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预习要点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8832172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预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预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预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预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预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预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预习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预习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2、正 n 边形的对称轴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 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 条对称轴,正n 变形有n 条对称轴。3、图形平移的做法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4、图形旋转的做法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1、数位顺序表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 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3 个为一节。2、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精品p d f 资料

2、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10 个一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

3、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5、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6、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 个 0、 8 个 0 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

4、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 还是大于5。7、多位数比较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2、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3、末尾有0 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

5、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2、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0 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

6、倍(0 除外),商反而扩大几倍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两个数的差(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求这两个数。解法:(和-差) 2= 小的数小的数 + 差= 大的数(和 + 差) 2= 大的数大的数 -差 = 小的数2、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大数拿若干个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 思路:大数拿若干个给小数,大数应

7、该比小数多拿走数量的2 倍。 (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3、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几倍,把大数拿一些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思路:应该先画出线段图,看大数应该拿多的倍数的一半,两个数一样多,再看一半倍数所对应的量是多少个,从而先求出一倍的量(一般情况下是小数),再求出大数。4、已知长或宽增加了多少米,面积就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思路:首先应该画出示意图。可以先根据增加的面积和长或宽增加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5、已知长或宽减少了多少米,面积就减少了多少平方

8、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思路:首先应该画出示意图。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 可以先根据减少的面积和长或宽减少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第六单元运算律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

9、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 ca (b c)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 bca (b c)3、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 ba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

10、数,积不变。(ab) ca(b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 c =a c + b c(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a-b) c =a c - b c 4、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合连减 )abc a(b c)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三角形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较短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精品p d f

11、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 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4、按角将三角形分类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5、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 度。6、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

12、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7、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 ,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1)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 - - - - - - - - - - ( 2)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

13、条高。(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4)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1)平行的一组对边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无数条)。( 2)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有且只有两个直角。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对数称为数对。(注意先写列后写行)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