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 1.2 )形状: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小:表面积 =5.1 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 地球的卫星照片; 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3、纬线和经线( P5中的图 1.4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经、纬线的特点:特殊的经、纬线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 是 低纬度与 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 是中纬度与 高纬度的分界线特殊经线0o 经线 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 用字母 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 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 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 、160E特点经线纬线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 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 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西经)(东经)愈向西愈大愈向东愈大赤道4、利用经纬网定位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 P9中的图 1.15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约为 24 小时) 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地方时差(5) 在北极看是逆时针,在 南极看是顺时针2、地球的公转( P11中的图 1.19)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一年(约为 365 天) 4)产生的现象: 季节变化、五带划分( P13 图 1.18)010201801020180本初子午线0101020209090(北纬)(南纬)愈向北愈大愈向南愈大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时间节气直射点昼夜情况3.21 春分赤道昼夜等长,全球昼夜平分6.22 夏至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9.23 秋分赤道昼夜等长,全球昼夜平分12.22 冬至南回归线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5)二分二至 :春分日( 3 月 21 日前后) 、夏至日( 6 月 22日前后) 、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 、冬至日( 12 月 22 日前后)(6)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 三个月是春季; 6、7、8 三个月是夏季;9、10、11 三个月是秋季; 12、1、2 三个月是冬季。
23.5N 023.5S 3.21 6.22 9.23 12.22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地球的五带( P14中的图 1.19)三、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指向标、图例比例尺 = 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现形式:数字式: 1:4000000 1/4000000 文字式:图上距离一厘米,实地距离40 千米线段式:方向的判读:一般地图:面向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 根据经纬网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例和注记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0 40 千米热带北 温 带南 温 带北 寒 带南 寒 带有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直射无极昼极夜、直射9090(北极圈) 66.5(南极圈) 66.5(北回归线) 23.5(南回归线) 23.5(赤道)0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常用图例:(P18中的图 1.25 )铁路国界山峰2、选择适用的地图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四、地形图的判读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P24中的图 1.35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 米,吐鲁番盆地海拔 -155 米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 米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P25中的图 1.37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 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 ; 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山峰山脊山谷鞍部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详细小比例尺大简略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 选取的比例尺越大, 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陡崖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 ,海洋面积占 71% ,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但是北极周围确实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2、七大洲和四大洋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 (P32中的图 2.5 )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33中的图 2.6 ) (由大到小)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由大到小)大洲分界线:(P33中的图 2.7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非: 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 巴拿马运河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 白令海峡 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二、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学说名称学说内容主要证据大陆漂移学说2 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大陆轮廓的吻合性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板块构造学说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大西洋的扩张注意:“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P42中的图 2.22)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