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课时)》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230254972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课时)》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课时)》教案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1 / 6 2019-2020 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14.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课时) 教案 苏教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情境表演,请大家观察、比较表演中的两个情景,并指出两个场景说明书么道理。场景一:师: “今天下午看演唱会,请同学们自己到我这里领取电影票。” (学生立即涌向讲台,秩序混乱,教师被重重包围)场景二:师: “今天下午看演唱会,请每行的第一位同学到我这里领取全组的电影票,然后按座位顺序发给每一个同学” (学生取票秩序良好)师:刚才的活动说明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范的调节。我们的日

2、常生活之所以有条不紊就是因为有法律规范的调节。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讲授新课: 多媒体显示 案例一: xx 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于3 月 11 日揭幕。在重庆力帆队与辽宁队的比赛中,连续两年在联赛积分榜垫底的力帆队以2: 1 击败对手,久违的胜利让球队和球迷狂喜不已。50岁的重庆之名球迷陈文武比赛刚结束就冲进球场,想与球队共同庆祝,但随后被迅速赶来的球场保安人员带离现场。陈文武在以前的比赛中曾有冲进赛场推搡裁判的“前科”。重庆市公安部门对陈文武开出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的第一张“球迷罚单”,依法对陈文武处以拘留10 天、罚款500 元的处罚,同时禁止他在一年内进入体育场观看同类比

3、赛。案例二: xx 年 4 月下旬的一天,张某与家人从益阳到长沙办完公事后,前往长沙烈士公园游玩。 当他们乘坐的出租车刚在公园南门停下,两名妇女就跑过来,一前一后拉开出租车前后门,用身体挡在门口,一边念叨着听不懂的话,一边伸手索要钱物。当遭到拒绝后,两名乞讨妇女又扯衣服又拦路,跟着张某纠缠了十几米,直到附近巡逻的民警上前制止,张某才得以脱身。 经民警调查, 两名乞讨妇女自称湖北监利县人,每天在烈士公园门口向行人尤其是外地游客强行乞讨。日前,长沙市城市管理支队对两人处以拘留3 天的行政处罚。 据了解,这是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2006 年 3 月 1 日

4、起治安管理处罚实施以来,长沙市开出的第一张强行乞讨干扰他人的治安罚单。师:结合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1)公共秩序是指哪些地方、哪些场所的秩序?(2)上述案例中的球迷陈文武和强行乞讨的妇女是何种行为?(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何时起施行?该法在维护公共秩序中发挥什么作用?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 (归纳点评)公共秩序主要包括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球迷陈文武和两名强行乞讨的妇女的行为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制造了混乱,严重滋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 有些严重的现象和行为还会给个人、集体或国家造成损失,所以这些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惩处。这就要

5、求我们每个公民要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06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该法通过对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管理和竹筏等方式,通过强制手段维护社会秩序。治安管理处罚法 (内容略)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法律在处罚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维护公共秩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要养成守法的好习惯,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探究,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怎样自觉地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活动一:心灵的选择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小组讨论:在下列情况下,你是如何选择的?为什么?(1)去公园玩时,售票处排了很长的队,你会依次排队,还是插队?(2)公共汽车上,

6、人非常多,你是主动买票,还是趁乱逃票?(3)(学生可自己设计情景)师: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法律在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中的作用。活动二:案例研讨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安全据广州日报报道,既未持有个人驾驶证,又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证的何某,利用人货车非法运送液化气,被深圳市宝安区消防大队依法处以治安拘留七天的处罚。当日下午3 时多,宝安区消防大队防火科队松岗镇一家气站进行防火检查,一辆停在气站门口,车身上没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准运标志,却装满液化气瓶的人货车,引起消防干警的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意。检查发现, 这辆人货车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牌照,车辆的排气

7、管没有经过防爆改装,当时驾驶人货车的何某本人也没有驾驶证。消防干警对车上液化气进行了清点,发现车上共有液化气 40 瓶。据何某供述,这些瓶装液化气主要供居民使用,这辆人货车就是其经营液化气的流动仓库, 平时他就在沙井、松岗一带广发卡片,已有求购电话,立即改用摩托车将气送去。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请大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该活动可将学生分为两个组,在阅读完指定内容后,由老师任意抽选回答问题。本组回答不出, 另一组可以抢答。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愉快而又激烈的竞争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什

8、么是公共安全?(2)法律为什么要维护公共安全?(3)我国关于维护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处罚措施有哪些?(5)上述案例中,合谋为什么被拘留?消防大队这样做对于避免危害的发生有什么意义?师: (点评)公共安全是指多人的生命、健康和公共财产的安全。第(1) (2)问内容参见教材第 48 页。第( 4)问可用多媒体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内容(节选)。何某被拘留,是因为稍有不慎,这样的流动“火药库”就有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何某的行为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何某违法行为的情节和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十条规定,

9、 消防部门依法对其做出治安拘留七天的处罚。要避免危险的发生,一要靠人们的自觉守法,而要通过对违法分子的制裁,警示他人 警示钟 (多媒体播放新闻报道)勒如超石家庄爆炸案石家庄市刑满释放人员勒如超出于报复的目的,于 2001 年 3 月 16 日凌晨, 在与其有矛盾的邻居和家族成员所居住的宿舍楼3 处,及其姐姐所住的宿舍楼1 处,将炸药依次引爆,共造成 108 人死亡, 38 人受伤。 3 月 23 日,勒如超在广西北海被擒。4 月 29 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判处勒如超死刑。剥脱政治权利终身;为勒如超非法制造、提供爆炸物品的王玉顺、郝凤琴被依法判处死刑,剥脱政治权利终身;胡晓洪死刑

10、,缓期二年执行,剥脱政治权利终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依法核准勒如超、王玉顺、郝凤琴死刑,并于宣判后立即押赴刑场,执行枪决。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最严厉的制裁。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师:勒如超、王玉顺、郝凤琴、胡晓洪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法律对他们的制裁可以有效地警示众人,保证社会公共安全。活动三:以案说法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请同学结合下列视频资料,运用有关知识讨论并回答问题: 视频展示 新闻一组:你敢“假、伪、劣”,我就“查、处、打” 。劣质大米:查你没商量。最近,漳平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巡查市场。发现“问题大米”有50袋,约 2.6 吨。今年来,

11、共检查粮食经营户139 户,粮食加工企业50 户,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虚假标注: 骗人终害己。 在某开发服务公司检查时发现,其销售的有广西某化肥厂生产的“增产宝”化肥,外包装标签随意扩大性能和用途误导消费者。今年来,立案查处农资案件12起,查扣不合格硫磷等各种化肥79 包、过期失效农药700 余瓶(盒),案值 2 万余元,罚没1.65 万元。“借鸡生蛋” :发财梦破了。永福镇服装经营户李某销售商标侵权商品,执法人员查获50件外包装标有卡丹世家或皮尔,卡丹商标标志相近似的衬衫。执法人员随即依法对涉案物品进行扣留并予以立案查处。截至发稿之日,该局共查处11 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案值4

12、.52 万元,罚没1.62 万元,给一个个梦想“借鸡生蛋”的投机商们敲响了警钟。非法窝点:发现就端掉。在芦芝乡的一家饮料加工点发现,所谓“冰果露”饮料是用色素、香精、甜蜜素和自来水配兑而成的。特制的包装袋上,印着水蜜桃型、香蕉型、菠萝型等,其实都是骗人的把戏。今年以来,该局共捣毁无照加工食品窝点13 个,案值21.42 万元,罚没款 3.55 万元,有力地打击了不法商贩的嚣张气焰。(1)这些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2)国家依靠哪些法律来规范经济行为?(3)这些法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经济活动规则?你是如何理解的?生:回答略。活动四:深度分析违法与犯罪的关系(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违法行

13、为要分别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2)什么是犯罪?刑法和刑罚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刑法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3)在我国,有哪些执法机关?你了解它们的性质和职能吗?(对此问题,可先让学生看教材第51、52 页,然后多媒体显示下列表格,学生研讨完成。)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执法机关性质职能主要受理案件三者关系共同点(任务)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上述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分析比较:(1)何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2)勒如超、王玉顺、郝凤琴、胡晓洪的行为又属于什么行为?(3)为什么同样是危害公共安全,何某被拘留,勒如超等却被判死刑?师: (点评)因为何某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勒如超等触犯了刑法的行为, 是严重违法行为。他们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同,受到的处罚自然也就不同。因此,何某被拘留,勒如超等被判死刑。本课小结: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多媒体显示本课知识要点。课外探究:请同学们课后分组收集资料,我们将展开一次模拟法庭活动。-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