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精选]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30396455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0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20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20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20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20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0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0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精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2020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试卷总分150分,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孔子与崇尚天籁的道家和主张非乐的墨家相比是资深的高雅音乐爱好者,歌唱是作为春秋文化的代表的孔子日常生活的常态,即使困厄如在陈绝粮,孔子也依然弦歌不绝。音乐不仅是他情感的宣泄,还意味着一种信念和坚守。作为歌者的孔子,常常借音乐表达他内心的情怀。音乐使孔子用感性的方式认知世界,用审美的方式思考人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思想。孔子对周礼的倾心追慕和深入钻研,使他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歌诗、鼓琴、击磬

2、,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得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能够在他那里得以升华。礼崩乐坏之所谓乐坏,一方面表现为周代典章制度中用以昭示“以仪辨等”的用乐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贵族群体审美倾向的转移,即厌古乐而喜新乐。二者的实质,都是乐与礼的分离,即雅乐精神的失落,孔子适逢这段文化裂变期的时空中心,对行将失落的周代雅乐进行修复、改造和传播,是他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文化使命。孔子的正乐是对诗的乐章和音律的规范整理,使之符合周礼对雅乐的要求,也是对乐器使用制度的维护,乐音和乐器在孔子那里,不仅是供人欣赏、上下和合的表演艺术,也是载礼之器、行礼之仪,因此孔子正乐的实质在于为乱世正礼,一提

3、到正礼,总会有人把它与简单机械的复古联系起来,仿佛孔子总在想以一己之力,紧紧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使其倒返到西周时代。其实不然。孔子对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也是持批评态度的。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一方面礼崩乐坏,另一方面复兴礼制的呼声四起,特别是理性主义、辩证思想的集中出现,为春秋士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和超越提供了历史依据。在孔子看来,揖让周旋、羽龠钟鼓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内在的文化精神,礼乐的精神实质不是强加于人的外在规定,而是主体在践习礼乐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人格提升和审美愉悦,礼是知行合一的个人践履,乐是行有所得的内在愉悦。由此而来,乐不再仅仅是礼之用,而是发展成为礼的内在精神。因而,孔子复

4、礼必重正乐,两者同样不可或缺。孔子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美学功能的人,他说,如果没有音乐,礼的仪式就会显得质朴无文。孔子所说的文,是包含了审美的,没有文,也就没有审美,没有音乐参与的礼是素的,是不文的,也就是不美的。美是音乐非常重要的文化功能,所以无论是评价武乐的尽美,还是韶乐的尽善尽美,美始终是孔子关注音乐的重要视角。乐之于礼的功能,是礼在形态世界中美的呈现。(摘编自赵玉敏孔子与音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爱好高雅音乐和深厚的品德修养使孔子升华了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B. 孔子的正乐是提倡雅乐精神,让当时的音乐秩序回到诗的乐章和音律中。C. 对待音乐孔

5、子强调了音乐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并指出精神决定音乐形式。D. 孔子始终关注音乐蕴含的审美特质,表现了孔子对音乐文化功能的高度重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使用对比手法解说孔子是资深雅乐爱好者,并举例证明孔子是一位歌者。B. 文中从两个维度分析乐坏表现,接着总括乐坏的本质并论证孔子的文化使命。C. 在论证正礼时,文章先列举周代典章制度的损坏,然后分析正礼的重要意义。D. 在论证礼与乐的关系时,文章先分析音乐的审美功能然后分析乐的文化功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孔子在陈绝粮而弦歌不绝说明他与道家和墨家对音乐作用的看法有本质不同。

6、B. 雅乐精神的失落表现在礼乐的分离上,孔子认为礼乐只注重哪个方面都不对。C. 正礼与机械复古不是同一概念,孔子正礼但也对泥古不化的做法持反对意见。D. 孔子评价武韶是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强词二者音乐审美上的完美。(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

7、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材料二:最先出现的腾讯

8、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其它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

9、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材料三: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

10、”,“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极为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B. 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但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C. 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分析

11、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生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产品。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的特点,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B. 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写作流水线上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以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D.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前者重在介绍机器新闻写作新样态,后者重在介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6、机器人新闻有哪些优点和局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影 子

12、刘建超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老街的门店多,许多都是老招牌。看着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招牌上却是乾隆康熙所赐,在老街度过岁月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郑板桥之类的文匠骚客,他们题写的招牌楹联,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中。老街的古物多,古董遍地都是。老街家里打一口井,就能挖透几个朝代。老街流传个笑话,两个青年打架,一个用铁锨拍人,结果人没有拍到,却拍倒了一段土墙。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被他拍倒的是隋朝古城墙,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老街以前的私塾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还给皇亲国戚做过先生。所以,老街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霍老、乔老、贾老都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在老街,只要是有沾点文化色

13、彩的事情,三位老者是必被邀请的。三位老者都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往场合里一站,就觉得文风氤氲,儒气荡漾,场合就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三位老者聚到一起,抱拳作揖,称兄道弟,一派和祥。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服气谁,论年龄,三人同庚,出生月份不同;论资格,都是毕业于北京的名牌大学;论学识,也都出版过自己的文集著作。老街有场合时,请一位还行,如果是三位都到场,如何排座次就是个费死脑筋的问题了。常常是因为前后的次序不满意,有的老者就会拂袖而去,弄得主家不尴不尬。天下事没有难得住老街人的。有人就刨根问底儿,看看是谁最先发表过文章。三老提供的资料竟然都是同一年。那就看看谁发表的报刊级别高,居然也都是当年的人民

14、日报。那就再看谁发表的文章字数多,三人都含糊着说记不清了,反正是版面挺大的。就有好事的人,去了京城的图书馆,查到了三老当年发表的文章,还复印回来了。结果是霍老的文章815字,乔老的文章770字,贾老的文章602字。霍、乔、贾的排序就被默认了。霍老自然就是德高望重的领头羊了。老街的一些脸面的事务,霍老也就理所当然地坐在主席台子的中间。面子上的事情解决了,心理感受还是不舒服的。在有的场合上,有意无意地就会涌出点暗波。霍老若是发了言,乔老随后就会提点不同看法,与之“商榷”“小三”,这让贾老很是不爽。排在老三,实际上就是个搭头,有你没你都一样。老伴最能理解贾老的心境,安慰他说,现在要看谁能熬过谁。我看

15、那老霍老乔都不如你结实,好好锻炼吧,机会都是留给活得最长的人。贾老心中豁然开朗,制定了一整套的健身养生计划,把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出席一些场合,他就特别注意观察老霍老乔的状态,闲聊听他俩念叨这个脂肪高那个血糖高时,贾老就特别受鼓舞,自己啥都不高,就是心气高。事情总是在发生着变化,先是霍老中风住院去世,乔老接替了一大堆的名誉头衔。后是乔老心梗,撒手人寰,贾老继承了一大堆名誉头衔。以后,只要有车接,有饭局,贾老都会显身于各种场合。贾老在场合上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在正中间了。坐在中间的位置上,似乎只是坐着,因为场合上的发言不是长官就是老板经理董事长,轮到贾老该说话时,就到了饥肠辘辘的开宴

16、时分,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贾老也就没有了讲话的兴致。有一次,贾老坐在台子的中间,百无聊赖,忽然觉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身,在场合上空游荡,看到自己的那幅没有灵魂的空壳,就如同影子一样在耗费钟点。贾老恍然,其实在场合上,自己就是被用来做影子的。贾老觉得影子很好玩。(选自百花园,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老街人办事爱请三位老者,主要是因为他们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有他们在场,场合就一下子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主家也就有了面子。B.相对于其他两位,年龄最长的贾老心里最不安分,他对自己是个“小三”耿耿于怀。他所制定的一整套健身养生计划,其实是在为日后的人生上位做准备。C.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