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探索

上传人:叮*** 文档编号:229455349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探索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张进雄【内容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必须 “以生为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育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结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 课程整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迫使一线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

2、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以及评价观,使课堂教学从目标确定、内容选取、方法运用到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师者如父”的等级观念,不再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有机的整合,确实能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全方位的教育教学环境。那么在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呢?一、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

3、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的内涵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的内涵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语文教学过程中从而营造一种平等、愉悦、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环境;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因使

4、用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而割裂语文课程教学,也不能因片面追求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忽视学科内容的深度挖掘;既要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少教多学”模式整合的根本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必须 “以生为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育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最终

5、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整合目标,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做到课前胸有成竹,课堂上游刃有余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给学生“授之以渔”,从而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少教多学”。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与语文学科“少教多学”模式整合中的定位1、对转变师生角色的定位。一是教师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环境,参与教学过程管理,参与学习结果的评定,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教学资源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为中心,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资源开放,师生关系民主,学生在

6、有丰富资源的环境中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要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必须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生一道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应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2、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位。由于受师生角色变化的影响,教学组织形式也要重新审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

7、习,在交往交际中学习,从而达到培养良好情感与态度、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目标。四、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少教多学”模式整合的途径和方法1、理清教材编排意图,整合教材内容,做好课前准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课本只是一个范例。” 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探究编者的安排意图,挖掘每一个单元的学习要点,提出教学设想,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作品。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通过分析研究教材,发现编者让小读者通过学习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科学文艺作品,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五篇文章蕴涵丰富,从不同题材,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

8、思考。其学习要点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二是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三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四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梳理,就能让学生感到学习重点明确,能更好的深入探究、感受作品。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还要使学生懂得,不掌握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缺乏人文关怀,盲目的短期行为必将造成公害,毁坏自己的家园。同时,教师还要搜寻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科学文艺作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将

9、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2、理清文章脉络,整合教学内容,做好课堂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所以,我们在掌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后,要通过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整合各学科课程资源,从而丰富语文课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背影一课,它选定一个独特的表现角度,通过对车站送别时父亲买橘背影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我准备以引导学生感受父子情深体会朴实的语言为重点展开教学。但对于今天物质生活富裕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不过父子情深应是亘古不变的。所以安排歌曲父亲渲

10、染气氛,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又通过回忆我记忆中的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3、理顺整合的途径,整合教学过程,做好课后拓展。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云南的歌会一课,本文所写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情趣,根据文章这一特点,我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探究 、研读、讨

11、论来使学生深入体会云南歌会的美,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一开始,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美丽的西双版纳那热带雨林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让学生欣赏了傣族优美的孔雀舞和热闹的泼水节。随后,让我们跟随沈从文先生的脚步,在“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乐曲中去神游云南歌会,去品味人生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在第二课时结束时,又通过拓展延伸趣味竞猜活动,让学生辨析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或地方的民歌?(如:阿诗玛-彝族,五朵金花-白族,四川的“跑马溜溜的山上”、陕北的“信天游”、内蒙古的“敖包相会”、新疆的“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让学生重新领略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如在八年

12、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课的教学中,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导入新课时,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学生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为了让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让学生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让学生养成阅读看报的习惯。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2 3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