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8859653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3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 草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四)检查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 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 ,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 接近公社 蒙古包外 蒙

3、古包里告别草原。)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 段;( 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 段;( 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 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 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七)作业。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熟读课文第 1 段。复备课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4、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第1、2 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四)背诵课文第1 段。二教学过程(一)讲读第1 段。1默读,分层次。 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课文第 1 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3细读、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

5、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5指导学生背诵第1 段课文。(二)讲读第2 段。 1指名读第2 段。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可分为两层: 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快到公社, 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3讲读第 1 层课文。(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

6、原十分辽阔?(2)“ 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4)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4讲读第 2 层。(1)指名学生读第2 层。(2)“ 疾驰” 、“ 襟飘带舞 ” 是什么意思?(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男女老少?(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 段。2练习课后作业第1、3 题。精品p

7、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第3、4、 5 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课文第3、4、 5 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第 1、2 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

8、,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二)讲读3、4、5 自然段。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2读后讨论交流。(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 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9、?(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诗句中的 “ 何忍别 ” 是什么意思?第1 句怎么讲? (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 第 2 句中的 “ 话” 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4)哪些地方体现了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三)总结全文。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后面三段主要是写什么?(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

10、汉两族人民感情深厚。)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四)作业。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 题。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 丝绸之路 ” 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2.认识本课 9 个生字,积累新词和

11、优美的句子,搜集、 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课时安排 1 课时一、激情导入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 对话之路 ” ,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 “ 开放之路 ” ,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4.进一步激疑: 听了这句话, 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 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 伟大的路呢 ” ?伟大体现在哪里?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

12、地罗列事实以证明。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 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1.感受 “ 友谊之路 ” 。(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2)交流、生发。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 边境线上;迎候之众 感受 “ 浩浩荡荡 ” 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 多人;迎候之热 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 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 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

13、,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 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4)交流、生发。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

14、葡萄、 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5)有感情地朗读。3.感受文化之路。(1)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齐读 “ 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3)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 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

15、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4)小结: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望着这座群雕, 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 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 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生发。 (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

16、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 西部大开发)3.激情朗读。五、作业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 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 丝绸之路故事会”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 白杨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 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2.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