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9643859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枣庄市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枣庄市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当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依班固言推论,春秋当为鲁国右史所为。而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司职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寇摄相事,唯不见其做史官的记录。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

2、周史应是详熟;行万里路孔子也是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其外,孔子于人物也察考洞明,当是有资格论人议事了。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所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认为是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左传载“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倒是孟子言之凿凿:“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算是敲定此事。孟子齐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

3、之居,史料当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度应是很高。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大抵也能杜左右之口。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后经孔子修订成书。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假他人之功的嫌疑。还有一个问题,春秋一万六千字,在今不抵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幅,可却微言大义,辞微旨博,一字褒贬,影响深远。于是历代解“经”传“经”之作不乏。单说用古文写就的春秋左氏传,其史料补充丰赡,记事因果清明,写人性格丰满,使春秋史纲泱泱为一部有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堪称伟大。然而左丘明因左传称史家,而

4、孔子有春秋却不称史家,这很值得深思。所以,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孔子只是“好古”,自称“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学说而不去创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旨在缔造理想,“大同”“小康”。孔子又不只是好古,世衰道微,礼崩乐坏,孔子批判,毫不隐晦。虽“干七十余君,莫能用”以致“累累如丧家之犬”,仍卓然独立,岁寒松柏,代王立法,惩恶劝善。如此说来,称孔子为史家还真的是格局太小。夫子“木铎”,不若称“春秋”孔子。(选自郭小琲春秋有大义,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秋是一部历史专著,依据孔子的生平和班固的意见,可以认为它是鲁国专门负责“记事”的右史所作,与孔子无关。B. 史记

5、非常明确地指出春秋为孔子所编撰,但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孟子,他清楚地介绍了撰述春秋的意图。C. 有的学者认为春秋并非成于一人之手,鲁国史官有著述之功,至圣先师有修订之劳,这种观点未被本文作者完全接受。D. 左丘明认为春秋出于“圣人”之手,却言辞含混约略,未能言明编撰者具体所指,以致为后世留下一桩谜案。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史家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熟悉前人留下的历史著述,还要能够关心国家乃至天下大事,同时有一定的人生阅历。B. 孔子一生中任职虽然甚多,却唯独缺少做过史官的记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C. 如果能清楚地考察人物的事迹和品质,却缺乏科

6、学的历史观和严谨的著述态度,也还是难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史家。D. 出于史家独特的体悟,司马迁认为孔子观史、论史,也极具史家情怀,这在史记的相关记述中隐约流露了出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与反映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左传相比,春秋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史纲,在史料、记事与写人方面较为简略。B. 孔子一面借“好古”缔造着自己的社会理想,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言不讳的批判精神面对社会现实。C. 作者从“好古”与“不只是好古”、“丧家之犬”与“岁寒松柏”等角度描述孔子,意在表现出其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D. 孔子在春秋乱世遍干诸侯,教化民众,宛如木铎,这是他被称为“春秋孔子”

7、而非“春秋孔子”的原因。参考答案:1. D 2. B 3. C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辨析的能力。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而非左丘明。【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或者“错误的一项”,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的B项

8、,该选项源自第四段,从文本和选项的比较来看,选项偷换概念。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C项,因果错误。作者在表述孔子不是史家时是从春秋的角度分析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孔子著春秋有争议,二是春秋是史纲,孔子没有因春秋称史家,值得深思。【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下列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或者“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

9、仔细分析,比如本题的C项,该选项出现表因果的词语“所以”,考生应重点分析前后因果关系当不当。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意在表现出其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错误,作者列举“不只是好古”等内容,说明把孔子称为史家是格局太小,不是体现其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

10、致。本题的B项主要针对文本的最后一段,文末说“如此说来,称孔子为史家还真的格局太小”,这才是列举材料的目的。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25分)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新颖,考证严密,深受学生欢迎。他的古代神话课,图文并茂,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因此,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也赶来听。闻一多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他会把讲课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所以

11、他把上午的课换到了晚上。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学生们起立致敬又坐下之后,闻一多也坐下了;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不会有谁真的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之后才开始讲课,有时讲得兴致盎然,闻一多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光洒满校园的时候,才带着清凉的露水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他原来就是诗人,对唐诗的理解,其见解和感受有别于其他学者

12、。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唐诗中有这样空灵唯美的诗意,有人生幻灭的虚无感,更重要的是,唐诗中的人间疾苦更能引起闻一多的感触。闻一多经常跟学生说起这样的事情,说完以后就讲唐诗,讲杜甫的三吏三别,他愤怒地说:“为什么隔了一千多年了中国的事还是这

13、样悲惨,比那时候还不如?”学生还因此有这样一个作业“给蒋委员长的一封公开信”,令他们记忆深刻。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1)下

14、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闻一多的课堂氛围富有诗意,为了创造意境,他可以把时间改到晚上,映着灯光和月光给学生讲,课堂上的闻一多很有名士风度。B、闻一多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诗歌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C、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认为这首诗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D、闻一多也是美术家,他不仅善于鉴赏中外各种风格的画作,而且能将绘画意境和诗歌意境融为一体。E、闻一多写的“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这句话是在痛苦自己没有迸发出激情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

15、己的力量。(2)第四段末引用何兆武的评价:“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3)从本文来看,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点陈述。(6分)(4)关于闻一多的牺牲,有人十分敬佩,有人十分惋惜。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结合文章内容,阐明自己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1)BC。(B原文应为“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C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认为“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还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的是本文作者)(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3)(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师,课堂教学充满诗意。为了创造意境,特地把课程从上午调到灯光昏暗的晚上,在灯光和月光下讲诗,讲授时也极有名士风度;并能引导学生领悟古代神话、楚辞、唐诗的美。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由于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艺术比较的新境界。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一位杰出的民主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置生死于度外,最后为国殉身。(1点2分,意思对即可)(4)看法:敬佩又惋惜。十分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