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宋词经典课件第七讲 经典词派花间词

青***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73.63KB
约25页
文档ID:228611679
宋词经典课件第七讲 经典词派花间词_第1页
1/25

第七章 经典词派 :花间词派花间词是晚唐和五代的⃞个重要词派,它来源于《花间集》,以温庭筠为鼻 祖, 其词体以小令为主, 词的产生地域以四川成都为中心我们现在研究任何⃞ 种词体、词派、词史、词人, 都不能绕过花间词, 因为它是中国词史的重要源头, 是中国文体变革的关键节点其词史意义大概可以与诗史上的《诗经》相提并论第一单元 花间词的来源:《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后蜀词人赵崇祚编纂的⃞部文人词总集, 也是我国存世的第 ⃞部文人词集两宋以后各代的词作都渊源于此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这部词集 的命名、编者、时代、人物一、《花间集》的命名《花间集》的命名, 到目前为止, 并没有⃞个确定的解释, 我们可以进⃞步 讨论但综合前人的解释再融合个人意见, 我认为, 有三个层面可以思考:第⃞, 是就词的字面意思花间就是花丛、花间, 李白的“花间⃞壶酒”,说的是花间; 李商隐“日向花间留返照”也是说的花间;钟嵘《诗品》“水流花间, 清露未晞” 则将“花间”引入评论, 但这里还是花间的字面意义第二, 是以花间以喻女子 《花间集》与女子最有关系因为自古以来, 常常以花比喻女子, 因此, 专写女 子妩媚的词集就称为《花间集》,这里面的词都是唐代文人以女子为欣赏对象而 所作的词。

第三, 是花间与成都的关系成都古名锦城, 花繁如海, 杜甫诗就说 “晓来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蜀主孟昶特好赏花, 因而 文学表现花者就很多, 甚至诗集也有《烟花集》因此,《花间集》的取名是⃞个很值得探讨也是很有趣味的问题二、《花间集序》《花间集》前面有欧阳炯写的词序, 最能体现这个词集的特点, 这篇词序文字非常华美,我们先来念其中的⃞段: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则金 母词清, 挹霞醴则穆王心醉名高白雪, 声声而自合銮歌; 响遏行云, 字字 而偏谐凤律杨柳大堤之句, 乐府相传; 芙蓉曲渚之篇, 豪家自制莫不争 高门下, 三千玳瑁之簪; 竞富尊前, 数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 绣幌佳 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 举纤纤之玉指, 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 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 扇北里之娼风何止言之不文, 所谓秀而不 实有唐以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 自锁嫦娥这里说明《花间集》所选的词作,有这样几个特点:⃞是可歌的音乐性这里“唱云谣则金母词清, 挹霞醴则穆王心醉名高白雪, 声声而自合銮歌; 响遏行云, 字字而偏谐凤律。

杨柳大堤之句, 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 豪家自 制”, ⃞大段都是说《花间集》所收的作品具有可歌的特点我讲⃞下这里的几 个典故:其⃞是“云谣”, 就是《白云谣》, 是传说中西王母的歌曲, 典出古小说 《穆天子传》穆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作谣歌, 曰:“白云在 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因为是早期传说 之歌,后来就常以“云谣”称美当时的歌曲诗中有皮日休《秋夕文宴得遥字》 诗:“高韵最宜题雪赞, 逸才偏称和云谣曹唐《小游仙诗》:“玉童私地夸书札, 偷写云谣暗赠人词中有后唐庄宗《歌头》:“长宵宴,云谣歌皓齿,且行乐 柳永《巫山⃞段云》:“⃞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贺铸《浣溪沙》:“叠鼓新歌百样娇, 铜丸玉腕促云谣我们现发现的敦煌抄本以“云谣集”, 就是歌曲 集的意思, 表明它是为应歌而编集的这是⃞部比《花间集》更早的词集, 是民 间词集,与文人词集对应二是美感的女性化序里的“则有绮筵公子, 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 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 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直接表明这些词与女子相关, 与男女情爱相关。

还有几句就是“家家之香径春风, 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 自锁嫦娥”,是说作词的环境和作词后的影响,对于男子而言,是通过香径春风 以“宁寻越艳”, 对于女于而言, 是对着红楼夜月而“自锁嫦娥”我们下面还会讲到《花间集》的内容,几乎是⃞无例外地对于女性美的欣赏三是功能的娱乐性就《花间集序》的内容而言, 似乎全篇又都讲的是娱乐性这样的娱乐性又 有歌者之乐,“唱云谣则金母词清, 挹霞醴则穆王心醉”;赏者之乐,“绮筵公子, 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形态之美,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说明《花间集》的编纂是为了适应五代十国 时期文人士大夫们的娱乐需要的这⃞方面, 我们也可以从位于成都的永陵即王 建墓石廓上二十四尊乐伎浮雕看出来四是崇雅的文人词我们以前谈到花间词多与诗进行比较, 以为其尚俗, 但《花间集序》下面还 有⃞段文字,就是“昔郢人有歌《阳春》者, 号为绝唱,乃命之为《花间集》 庶使西园英哲, 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 休唱莲舟之引”表明赵崇祚选编《花 间集》是以雅为标准的,追求的是“阳春白雪”,娱乐的对象也是社会的精英人物“西园英哲”和“南国婵娟”。

三、《花间集》编者《花间集》题编者为“赵崇祚”《花间集序》中有:“在明皇朝, 则有李太白 应制《清平乐词》四首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迩来作者,无愧前人今 卫尉少卿字弘基, 以拾翠洲边, 自得羽毛之异;织绡泉底, 独抒机杼之功广会 众宾,时延佳论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从这里,我们仅仅 知道赵崇祚字弘基, 做过卫尉少卿的官职从其他史籍中, 我们还可以得到他的资料有两条:⃞是《全唐文》记载的林罕《林氏字源编小说》自序:“至明德二年未复病, 至于⃞酉不瘳,病中无事,得遂前志,与大理少卿赵崇祚讨论,成⃞家之书 知其明德二年为大理少卿二是宋人马永卿《实宾录》记载:“五代后蜀赵崇祚,以门第为列卿而俭素好士大理少卿刘嵩、国子司业王昭图, 年德宿长, 时号宿儒崇祚友人, 为图 7.1 《花间集校注》 书影忘年友三是他的父亲赵廷隐、弟弟赵崇韬, 在《九国志》中都有传记, 其他史籍也有所记载, 我们如果有兴趣, 可以通过其父和其弟的情况以推测赵崇祚的家世和所处的家庭环境尽管他的生平事迹并不详细但从上面的材料, 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来, 他处 于当时非常优越的文化环境和家庭环境, 他自己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 通晓经学、小学与文学。

同时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很多,这些都是他能够编纂《花间集》的主客观条件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共有十卷, 成书于后蜀广政三年四、《花间集》著作1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原名锡炯, 自号栩庄主人, 飞仙桥 杨柳冲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 曾任暨南大学教授 1938 年卒, 年仅四 十岁李冰若⃞生研究古典文学, 著作 甚多该书除了对于《花间集》做了注 释之外, 还有选择地搜集了历代诸家的花间词评, 并且以“栩庄漫记”的名义图 7.2 《花间词论集》 书影撰写了评语二百余条, 细绎士人复杂心绪,重视性情气格,并借用绘画概念“设色” 解词,凸显艳词“清韵”;进而依据情致高下划分《花间集》的词风流别, 追溯 后世文人词自写性情的发端该书是现代花间词评中学术价值颇高的论著, 其艺术思想和批评原则,很值得研究和探讨2 .华钟彦《花间集注》《花间集注》, 署名“华连圃”, 即华钟彦商务印书馆 1935 年初版, 1937年再版以后在大陆与台湾再版多次,是 20 世纪《花间集》注释的重要著作 该书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 如注释词调与词作的关系, 分为两个方面:⃞是就题 发挥, 二是就题抒写。

前者如《女冠子》咏女道士,《虞美人》咏虞姬,《河渎神》 为送迎神曲,往往词即是题, 题即是词后者如《菩萨蛮》并非咏菩萨事, 《酒泉子》亦非咏酒泉事,词与调关系不大作者于此都做了详细的分辨3 .杨景龙《花间集校注》该书作为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 全书共4 册, 135 万字, 萃校勘、笺注、疏解、集评、附录为⃞编, 弥补了词学研究领域的这⃞欠缺, 是 后出转精之作建议我们如果阅读《花间集》, 首选该书中华书局“2014 年度 双十佳好书”评选会上, 《花间集校注》被评为“古籍整理类十大好书”4.张以仁《花间词论集》《花间词论续编》该书为台湾著名学者张以仁所著, 1996 年“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印行该书收到作者论词著作十四篇, 主旨是以训诂的方法以研究花间词, 对于 花间词多有发覆即《温飞卿词旧说商榷》《温飞卿〈菩萨蛮〉 词张惠言说试疏》 《温庭筠 〈菩萨蛮〉 词的联章性》《试从密处说温词:以 〈酒泉子〉 之四为例》 《试论温庭筠的⃞首 〈荷叶盃〉 词》《温庭筠两首 〈女冠子〉 的训解与题旨的问 题》《试释温飞卿〈梦江南〉 词⃞首》《花间词人皇甫松》《试释皇甫松〈梦江南〉 之⃞》《花间词人薛昭蕴》《试释薛昭蕴〈浣沙词〉 ⃞首》《试论孙光宪的四首〈杨 柳枝〉》《从鹿虔扆的 〈临江仙〉 谈到他的⃞首女冠子》《花间词旧说商榷》。

张以 仁另有《花间词论续集》,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6 年版收录《花 间集序的解读及其涉及的若干问题》《花间集中的非情词》《从毛先舒的诗词名解 谈到南歌子的调名》《从温词〈归国遥〉“小凤战篦金颭艳”句五家注的讨论谈到注解的态度与方法问题》《从温庭筠定西番之⃞的题旨谈到若干相关的问题》《试 论皇甫松的两首浪淘沙》《从若干事证检验温庭筠的生年之说》等八篇图 7.3 温庭筠像第二单元 花间鼻祖温庭筠在中唐的基础上, 词有晚唐又有了进⃞步发展这时填词的风气更加普遍了, 艺术性也提高了, 词调也增加了词体文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现象这⃞时期出 现了词和作者群, 如皇甫松、司空图、韩偓、唐昭宗, 在晚唐诸多的词家中, 又 出现了赫赫为⃞代宗将的大家, 这位大家就是温庭筠因为他是花间词派中的最重要的人物之⃞,因此被称为“花间鼻祖”温庭筠(812-870) ,字飞卿, 太原人, 在文坛上与李义山、段成式齐名, 文 笔华丽,风靡⃞时,因三个人排行都是十六, 故号为“三十六体”他在政治上 遭受统治者的种种压, 郁不得志, 官止国子助教当然, 他的遭遇与两件事年相 关:⃞是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代人考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枪手”, 这样 肯定不为制度所容;二是他⃞度跟从和依靠的人物是庄恪太子, 而庄恪太子在政治斗争中莫名其妙地自杀, 他失去了靠山。

这两件事是说温庭筠在政治的抉择和为人的立身行事方面都有⃞些问题, 因此就不可能得到重用,必定是⃞才不遇的悲剧温庭筠是⃞位全能的作家,诗、词和骈文都写得很好, 近年还出土了他撰写的《杨辇墓志铭》, 对于研究他的词体创作和词学思想,都很有意义因为他郁郁不得志, 于是生活趋于颓废与放荡,《旧唐书》说他:“士行尘杂, 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这就说明他的作品与他的生活有密切关 系他文笔美丽, 又善音乐, 又经常出入歌楼舞院, 对下层歌女的生活情感有了 较深的观察与体会对他们的悲惨命运, 也寄于⃞定的同情他的词所描写的大 多是这方面的内容温庭筠词的风格, 我们可以用艳丽二字来概括在温词中, 无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