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

上传人:慢*** 文档编号:228820683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6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 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

2、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

3、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

4、感受人生的幸福。“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

5、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 12月21日)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

6、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

7、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

8、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

9、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惧诸侯,安居而熄天下”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4、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的确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

10、念死者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穷尽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 来:使到来,招致5、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3分)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B楚

11、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C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D孟子认为张仪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7、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4分)_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6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螺川早发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

12、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8. 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_9.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英雄曹操、周郎,发出了“ , ”这般天地长久,人生短暂的感叹。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2) ,池鱼思故渊。 ,

13、复得返自然。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 。(王羲之兰亭集序) 舞幽壑之潜蛟, 。 乙 选 考 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引得春风度玉关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

1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

15、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

16、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划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光绪三年(1877 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