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变化

高****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22.40KB
约13页
文档ID:228821736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变化_第1页
1/13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单元 变化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 “找一找”“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变化,记录身边的变化2.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讨论交流加深理解,进一步深切体会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3.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4.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家庭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5.会为发现这些变化而感到喜悦与充实,这也将作为学生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积淀而贮存教学重点、难点:诗歌这儿, 原来是一座村庄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村庄” 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歌颂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中国一日 这则新闻,又用大量的事实数据,较全面、具体地说明了这一变化黄河象从考古的角度,推想远古时期一头老象为了喝水而深陷淤泥最终送命的故事,科学合理地推断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的过程,发掘了二百万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课时安排: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2 课时;黄河象2 课时;楼兰之死1 课时;中国一日1 课时;综合活动3 课时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内容: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是一首叙事性诗歌,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村庄”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用“我”的口吻,通过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城市建设、 人民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

本课一共有8 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1、2小节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第37 小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抒发了诗人惊喜、赞叹的情感第8 小节总结全诗,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教学目标: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掌握并会写“灶、庞、焕”等生字3.引导学生找一找是各种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4.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5.画出重点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的情感6.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找出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7.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绘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抓“昨天、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通过品味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感情2.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这样做能逐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继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同时也对课文语言进行了二度创造教具: PPT 课件第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谁对深圳这个城市有了解?(课件)看,这就是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二、新课讲授1.这是一首现代诗,一共有几小节?(8)好,那我要找8 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2.下面我出几个词考考大家,谁来念念?全班一起,一个词读两遍课件)那我要问问你们了,渺茫是什么意思?(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测)劳作的意思呢?(劳动,多指体力劳动)边陲呢?(边疆)翩翩起舞的“翩翩”是什么意思?(轻快地飞舞的样子)那这个词的意思呢?(形容轻快地跳舞)焕然一新的意思呢?(新面貌,使人觉得到处都是亮堂堂的)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那面向黄土背朝天是形容什么呀?(形容(农民)长时间辛苦耕种的样子)3.我们再看看课后生字表,在你预习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示给大家吗?(灶、庞的读音;庞不要少写一点)形近字:灶、肚、杜,庞、宠,焕、换、唤、涣;画词(扰、渺、曦、舞的字型)4.下面请大家小声地把这首诗再速读一遍,思考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

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那你能试着给这首诗分分层吗?(12,37,8)自己放开声,把这首诗歌再读一遍三、作业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完成生字,积累本上写形近字第 2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上一节课, 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儿, 原来是一座村庄”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在学习之前,谁来回忆一下儿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板书:昨天今天)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这座村庄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二、精读课文1.我们一起把第一部分一、二小节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昨天”一座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2.就是这样一座贫穷落后的村庄,今天又是什么样子呢?看到今天村庄这个样子的作者,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读读第三小节?(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过渡,引领下文)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原来的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大家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课件:四个人一组朗读47 小节,思考:文中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第四小节:第1、2 句以对比的方式写出村庄的道路、房屋的变化2)第五小节:设问,由上节村庄的城市建设引到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还是故乡人3)第六小节:具体写如今“乡亲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种地)以及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4)第七小节:概括上节,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4.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 (板书:焕然一新) “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改革开放美好春光)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画着美好春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讴歌改革开放、 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那么我们再回到诗歌的开篇,诗人为什么要说 “昨天”,而不说过去呢?(体会“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5.这座村庄也就是今天的深圳特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改革开放)(板书:改革开放) 那么我们再回到诗歌的开篇,诗人为什么要说 “昨天”,而不说过去呢?(体会“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原来的村庄发生的这些变化,这变化之大又如此之快,给你什么体会?可以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它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的阶段,(课件)正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也一起来唱这首歌三、作业完成练习册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的变化,比如你的玩具、 你的学校等等,去观察搜集这些变化,为我们下次的习作做准备板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改革开放昨天今天焕然一新黄河象教学内容: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文通过介绍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推想了它的形成过程,以及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说明二百万年间,大地发生了沧海桑田般巨大的变化教学目标:1. 学会 12 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2. 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以及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

3. 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6.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学重点、难点:1. 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2. 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3. 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具: PPT课件第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动物的骨架呀?(大象)对,这就是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这是通过化石所推想出的黄河象的外形课件)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象” (板书:黄河象)二、新课讲授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9)好,那我要找9 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2.下面我出几个词考考大家,谁来念念?全班一起,一个词读两遍课件)那我要问问你们了,炙烤的“炙”是什么意思?(烤)那这个词的意思呢?(烤)发现是什么意思?(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掘的意思呢?(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那挖掘呢?(挖)有气无力的意思呢?(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我们再看看课后生字表,在你预习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示给大家吗?(蒿、砾的读音;簇是上下结构,椭是左中右结构)形近字:骼、胳,椎、稚,砾、烁;画词(颌、趾、炙、栎、淤的读音)4.下面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快速阅读法,把文章浏览一遍,并试着给课文分分段。

1,27,89)好,四个人一组把课文再读一遍,边读边思考, 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段:介绍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第二段:推想化石形成过程;第三段:化石被发现)5.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都有了,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科学家依据象化石推想了它的来历,它是一九七三年被发现的)这也是一种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就是段意总结法三、作业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完成生字,积累本上写形近字第 2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上一节课, 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黄河象”,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 黄河象)在学习之前, 谁来回忆一下儿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科学家依据象化石推想了它的来历,它是一九七三年被发现的)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它的形成过程二、精读课文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思考:从这段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