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及考核评价标准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96KB
约28页
文档ID:229755505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及考核评价标准_第1页
1/28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及考核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010-11-10 20:50环卫科技网作者:admin 0条评论前言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09年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第二批)的通知》 (闽建科函[2009] 106号),标准编制组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技 术标准规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运行与维护;3.污染控制与检测;4.安全与卫生;5.突发事件 应急处置;6.资料管理;7.考核评价本标准由福建省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主编单位: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禾祥西路51号之三;邮政编码: 361004)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许联顺陈晓海高培卿刘春林忠平郭怡芳高宏佳主要审查人:1总则1.0.1为规范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评价考核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状况,有 效防治二次污染,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以及考核评价。

1.0.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所在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环境卫生管理处应依照本标准制走生活垃 圾卫生填埋场的监管考核办法1.0.4福建省建设厅负责福建省内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行业管理,市、县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 本行政区域内填埋场的运行考核工作1.0.5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维护及考核评价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运行与维护2.1填埋物21.1填埋物种类1填埋物应是下列生活垃圾: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市贸易市场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公共场 所垃圾,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2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服装加二食品加 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 场填埋处置3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包括飞灰、底渣)、医疗废物焚烧残渣、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厌氧产沼等生物 处理后的固态残渣、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生活i亏水处理厂污泥经预处理后,符合《生活垃圾填 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 )的规定,方可进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处置2.1.2填埋物中不得混入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和粪便、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禽畜养殖废物、电子 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

21.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可以接收适量建筑垃圾、渣土作为填埋工艺辅助材料(覆盖层材料、边堤 修建材料),日常覆盖材料总量不应超过该场全年生活垃圾处理量体积分数的15%2.2垃圾称重2.2.1称重系统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应设垃圾称重系统,系统应保持完好,系统内各种设备应保持正常使用2称重设施应委托计量管理部门定期校核、调整计量误差,并及时取得有效的检验报告或合格证填 埋场的计量应达到国家三级计量认证3称重设施内电脑、仪表、录像、道闸和备用电源等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地磅计量误差” 清除磅桥下面及周围的异物,保持设备正常使用4地磅等称重设施的防雷设施应保持完好222称重管理1进场垃圾应全部经过称重系统称量,并保留计算机中原始称重记录2操作人员应登记进场垃圾的垃圾运输车车牌号、运输单位、进场日期及时间、垃圾来源,种类、重 量等情况3操作人员应做好当班工作记录、每日进场垃圾资料备份和每月统计报表工作4应对进场垃圾进行检查”严禁违禁填埋物进场旦发现有违禁填埋物时,阻止倾卸并对已倾卸垃 圾按要求处置,并及时上报5指挥垃圾车按次序进磅称量,上磅车速不得大于15km/ho6电脑、地磅等设备岀现故障时,应立即启动备用设备保证计量王作正常进行;当全部称重系统均发 生故障时,应采用手工记录,系统修复后应及时将人工记录数据输入电脑,保持记录完整准确。

7称重系统必须与当地主管部门联网,逐步建立数据传输系统2.3填埋作业与管理2.3.1填埋作业准备1填埋垃圾前应制定包括作业平台、场内运输、工作面转换、边坡(HDPE膜)保护、排水沟修筑、 填埋气井安装、渗滤液导排、填埋容量、填埋时间、覆盖等内容的填埋作业计划和年、月、周填埋作业 方案2填埋作业实行分区域分单元逐层填埋,应以每日逬场垃圾量为一单元作业,分区方案应有利于渗滤 液控制及填埋工艺的执行3每日填埋作业前准备垃圾作业单元,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作业单元面积作业单元应控制在较小面 积范围,雨季等季节应备应急作业单元4填埋作业分区的工程设施和满足作业的其他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完成施 工23.2填埋作业1填埋按分区、分单元作业,不运作作业面时应及时覆盖不得同时进行多作业面填埋作业或者不分 区无序作业填埋单元作业工序应为卸车、分层摊铺、压实,达到规定高度后应进行压实,再覆盖2及时摊铺垃圾,每层垃圾摊铺厚度应根据填埋作业设备的压实性能、压实次数及垃圾的可压缩性确 定,厚度不宜超过50 ~ 60cm ,作业方式宜上行斜坡作业,也可下行斜坡作业,并补平、压实,严禁在垃 圾斜坡横向作业;垃圾压实密度应大于800kg/m3 ,每一单元的垃圾高度宜为2~4m ,最高不得超过 6m。

单元作业最小宽度不宜小于6m ,平面排水坡度应控制在2%左右,边坡坡度应不大于1 : 3,确保 垃圾堆体的稳定性3每一单元作业完成后,应进行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为20 ~ 25cm ;每T乍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时,应进行中间覆盖,覆盖层厚度宜 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为30 ~ 40cm4每日填埋作业完毕后应平整、压实并及时用低渗透性的材料(软土或经选择的建筑渣土等)覆盖 作业完成后如逢大雨,应在覆盖面上铺设防雨薄膜5填埋作业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指挥调度车辆填埋场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做好安全防 范工作;填埋区夜间作业必须设置必要的照明措施,工作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23.3填埋作业机械1填埋场主要工艺设备应根据日处理垃圾量和作业区、卸车平台的分布、参照下表选用2填埋作业前对作业机械应进行例行检查、保养压实机、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作业机械作业 前重点检查内容:各系统管路有无裂纹或泄漏,各部分螺栓连接件是否紧固,各操纵杆和制动踏板的行 程、履带的松紧程度是否符合要求,压实机压实齿有无松动现象运转过程发现异常时,应立刻停机检 查。

3填埋作业机械斜面作业时应使用低速挡,严禁横向行驶;靠近边坡作业时,填埋作业机械周迦巨边 坡距离应大于1 m ;场底填埋垃圾厚度达3m以上方可采用压实机进行压实作业4两台填埋作业机械在同_作业单元作业时,前后距离应大于10m #左右距离应大于1mo填埋作业 机械前、后亦、侧面1m内有人时,不得启动、行驶5填埋作业完毕,应及时清理填埋作业机械上垃圾杂物,并做日常保养工作6填埋作业机械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填埋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操作23.4填埋管理1填埋作业各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持证上岗,了解有关处理工艺,掌握本岗位设施、设备的 技术性能和运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工作职责与工作质量要求2对填埋物中的可能造成腔型结构的大件垃圾应进行破碎3在填埋作业区设置固定或移动式屏护网,并对飘离作业面的轻质垃圾随时清理4场外人员应经许可并在管理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填埋区参观5填埋场场区内严禁捡拾废品2.4防渗和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2.4.1防渗系统1填埋场必须具备防渗措施,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2填埋场应根据填埋区天然基础层的地质情况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选择天然粘土防渗衬层、单层 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或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和其它渗滤液流经或储留设施的防渗衬层,具体结构和材料要求应符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规范》(CJJ17 )和《生活垃 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 )的规定。

3填埋场应设置防渗衬层渗漏检测系统,以保证在防渗衬层发生渗滤液渗漏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 的污染控制措施4填埋区防渗系统应铺设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确保在填埋场运行期间防渗衬层上的渗滤液深度不大 于30cm,定期疏通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2.4.2渗滤液收集处理1渗滤液收集系统及处理系统包括导流层、盲沟、集液井(池)、调节池、泵房、污水处理设施等2盲沟宜采用砾石、卵石、磧石(CaOO3含量应不大于10%)、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等材料铺设, 结构应为石料盲沟、石料与HDPE管盲沟、石笼盲沟等石料的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0x10・3cm/s z厚 度不宜小于40cmHDPE管的直径干管不应小于250mm ,支管不应小于200mmo HDPE管的开孔率应 保证强度要求HDPE管的布置宜呈直线,其转弯角度应小于或等于20其连接处不应密封3集液井(池)宜按库区分区情况],并宜设在填埋库区外部4调节池容积应与填埋工艺、停留时间、渗滤液产生量及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规模等相匹配,应采取封 闭等措施防止恶臭物质的排放5渗滤液应处理达标后排放应优先选择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案,排放标准应达到《生活垃圾 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99)中的指标。

不具备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条件时应建设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 设施2.5地表水和地下水收集系统2.5.1地表水收集1填埋场应实行雨污分流并设置雨水收集排水系统,分区填埋作业应采取有利于雨污分流的措施未 填入垃圾的填埋区及局部停止填埋作业超过一年的区域应采取雨污分流措施填埋区外地表水必须通过 各层锚固HDPE膜平台州则截洪沟和总截洪沟收集排走,不得流入填埋区2填埋区内地表水应及时通过排水系统排走,不得滞留填埋区3对地表水应定期监测,有污染的地表水不得排入自然水体,应经相应处理后排走4地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地表水不得与渗滤液混排5填埋场各个系统应保证能及时、有效地导排地表水定期维护检查地表水系统设施大雨和暴雨期 间,应有专人值班”巡查排水系统的排水情况”发现设施损坏或堵塞应及时组织人员处理25.2地下水收集1填埋区地下水收集系统应保持完好,地下水应顺畅排岀场外2对地下水应定期进行监测当发现地下水水质有被污染的迹象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发现渗漏位置 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2.6填埋气体导排处理系统2.6.1填埋气体导排1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严禁填埋气体自然聚集、迁移等,防止引起火灾和爆 炸。

2填埋气体收集井不断加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维护,保障井内管道连接顺畅3填埋气体收集系统的气体压力、流量等基础数据应定期进行监测,对各个填埋分区及填埋气总管应 分别监测26.2填埋气体处理1填埋气体的处理应立足于综合利用,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岀并采用火炬法集中燃 烧处理未达至I」安全稳定的旧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设施2场区内甲烷气体浓度大于1.25%时,应马上采取控制甲烷气体逸出或其他相应安全措施,预防发 生爆炸事故3填埋库容大于250万吨且垃圾填埋厚度超过20m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甲烷利用设施或火炬 燃烧设施处理含甲烷填埋气体小于上述规模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用能够有效减少甲烷产生和排放 的填埋工艺或采用火炬燃烧设施处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