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专题九溶液名师开悟一、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如:黄河水,豆奶,石灰浆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如:色拉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特点:一种可长期稳定存在的分散体系它不一定是无色,但一般透明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呈气、固、液三态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例 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碘晶体与酒精 B硫酸钡与水C煤油与水 D氢氧化铁与水解析: 煤油和水互不相溶则形成乳浊液;BaSO4和 Fe(OH)3不溶于水, 则形成悬浊液; 碘晶体溶于酒精,即得碘酒解答: A 例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将 5g 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解析: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若采取增加溶质法,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
但若通过改变温度让溶液恰好饱和,溶质、溶剂的质量均未改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D物质溶于水有以下几种情况:(1)物质不含结晶水,在溶解时也不发生化学变化,溶质为物质本身,如KNO3所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2)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变化,则溶质为其生成物,如Na2O、CaO Na2O H2O 2NaOH ,根据 Na2O计算 NaOH 质量大于 5g, 所得 NaOH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 CaO H2O Ca(OH)2,根据 CaO计算 Ca(OH)2质量为大于5g, 但由于 Ca(OH)2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故所得 C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远远小于53)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 溶质为无水物, 结晶水成为溶剂, 如 CuSO4 5H2O 由 CuSO4 5H2O5g计算 CuSO4质量为小于5g,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答案: B、D 例 3、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1)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4)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三个因素有关5)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解析: 此题给定生活中的实例,归纳总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相关因素由( 1)知: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由( 2)知:在同种溶剂中,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也不同;由(3)知:溶解能力受温度的影响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其溶质的性质是决定因素,还与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强(气体)相关答案:(4)溶剂的性质溶质的性质温度(5)衣服上的油渍用水很难洗去,用汽油却很容易洗去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应试策略关于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三种混合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一定要理解透彻,掌握其本质(见前所述)考点精练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石灰石B汽油C纯碱D面粉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是纯净物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D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相同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B20 时, 100g 硝酸钾钾饱和溶液里含有24g 硝酸钾,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g C在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1. 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 一定溶剂里,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的途径(1)升温(也有例外,如:气体及熟石灰)(2)加溶剂稀释4.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的途径(1)降温(也有例外,如:气体及熟石灰)(2)蒸发溶剂(3)加入溶质例 4、 20时,向50g 碳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下列量不会发生变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化的是()A溶液质量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解析: 此题将化学反应引入对饱和溶液中各种量变化的分析,难度较大 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原溶液中各种量的影响保持温度不变, 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Na2CO3+10H2ONa2CO310H2O,溶剂(水)的质量将减少,又由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则溶质(Na2CO3)将会以 Na2CO310H2O晶体形式析出,但因为变化过程前后的温度保持不变,反应后的溶液仍未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答案: D例 5: 今有t时 A物质的溶液100 克,向该溶液中加入10 克 A物质后,结果完全溶解,则下列说法中肯定正确的是() A t时该溶液中加入5 克 A物质后溶液还未达饱和 B 原溶液是一种稀溶液 C t时,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 克D原溶液不能通过降温的方法达到饱和解析 :t时溶液中加入10 克 A溶质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若只加入5 克 A,溶液一定不饱和,并且 100 克溶液中溶剂量小于100 克,所以可以判断t时 A的溶解度大于10 克解答: A 例 6、若中和反应需要60g 10的 NaOH 溶液,现提供50g 20的 NaOH溶液、 40g 5的 NaOH 溶液以及足够的NaOH 固体和水,请选用以上提供的药品设计两种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所需的各种药品用量) 填入下表中序号配制方案举例6 g NaOH 固体和 54 g 水方案 1 方案 2 下图是某学生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0 g10 NaOH 溶液的部分操作过程,该同学在称量氢氧化钠时, 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 操作中的错误是_。
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 填字母 ) Aa 操作中砝码和氢氧化钠放错盘Bb 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Cc 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0 mL Dd 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解析: 此题为溶液配制的方法归纳题要配制10的 NaOH 溶液,可选用的方法较多,但前提是溶液中NaOH 的质量为60g10 6g;溶液总质量保持60g 不变方案 1:NaOH 固体和水NaOH 固体质量为60g10 6g,水的质量为60g6g54g方案 2:20的 NaOH溶液和水20NaOH 溶液质量为加水的质量为60g30g30g方案 3:20的 NaOH溶液和 5NaOH 溶液设需要两种溶液的质量依次为x、y,则方案 4:NaOH 固体和 5NaOH 溶液,设需要两种物质的质量依次为x、y,则答案:方案 1:30g20NaOH溶液和 30g 水方案 2:20g20NaOH 溶液和 40g5NaOH 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氢氧化钠直接放在纸上称量,AB应试策略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而稀溶液也不一定就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即使是同种溶液也不一定,因为温度不确定, 如:0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时的 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60时的 KNO3不饱和溶液。
考点精练1下列物质随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反而变小的是()A食盐B熟石灰C纯碱D硝酸钾2在保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欲使一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C蒸发一部分水D加入硝酸钾固体3t时,往一定量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充分搅拌后,溶液仍保持原来的温度,下列对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溶剂的质量不变D溶质的溶解不变三、溶解度和质量分数1.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克数1)理解溶解度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状态:必须是饱和溶液,且溶剂固定为100 克条件:某固定温度下单位:克(2)计算公式: = 2. 质量分数(1)任一溶液中溶质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溶液可为饱和,也可为不饱和2)计算公式:质量分数= 100% 显然质量分数在0% 100% 之间例 6:下图是 A、B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克 A、80 克 B固体中各加水150 克,加热溶解, 同时蒸发掉50 克水,冷却至t, 这时()AA、B均析出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C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只有 A析出解析 :曲线图表示了温度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而不是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思维的转换。
由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求出溶质的溶解度,只有饱和溶液才能析出晶体,A 、B 各溶解在150 克水中又蒸发了50 克水,则A 、B 在 100 克水中分别溶解了 50 克和 80 克,计算出t时 A 、B 的溶解度与之比较,即可判断析出的晶体是何种物质t时, 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40% ,则 A、 B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S为:溶解度100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0040=(100+S):S S=604000=66.7 (克)则可知,对于A物质,因只溶有50 克,所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对于B物质,因溶解了80 克,大于66.7 克,所以蒸发50 克水冷却至t时,有晶体析出A、B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因A不饱和而 B饱和,所以t时二者不可能相等解此题时要非常细心,考虑要面面俱到,否则极易出错解答: B 例 7、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减少C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解析:此图要求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及温度对溶液中各种量的影响由溶解度曲线知,随温度的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