平的考虑,受访者更期待国家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地区在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时,与民意存在较大的“温度差”。15.根据材料一,请分析国务院、五部门相断出台了给高考加分“瘦身”的政策之后,全国各地高考加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_16.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