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9587493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历史的主体精神是以人事为中心的,所以历史学也可称之为生命之学。人的生命及生活构成了真正的历史基础,而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的,莫过于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小说了,历史与小说,由此扭结在一起。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可以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肌理。当然,能写出这种历史的前提是,小说家必须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必须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如果从尚书春秋算起,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写史的意识,比西

2、方要早得多。记言、记事、记人,这三种历史写法构筑了中国人的历史观。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感,所以对小说这种文体,一直怀有深刻的偏见按正统的历史观念,小说家所创造的历史景观是一种虚构,它和重事实、物证、考据的历史观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因而,有关正史与野史、正说与戏说的争议从未间断。但与此同时,小说写史的“野心”从没有中止过,历史演义类的小说在读者中还尤其有市场。如果小说里的那些人和事,他们的对话、斗争、谋略,统统是作家想象的产物的话,那么,小说在多大程度上会为历史所需要? 由此不得不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都觉得,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比读同一时期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国社会。法朗士称巴尔扎克是

3、他那个时代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在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这点上,小说的意义居然超过了历史。这或可解释,在史学家写就的历史以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小说家书写的历史。历史关乎世运的兴衰,而小说写的更多是历史中的人物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存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生长的模样。所以,以生活为旨归的小说,是对枯燥历史的有效补充。它未必处处征诸实事,但它的细腻、传神,它所创造的想象之真实,也非一般史著可比。小说能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脉络、生活细节,从而使历史变得更丰满、真实。小说能有效地保存历史的肉身部分,还原出一

4、种日常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补充,为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事件补上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内心,为“人事”补上“人生”。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就太单调了。事实上,那些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的手法来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真正的历史基础是人的生命及生活,小说以此为基础,所以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B. 中国人重史、写史比西方早很多年,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历史感比西方人强很多。C. 以历史中的人物生活为旨归的小说,可以较好地补上历史著作缺乏的日常生活。D. 文学真实的“人生”和历史真实的“人事”相互补充

5、,使历史著作更具历史叙事魅力。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从不同角度审视史著和小说,较深入地阐述了小说对历史的保存和影响。B. 文章以小说对历史著作补充作用为立论前提,由此指向了对小说写史的探讨。C. 文章在论述小说与历史著作的关系中,彰显了小说在记录历史中的关键作用。D. 第二段以读巴尔扎克的小说为例,意在论述小说对历史著作的有效补充作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家能够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这是写出富有生活肌理的历史的前提。B. 小说家创造的虚构的历史景观与重事实的历史观之间有巨大不同,所以对野史、戏说的争

6、议也已有三千多年。C. 小说具备细腻、传神、创造的想象真实的特点,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能使枯燥的历史变得更丰满、更真实。D. 小说能有效地还原出一种日常生活,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手法来叙述历史,从而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参考答案:1. C 2. C 3. B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所以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错误,文章第一段是说“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而非“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B项,“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历史感比西方人强很多”

7、错误,选项强加因果关系,文章第二段只是说“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中国人就有了写史的意识,比西方要早得多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感”,但没有说中国人的历史感就比西方人强很多。D项,“文学真实和历史真实相互补充”不当,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补充”。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的把握,同时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C项,“彰显了小说在记录历史中的关键作用”错误,无中生有。文章只是说“以生活为旨归的小说,是对枯燥历史的有效补充小说能有效地保存历史的肉身部分,还原出一种日常生活”。3. 试题分析:

8、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所以”错误,“小说家创造的虚构的历史景观与重事实的历史观之间有巨大不同” 与“对野史、戏说的争议也已有三千多年”二者之间无因果关系,“而且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文中没有交代。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20世纪初,西方素描被引入中国的造型学领域,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山

9、水、花鸟画还可以保持原有的造型特征,而传统人物画原有意象造型法逐渐转向写实技法,其中素描教学法的引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绘画造型学角度考察,白描和素描分属东西两大绘画造型系统,两者在描绘物象达到造型目的方面有着共同作用,但两者所秉持的理法精神不同,进而两者的审美取向大有异趣,素描与白描无论在视觉方法、表现方法、情感表达及文化内涵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早在20世纪中叶,进行中国画人物画造型基础训练讨论时,画家们对素描可以作为中国绘画(主要是中国画人物)的造型基础的观点大体上无异议,讨论的中心是如何平衡素描与中国传统造型基础-白描的关系。一些画家从中国画传统造型基础特点考虑,对中国传统白描与西方素

10、描,从概念到形式都进行了比较分析。传统画家潘天寿先生指出:“我国向来称为白描的一种画,就是用毛笔墨线勾描对象的轮廓,作为绘画的大结构,是画的骨子,也可以说是尚未填彩的画(填了色就是绘画了)。我一直觉得中国画造型基础的训练,不能全用西洋素描的名称。但是在讨论教学方法时,有人说素描也可以画白描、双勾,因此中国画造型训练的课程名称,也可以用素描二字。”潘天寿从概念的角度把传统的“白描”与“素描”加以比较,他的用意还在于解决当时中国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分科的造型基础教学问题,他本人以花鸟、山水画见长,而当时浙派中国画人物画正在探索阶段,一味追求西洋素描的技法,用笔墨作为表现形式,这在很多方面是

11、存在矛盾的。而山水、花鸟画笔墨形式可以独立成章,可以不画西洋素描,山水、花鸟画造型更重中国固有的哲理,而不注意更多的科学观测方法。故而,潘天寿反对“西洋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西洋素描就是享写自然利学的方法”等论断,但就现代中国画人物画造型训练而言,素描在造型基础训练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有深厚西洋绘画背景,精通西洋素描画法的画家们,在肯定中国画传统造型基础的同时,对素描的理解有着更宽容的态度。舒传熹先生早年留学德国,深谙素描技法,而回国后又醉心于中国画的创作,人物、山水、花鸟都有独特的面貌风格,他认为:“在我们中国,虽然起先没有素描这个名词,但这一绘画形式仍早已在在了的。我们古代叫线

12、描白描或双勾,草图叫粉本,从性质上讲与西洋的素描没有两样,也是一种朴素的描写,只不过是素描形式方法有所区别罢了”显然,从性质与表现形式上,舒先生认为素描与白描是一样的,他如此理解是因为他经过长期素描训练造型的实践,并未考虑中国画造型方面的分科因素,是单从造型学的角度去理解素描,把素描视为与传统中国画的造型基础训练的白描有同等性质的概念,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选自汪荣强略论中国画人物白描与素描,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素描法的传入,瓦解了意象造型法在我国传统画造型领域所占有的优势地位。B. 我国的传统画也可以将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早已就成为画家们的基本共识。

13、C. 潘天寿虽认可素描能画白描等,但不同意“素描”为中国画造型训练课名称。D. 在舒传熹看来,素描与白描的区别基本上是属于名义上的,而非本质上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大体为总分式结构,先整体介绍两大系统异同,再深入分析具体差别。B. 针对两大系统艺术表现力的问题,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手法。C. 作者指出潘天寿之所长,是为了有效地论证素描之于中国传统画的局限所在。D. 对于舒传熹观点的评述,作者除分析了观点产生的根源外,也表明了态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山水画的造型不太注重科学观测法,跟中国人独特审美取向密

14、不可分。B. 传统中国画自有其造型特征,过多吸纳素描技法势必导致不伦不类的情况。C. 素描在国画人物画训练中效果显著,这也是人物画造型法更注重写实的原因。D. 虽然素描属于西方绘画系统,但是在国画造型法方面我们也依然可洋为中用。参考答案:1. D 2. B 3. C【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A项,“瓦解了”说法绝对,第一段中原句“西方素描被引入中国的造型学领城。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发生了很大

15、变化”;B项,脱离文意,原文第二段有“进行中国画人物画造型基础训练讨论时”这一前提;C项,第三自然段有原句“不能全用西洋素描的名称”。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本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针对题干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推断要立足文本,不可随意生发。文章未涉及“艺术表现力”,对比和举例的地方可从文中“潘天寿从概念的角度把传统的“白描”与“素描”加以比较,他的用意还在于解决当时中国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分科的造型基础教学问题,他本人以花鸟、山水画见长,而当时浙派中国画人物画正在探索阶段,一味追求西洋素描的技法,用笔墨作为表现形式,这在很多方面是存在

16、矛盾的”“ 从性质与表现形式上,舒先生认为素描与白描是一样的,他如此理解是因为他经过长期素描训练造型的实践,并未考虑中国画造型方面的分科因素,是单从造型学的角度去理解素描,把素描视为与传统中国画的造型基础训练的白描有同等性质的概念,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可知未涉及“艺术表现力”。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由文中“潘天寿从概念的角度把传统的“白描”与“素描”加以比较,他的用意还在于解决当时中国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分科的造型基础教学问题,他本人以花鸟、山水画见长,而当时浙派中国画人物画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