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3)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30397150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关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关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情况,积极推动新农合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要点安排,5月13日至1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了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负责人、部分县人大代表和有关工作人员参加的调研组,就全县新农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县医院、中医院和大渡口镇、张溪镇、花园乡的乡镇卫生院及5家村卫生室,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先后在乡镇xx县直召开4次座谈会,听取了县卫生局关于新农合工作情况的汇报,与县乡合管单位负责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部分驻乡镇县人

2、大代表、参合群众代表、县新农合管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等进行了座谈,并就新农合参合、费用承受、费用报销、总体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向社会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9份。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农合的实施运行情况 我县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偿政策逐步完善,补偿水平逐年提高,报销程序逐步简化,监管能力逐步加强,群众受益面逐步扩大,农民参合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县新农合参合率由2005年的87.27%提高到2010年的99.03%,截止到2009年底,共筹集基金13600.23万元(含财政配套资金),补偿总

3、支出12862.1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1468.1万元,占总支出89.16%;分娩补偿240.5万元,占总支出1.87%;普通门诊补偿支出1117.39万元,占总支出8.69%;慢性病补偿支出33.18万元,占总支出0.26%;其他补偿支出2.93万元,占总支出的0.02%,共受益1596417人次。统筹基金累计结余738.13万元,累计结余率为15.87%,控制在省定25%的指标内。2010年共筹集基金6969.9万元(含财政配套资金),1-4月份补偿总支出2221.75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880.7万元,分娩补偿36.8万元,慢性病补偿91.04万元,门诊统筹补偿213.2万元,共受益56

4、238人次。新农合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了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从收回的189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看,参与调查人员的职业为:农民147人,村干部5人,外出务工者19人,其他18人。认为:就诊过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收取的费用:“合理”119人、“较合理”67人、“不合理”3人;就诊报销程序:“满意”130人、“基本满意”58人、“不满意”1人;新农合的总体评价:“好”144人,“一般”44人,“不好”1人。2010年我县还荣获了省政府授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称号。 二、我

5、县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综合调研的各方面情况,调研组认为,当前我县新农合工作面临如下问题和困难。 (一)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方面,部分新农合经办人员对参合农民的门诊统筹补偿、慢性病门诊补偿等理解不够透彻,农民群众更是一知半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合农民的正常就医和受惠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宣传的不到位,部分农民群众对以“大病救助,互助共济”为目标的新农合制度的精神实质了解不透,对新农合的补偿期望值过高,认为目前的补偿政策还应更宽些,参合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二)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的各项管理规定约束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行为,新医改药品零差率制度的

6、实施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大多数定点医疗机构都能正确对待,规范操作。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听到一些反映,如个别村卫生室不愿给群众门诊就诊上网刷卡、出院患者费用的结报不及时和自付的药费仍然偏高等,既影响了参合群众的利益,也影响了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三)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门诊统筹补偿方案不尽合理。按每户100元实行门诊统筹补偿,导致以分户来享受更多利益的现象日益突出,再加上新增用户医疗卡发放不及时而无法消费门诊补助,很多农户产生埋怨情绪,也影响了基金的安全使用。二是现行的县外报销时间偏长。具体流程为:群众将材料报至乡镇合管站县合管中心审核县财政局乡镇合管站县财政局打卡发放,

7、经过上述环节,农民一般要1-2个月左右才能领到报销款。三是缴费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缴费的主体是一户户分散的农民,且基本上只能采取现金收缴的方式,这要占用基层干部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从资金的筹集到信息的上报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容易导致参合信息的误差,影响受益面和受益率。四是县外就诊报销和大病救助机制有待完善。一位参合群众代表在座谈会上说,其儿子病情因县内无法进行治疗,转诊南京一家医院,共花去医药费11万元,按县外报销比例折算后,仅补偿3万元,第二年县民政部门按大病救助补偿2000元。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因患重大疾病的群众在本县域范围内医疗机构无法确诊治疗而转诊省、市大医院就医,报销

8、比例偏低,难以解决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另外,由于大病救助只是民政部门针对五保、特困弱势人群采取的一项优惠政策,而原先并不贫困却因病致贫的农民当年并不能享受到救助。而那些五保、特困户虽然由政府出资参加了合作医疗,但仍无力支付合作医疗补偿以外的自付医疗费用。 (四)基层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工程,参合人数多,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我县县乡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少,工作的硬件设施不完善,难以适应新农合制度发展的需要。现有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审核办理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补偿,没有更多精力开展监督、管理等工作;且乡镇合管站设在财政所,由于专业的不同,非医务人员难以准确审核医疗费用的报销

9、项目。同时,经办机构工作经费的不足和信息化建设的滞后,都限制了新农合的运行管理和巩固发展,给参合农民的信息上报、补偿清单自付费用的区分和补偿资金及时下拔都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补偿标准高于县级及县外医疗机构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人员老化,卫技人员流失和匮乏,医疗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地参合农民的就医需求。 三、对新农合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宣传内容上,对报销程序、比例、门诊统筹等各个方面都要宣传到位,要注意突出宣传“大病救助、互助共济”的新农合精神,以免农民群众对新农合期望过高而产生负面影响。在宣传方式上

10、,要结合农村和农民实际,积极探索多种宣传途径,尤其要重视在村务公开栏和村卫生室定期公示补偿兑现情况的宣传方式,既增加透明度,也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使新农合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从而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二)加强监管,确保新农合工作平稳健康运行。我县新农合工作起步良好,发展迅速。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继续加强对新农合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新农合政策的监管,使之始终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一要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严格执行基金管理办法和财务核算制度,完善公示、跟踪管理和年度审计制度等监督管理机制,根据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原则防止基金沉淀过多或基金透支

11、造成的基金风险,确保基金运作规范、透明、高效。二要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药品招标价格和医疗收费标准,逐步降低并有效控制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定点医疗机构要在醒目位置公开药品目录价格和医疗收费标准,让群众看得明白,用得放心。对违反新农合政策规定、开大处方及大量使用非医保类目录药品的人和事要从严查处,为新农合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 (三)健全机制,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是进一步探索合理的门诊统筹补偿方案,按家庭参合人数确定补偿标准,确保公平合理。二是根据相关政策和支付能力,适时适当调整县外报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与封顶线,合理扩大受益面,增强新农合制度的保障能力。三是积极改进报销方

12、法,探索及时兑现特殊慢性病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方式,简化县外就诊报销程序,从快鉴定外伤患者是否涉及第三方责任,增强补偿费用结算的透明度,维护参合患者的合法利益。四是可否与民政部门配合,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方式,探索设立大病统筹专项基金,用于超过新农合报销外的救助,报销标准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真正实现大病救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动新农合制度的深入发展。五是做好新农合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衔接,对因实行药品零差率而收入减少的村医,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提高保障程度,探索建立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好地为当地参合农民服务。六是适当延长每年的新农合筹资时间,确保

13、偏远山区和外出务工人员按时缴费,也有利于县乡合管部门有充足的时间核对参合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 (四)加大投入,改善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一要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队伍建设,建议安排落实派驻乡镇工作人员编制,招录相关专业人员承担乡镇新农合医疗审核补偿、调查核实、信息统计等具体事务。二要加大投入,适当增加新农合经办机构工作经费,改善办公条件,更新信息化硬件设施,完善县、乡、村三级经办机构的联网,提高网络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现行新农合操作程序,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转,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三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医疗条件。四要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

14、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培训,采取优惠条件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就业,增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实现合作医疗患者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住院不出镇的合理就医选择。 (五)加强部门配合,共同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新农合是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惠及广大农村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在推进新农合的进程中,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完善新农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发展和改革中逐步解决新农合存在的问题,使新农合真正达到“政府引导、财政出钱、卫生出力、百姓受益、政府得民心、卫生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目的。 12 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是关系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15、,关系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关系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大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恢复开放了一批寺观教堂,落实了一批宗教房产,新建和改扩建了一些宗教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使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及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信教人数不断扩大,宗教的社会性、复杂性也越来越大,在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方面凸显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选择“对xx市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情况”作为调研的题目,目的就是要较为深刻的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今年9月11月,市政协副

16、主席黄乃铸率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委员对我市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其间:调研组先后听取xx市、xx区、xx区、xx县和xx市民宗部门负责人对本地宗教活动场所的介绍,深入到市、区、县12个宗教活动场所了解情况,对在建的仙人洞道观、伊斯兰教活动中心工地听取市民宗局、xx区、xx区负责人关于在建场所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同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调研组认真分析研究,对进一步促进我市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市现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市、县宗教团体爱国组织14个,其中市属宗教爱国组织6个,即:市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基督教协会,都有办公场所,各团体有工作人员23人。区(市、县)宗教团体爱国组织8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