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宝典(2)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8886930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宝典(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宝典(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宝典(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宝典(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宝典(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宝典(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宝典(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考历史复习宝典1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异同点相同点(1)性质: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运动(2)斗争方式:都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3)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发动,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4)结果: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5)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不同点(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背景下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2)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3)太平天国运动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和革命纲领义和团的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和

2、纲领(4)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政权,斗争时间长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斗争时间短(5)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表现出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义和团运动则是盲目排外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2)不同点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

3、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3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比较(1)相同点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朝展开了大规模的

4、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2)不同点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 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

5、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 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斗争的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而辛亥革命则在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4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相同点:向西方学习, 试图改变

6、中国的落后面貌。 洋务派与维新派的主张的相同点: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学堂, 派人出国留学, 维护清朝皇帝的皇位。不同点: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 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 *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7、-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比如孙中山和康有为的不同(1)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所走的道路不同,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改良、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孙中山在上书请求变法失败后,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2)他们的意志品质不同,康有为在变法失败后,意志逐渐消沉,后来转变为保皇派;而孙中山在革命失败后,仍然顽强不屈地继续进行斗争,成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家。6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都未改变社会性质;

8、都要挽救民族危机;都同属于资产阶级;结果都失败了。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 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请你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相同点:原因相同。两国资产阶级都想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领导阶级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影响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其他国家革命都有很大影响。不同点: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除资产阶级领导外,还有新贵族。特点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

9、革命。意义不同:英国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基础。8试分析英、美、法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答:(1)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爆发了革命,但各国又有所不同,英国和法国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但美国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不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 3)结果相同: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4)领导阶级相同:都是资产阶级。9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 年改革有何异同。答:相同点:( 1)都

10、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4)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不同点:( 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 (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

11、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10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点答:(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3)方式不同: 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4)性质不同: 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1发生于 19 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9 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

12、失败?试从时代背景、领导者、改革的参加者、改革内容几方面进行比较。答: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时代背景国内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国际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领导者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参加者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和手工业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改革措施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

13、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在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精练陆军,扩建海军1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答:(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

14、,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13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答: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而引起的,它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帝国主义者。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的核心,同

15、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建立者。(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是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4)两次世界大战都以帝国主义的失败、削弱或崩溃而告终, 帝国主义力量遭到沉重打击,社会主义力量和人民民主力量不断兴起和壮大。不同点: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13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性

16、质不同,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14徳、日法西斯的建立的异同:(1) 政权建立的方式不同: 纳粹党是以逐步夺权的方式, 日本则是建立内阁的方式。(2)相同之处:两国的法西斯势力都是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发展党员起来的,它们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建立起来的法西斯专政,它们所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反应了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既有共同性又有典型性;两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促使了欧亚二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5三次科技革命列表之比较科技革命兴起时间 主要标志主要成就意义共同影响第一次18世纪 60年代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棉纺织机器的发明;改良蒸汽机的应用;火车、汽船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改变了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第二次19世纪 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电力的发现;家用电器的发明;电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