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课说课稿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8827865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课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课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课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课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课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课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课说课稿团结合作力量大一、说主题的确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领域。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心理的健康甚至高于身体的健康, 而“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也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 团结合作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 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有研究表明, 低年级学生合作行为的发展与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自我概念有密切关系。可现在的小

2、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与人合作、友好相处的个性弱点。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方面中表现出不合群、不善于与人合作的特点。基于以上认识,我选择了“团结合作力量大”这一教育主题,使学生认识团结合作的意义,感受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情感。体验什么是合作,如何合作。使学生从小乐于和别人合作, 并逐步学会与人团结合作。 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合作能力, 并通过讨论了解友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技能。二、说活动的目标通过本次活动,需要达成以下三个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团结合作产生的巨大力量,初步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习与人合作的方法,学会与人合作。3、通过活

3、动,使学生感受团结合作的快乐,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提升与人友好相处的技能。三、说教法及学法在教学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个体“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和游戏竞赛等方法,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情境、 游戏活动等引导学生领会感悟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如何与人团结合作, 并体验团结取得成功后的喜悦。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2 在学法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情

4、境体验法、演示表演法、发现归纳法、小组讨论法、交流汇报法和体验感悟等学习方法,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感受团结合作的意义,掌握与人合作的方法,获取与人合作的经验,学合与人沟通、协商,获得合作的乐趣。四、说活动的准备为使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师生做了以下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硬纸、学生表演用的头饰、球等2、学生准备: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团结合作的资料。如故事、诗歌、名言、谚语、情境剧、歌曲等五、说教学流程: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遵循平等性、互动性、参与性的原则,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

5、的主体性原则,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儿歌激趣,揭示活动主题。交流搜集资料,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结合生活实际 , 了解团结合作的方法。游戏活动,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归纳总结,升华主题,在歌声中结束活动。下面,具体说说每一环节的设计:第一环节: 儿歌激趣,揭示活动主题上课伊始,我由儿歌导入:“同学们,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儿歌拔萝卜,想听吗?下面就请大家认真听,仔细体会,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随着伴奏一起唱。欣赏完儿歌后教师提问: 这首优美的儿歌一直伴随着我们从儿时走向童年,它不仅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还富有深刻的含义。谁能说说,从儿歌中你能体会到什

6、么?”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儿歌拔萝卜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中初步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在学生交流感受后,教师小结,从而水到渠成地揭示出活动的主题团结合作力量大。儿歌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儿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为学生创设出轻松、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 3 时,使学生初步领悟道理。第二环节: 交流搜集资料,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良好

7、心理品质的养成,要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验性活动和情境中,通过心理教育和训练活动来完成。因此,在这一环节中, 我引导学生交流课前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到的古今中外有关团结合作产生巨大力量的故事、名言、谚语等。学生通过情境剧表演、诗歌朗诵、演唱歌曲、讲故事、交流名言和谚语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收获。 通过课前搜集,课上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搜集、筛选和整合材料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相互协调配合能力及自我表现等能力,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了团结合作的思想。大量精彩的资料,生动的事例,充分证明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团结合作,万众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第三环节: 结合生

8、活实际 , 了解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本环节中, 我紧紧围绕着活动目标, 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自己身边、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关于团结合作方面的事例。 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学生打开了话匣子,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交流事例。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 我则通过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通过谈话交流,使学生明确在现实生活中,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大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众人团结一心, 亲密合作才能圆满完成。 从而再次呼应活动的主题“团结合作

9、力量大”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在与人合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从而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与人合作的方法,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第四环节: 游戏活动,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 引导学生体验团结合作所带来的快乐。首先由教师展示一张面积较大的硬纸,让学生估计, 在这张纸上大约能站多少人并试站。 然后让学生想想怎样才能尽量多的站人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出主意,想办法。全班交流时,教师进行指导,说明游戏规则,并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大组进行比赛。学生活动后,交流感受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汲取经验,再次合作。最后,教师肯定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10、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 4 学生间的团结合作,对于学生的成长,表示祝贺,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小结。本环节的设计, 主要是考验学生是否能真正地把与人合作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是否能与他人很好地团结合作,使教育辅导活动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良好行为上。活动中,学生兴趣高涨, 出谋划策,各显其能,在共同的努力下,使比赛的结果远远地超出了所估计的数目。这是学生团结合作的结晶,充分说明了学生们已经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已经初步掌握了与人团结合作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了学生与人相处的技能。第五环节: 归纳总结,升华主题,在歌声中结束活动在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感受团结合作的快乐之后, 教师进行小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使自己和集体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我们的班集体就好比一艘大船,只有众人团结合作一起划桨才能开动智慧的大船,驶向成功的彼岸。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能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断取得更加可喜的成绩。”最后,课件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师生共同欣赏歌曲,并随伴奏演唱。 学生再次从歌曲声中感受团结合作的

12、巨大力量。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六、收获和体验通过本次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的确定一定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把握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学生当前存在的焦点问题,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宗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热情,参与、融入到活动中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辅导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活动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境体验在活动中的重要性。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 也会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情感体验。因此, 教师只有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一个动手、动口、 动脑的交流的平台,学生就能在活动中尽情敞开自己心灵的大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