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9001762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九江市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九江市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某些金属卤化物可跟其卤素反应,如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I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I3 I + I2B在KI3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会析出AgI3沉淀CKI3溶液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 D配制碘水时,加入KI可增大I2的溶解度参考答案:B略2.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所在周期数之和为11, YZ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R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中最大的,W和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Y、Z元素形成

2、的化合物溶于水一定呈酸性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 WC. 简单离子半径:W RD. Z、R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参考答案:A【分析】YZ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则Y是N,Z是O,NO在空气中和O2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R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中最大的,则R是Na;W和Z同主族,则W是S;X、Y、Z、R、W所在周期数之和为11,则X在第一周期,为H;综上所述,X、Y、Z、R、W分别为:H、N、O、Na、S,据此解答。【详解】AX、Y、Z 分别为:H、N、O,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也可能显碱性,如NH3H2O的水溶液显碱性,A错误;B非金属性:Z(O)W(S),故气态氢化物

3、的稳定性:Z(O)W(S),B正确;CS2-核外有三层电子,Na+核外有两层电子,故离子半径:S2-Na+,C正确;DZ、R为O、Na,O、Na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D正确。答案选A。3. 工业炼铁的原料包括铁矿石、焦炭和足量的空气。某种铁矿石中所含有效成分为Fe2O3和Fe3O4。某次炼铁,矿石中含这两种铁氧化物共1.0吨,假定焦炭与矿石均被充分利用,所需焦炭的质量可能是A0.22吨 B0.21吨 C0.11吨 D0.10吨参考答案:AB略4.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

4、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参考答案:A【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鼻冲水是指具有刺激性气味、储存于玻璃瓶中易挥发、有毒的物质【解答】解:鼻冲水是指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储存于玻璃瓶中易挥发、有毒的物质,故选A5. 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 + O2(g)2SO3(g) ?H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SO2的平衡转化率是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平衡时若充入稀有气体,SO2的转化率增大 B反应开始时,向容器中通入的SO2的物质

5、的量是0.7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缩小容器体积,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有1.485 mol气体参考答案:B6. 常温常压下,将下列各组气体分别充入到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mol NH3和1mol HCl,2mol SO2和1mol O2,2molH2S和1mol SO2,2mol NO和1mol O2,1mol H2S和1mol Cl2( )A BCD参考答案:B略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AlO2CO22H2O

6、=Al(OH)3HCO3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 2OHNH4+ HCO3= BaCO3NH3H2OH2OCCu和稀硝酸反应:Cu+2H+NO3= Cu2+NO+H2O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ClOH2OCO2=HClO HCO3 参考答案:CD8. 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

7、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参考答案:C略9. 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B20,100g水可溶解34.2g KCl,此时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 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参考答案:答案;D10. 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

8、:HZHYHX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 + c(Z) +c(OH)参考答案:B1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BN2的电子式:CS2的结构示意图: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参考答案:A略12.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2(g)+ 1/2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A. 5%

9、 B. 17% C. 25% D.33%参考答案:B解析:1/2H2(g)+ 1/2X2(g) HX(g)的平衡常数K1为10,那么HX(g) 1/2H2(g)+ 1/2X2(g) 的平衡常数K2为1/10, 2HX(g) H2(g)+ X2(g) 的平衡常数K3为(1/10)2=0.01.设HX(g)分解xmol/L,有, 2HX(g) H2(g)+ X2(g) 1 0 0 x x x 1-x x xK3= xx/(1-x) 2= 0.01 ,得到x=0.17,所以, 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B. 17% 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原子之间只能构成共价化合物B单质中

10、不一定存在非极性键C非金属原子之间只能构成共价化合物DCl2的沸点比F2高,这与化学建的大小有关参考答案:B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分析:A不同的原子之间可能构成单质;B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金属中存在金属键;C非金属原子之间可能构成单质;D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其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解答:解:A不同的原子之间可能构成单质,如HD,故A错误;B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金属中存在金属键,如Fe等金属单质,故B正确;C非金属原子之间可能构成单质,如氮气等,故C错误;D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其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11、与化学键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熔沸点高低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明确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D,注意化学键影响分子的稳定性不影响熔沸点,为易错点14. 下列物质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 ) A. 2氯丙烯 B. 丙烯 C. 2丁烯 D. 1丁烯参考答案:C略15.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

12、性的变化D根据图溶解度与溶液pH关系,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至pH在4左右。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1)已知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地,强酸能制弱酸,如NaHCO3HCl=NaClCO2H2O,得出:HCl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现有硝酸溶液、碳酸钙、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如图装置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A中装试剂_,B中装试剂_,C中装试剂_。C中实验现象为_;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3、_。(2)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则A中装浓盐酸,B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C中装试剂_,C中现象_,写出离子方程式_。该实验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改进方法:_。参考答案:(1)硝酸溶液碳酸钙硅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O2SiOH2O=H2SiO3CO(2)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色2ICl2=I22Cl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3)Cl2H2S= S2HCl强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8分)Heck反应是合成C-C键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反应化合物II可由以F合成路线获得:(1) Heck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反应;VII的反应类型是_反应(2)化合物III的分子式为_,1 mol化合物III最多可与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3)若化合物IV分子结构中有甲基,写出由化合物IV反应生成化合物V的化学方程式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