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8832274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环境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所以要教育学生注意爱护环境,提高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此外,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鉴于此,特制定本学期环境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 了解包装、 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二、教学措施:本学期讲解时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

2、制定教学措施为: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用讲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 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以上教学措施使学生达到在校、在家、

3、在外,都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保护能力; 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 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避免危险的行动。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单元习俗与文明1、 给动物让路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 2、 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 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 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准备:搜

4、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板书设计:给动物让路动物为什么穿越公路?为什么要保护他们?如何保护他们?教学过程:一、 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师读“生活在线”。二 探求新知: 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 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 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 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 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

5、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三、拓展应用 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教后记: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 “煮鸡蛋”的思考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2、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教学重、

6、难点:树立节约意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板书设计:“煮鸡蛋”的思考节约小妙法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你会煮鸡蛋吗?指名说。教师:日本人和德国人是这样煮鸡蛋的:指名读教材。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 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二、探究新知:思考: 1、德国人煮鸡蛋的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另据专家介绍,水开以后,五分钟即可煮熟鸡蛋, 还不破坏营养成分, 煮的时间长,会有许多浪费。) 2、现在生活好了还需要节约吗? 3、你知道哪些家庭节约小妙法? 4、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7、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我们的生命中, 过 1 分钟就减少 1 分钟的寿命, 珍惜是从点滴做起的。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 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 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教后记:3、 “游动”的蒙古包教学目的: 1、认识和理解游牧民的生活

8、方式, 。 2、 引导学生阅读典型案例, 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深刻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讨论、归纳教学过程: 1、游牧民的生活方式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丧葬、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 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蓝、 黑、褐色帽或束红、黄色头巾;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

9、、蓝色布缠头。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饮食方面,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或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居住方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部覆以毛毡,通常高约七、八尺,直径约丈余的住室(蒙古包) 。在定居的地区,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出现了外形与蒙古包相似的土木结构住屋;农区则多已住汉式平房,并且聚为村落。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 2、游牧民的住所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 寒风呼啸, 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 它们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

10、住地。大多数的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多用在族“家” 、 “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 “穹庐” 、 “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

11、,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 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 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 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搭好后, 人们进行包内装饰。 铺上厚厚的地毯, 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 40 峰骆驼或 10 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 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 而且室内空气流通, 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

12、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3、 游牧民的禁忌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 半干旱地区, 当地居民多以畜牧业为生。 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使牧区的范围大为缩小了。被开垦的地区,冬春季节地表没有植被,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表层土壤被吹走,逐渐变为沙漠。牧区缩小之后,有些草地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 也会导致土地沙化, 这些都会破坏生态平衡, 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去冬今春肆虐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开垦、沙化有关。(提问) 1、阅读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并思考:目前扩大耕地的方式有几种?分析各种方式引起的恶性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13、? 2、阅读漫画“毁灭”,作者取名为“毁灭”的含义是什么? 3、讨论:类似这样的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式还有哪些?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4、游牧民的环保意识游牧民的思维观念与生态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游牧民把自己看成是自然之子,人和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和情感。对于生存在茫茫草原的游牧民来说,生态环境赋予了他们以畜牧业为生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

14、载计的主要手段,使他们为之倾注全部心血,情感,技术,期望,从而获得感情上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经济上的收获。因此,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不仅仅落实到行动上, 还要表现在意识与精神的寄托上。游牧民忌讳举杯就唱, 端起碗就吃,甚至吃水果,品尝点心也必须是先敬天,敬地,敬祖先,否则他们认为这是“秃尾的驴,缺牙的猪,是牲畜。 ”众所周知蒙古族举起酒杯首先要用无名指点三遍酒盅里的酒来敬天,敬地,敬祖先。同样游牧民一日三餐的喝茶,吃饭,都必须先敬天,敬地,敬祖先。他们用此行动来进行意念的沟通。人类文明告知我们游牧民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热爱大自然,他们认为我生的土地像金子, 哺育我的水像神水。 孩子们看着长

15、者们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的举动而长大成人。因此他们对苍天, 对大地,对祖先有着一中感恩之情。 一生一世不知不觉的为自然环保做着贡献。 他们通过心理上的精细表述,再从形象上渗透到实际行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拨下了环保意识的种子。这也是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所培育的蒙古游牧文化,心理素质,审美观念等所具有的特定感情。必然使其将崇拜苍天,崇拜大地,崇拜祖先,同样也是蒙古游牧民的民族精神,心理与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个心灵象征。由于人口素质的低下, 不仅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各种环境问题,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而且有时为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采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16、,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教后记:4、 一次婚礼环境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一次婚礼上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的一些数据,然孩子们认识奢华的婚礼对环境的危害。2、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等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意识的思想教育,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教学重点:认识奢华婚礼对环境的危害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捍卫“环境小卫士”的责任课前准备:调查一次婚礼的经过,了解婚礼的花费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播放视频豪华的婚礼喜宴。师: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生 1:这样的婚礼时很好,但我觉得很浪费。生 2:我觉得他们这次婚礼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还大的污染,我不提倡举行这样盛大的婚礼,应该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生 3:我也认为他们的婚礼对环境危害很大烟火、鞭炮、长长地汽车队伍、丰盛的喜宴等。师:是呀,婚礼时一个人一辈子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