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写作技法题解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9367417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之写作技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之写作技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之写作技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之写作技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之写作技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之写作技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之写作技法题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诗词鉴赏之写作技法题解析 董选辉从历年来各地市的中考试题情况来说,古诗词鉴赏所选素材以唐诗、宋词为主,选题范围涉及课内外。从题型来看,多为简答题。其中频频出现的写作技法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写作技巧的掌握和领悟。在命题角度上,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的从辨识写法的角度上考查,有的则从某联或某几联角度分析,还有的中考题是结合诗句的整体内容进行设题赏析。下面结合2014年的中考真题,对写作技法类题进行分类解析。一、辨识体会类【呈现形式】1.某句或某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修辞、表现手法)?有何妙处?2.某句或某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应对策略】这类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写作技法的

2、辨识了解、体会其表达效果以及分析主题等。一般而言,说出修辞手法相对简单,所以大多数题目都是要求结合修辞赏析其表达效果。当然,在答题时,有的还要求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解答此类题,需要积累一定的古诗词的写法知识。比如常见的表达技巧有:(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典型例题】例1.(20

3、14年湖南岳阳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新晴(宋)刘 放(ban)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问题: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_【解析】本题是典型的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试题。其中前面一问难度不大,从“偷”“开”“翻”等词可以看出,诗人赋予“南风”人的特性,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后分析其表达效果,要结合句子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可以读出其中妙处。作者为了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用“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用“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一斑。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

4、安慰。【参考答案】三、四句运用拟人修辞,以“南风”为主角,“偷”字极富情态,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与“翻”二字写与老朋友的熟识和对老朋友的友好、关切,流露出了诗人恬适、愉悦的心情。(扣住“偷”或“开”“翻”,从内容或情感角度分析)例2.(2014年贵州黔西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问题: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解析】本题是从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这首词李清照为了抒发伤春之情,采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全词

5、描写了春夜里风吹雨打后,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其中“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这首小词写景衬情,极尽委婉含蓄。【参考答案】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二、诗句简析类【呈现形式】1.请在某几联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2.诗歌用了某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作赏析。【应对策略】这类题是选择某句或某联,从写法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它不同于一般的句子赏析题。同时,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表现手法(如对比、烘托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其表达效果。因为只是某句

6、或某联的分析,所以仅局限于某个技法或某个特定的句子。【典型例题】例3.(2014年湖南衡阳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问题: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巾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解析】本题是句子赏析题,题干要求学生能够在颔联和颈联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来作简要赏析。这其实是考查学生修辞的运用情况,比如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双关。如颔联是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作者境况的危苦和

7、对前途的忧虑;而颈联则巧借“隍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在解答时,既要说出写法,也要答出作用,符合诗意、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颈联: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例4.(2014年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月螺川70早发(明)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注释: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两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棹(zhao):船桨。孤亭:这里

8、指螺江。问题:“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解析】本题给学生提示了古诗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结合诗句进行赏析。此诗四联皆为写景句,其中尾联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在分析此题时,要联系诗句,从诗人抒发的情感的方式方面具体分析。【参考答案】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间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三、整体分析类【呈现形式】1.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9、应对策略】此类题要求结合诗歌内容,从技法或其他方面进行分析。它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写作技法(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则要求考生对诗歌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典型例题】例5.(2014年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释:诗家:诗人。上林:古代皇家园林。问题: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诗句

10、分析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首先要答出表现手法中的一种,然后简析其在写景或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这种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运用了反衬,作者用“花似锦”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运用对比,以“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全诗巧用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的写法,其中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虚写突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此外,还可答其他手法,如借景说理、侧面烘托等

11、,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反衬。用“花似锦”来反衬早春“清景”,表达对早春的喜爱。虚实结合。初春之景是眼前之景,是实写,“花似锦”为想象之景,是虚写,表达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对比。“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对比,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例6.(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 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问题: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解析】本题所选的凭阑人金陵道中是一首元曲小令,也是一首描写行役羁旅苦情的佳作。我们可以从写法上分析,比如从抒情

12、的角度人手,可以看出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还可以从描写的角度来答。小令用了白描用法,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此外,也可以从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如作者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入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参考答案】语言上:用语奇特,精练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愁苦。写法上: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白描。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构思上: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