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8610583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儿子的旋律文/徐平儿子下班了,父亲在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的”开了门。父亲默默地望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点头,往自己的卧室边走边脱外套。录音机又响了,儿子!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父亲一字一句:“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

2、跃动。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儿子!儿子!儿子!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年龄还大一圈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打字员前天就订了票

3、,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父亲彻夜来回踏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雾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父子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有说。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穿这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跟前。父亲迟疑着。“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心紧成一团。“行吗?”儿子侧侧身。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

4、父亲凝视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儿子对着镜子:“一夜之间你衰老许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自信像空气注入瘪气球一样迅速饱满地回归。最后接送父亲的小汽车在“嘀嘀”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回头:“昨晚干嘛不去找她?”儿子沉默了一会,“分手了。”“因为我下台?”“大概但这没关系。”儿子!儿子!儿子!父亲老泪纵横。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眼的光环笼罩我的光彩你说呢?”儿子!儿子!儿子!你可以把你的录音机再开大点。(1)下列对小

5、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五段写了儿子“稍纵即逝的惊讶”,写儿子的惊讶,表明儿子没想到父亲会在此时告诉自己将被免职的事情。B小说中写儿子捧着一套西服给父亲,并为父亲打领带,是因为儿子看到佝偻着进了卧室的父亲,内心为父亲的衰老而伤心,希望弥补自己以前的不懂事。C父亲的免职让儿子的女友提出了分手,给儿子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冲击,也让儿子从看不起父亲逐渐理智成熟地认识父亲,从而尊敬父亲。D小说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塑造了一个正直、勇敢、热情、慈爱而又有些敏感的父亲形象。E“儿子的旋律”既指录音机播放的旋律,还指儿子那高高扬起传达出温存自信的歌声的旋律,也指儿子身上散发出来的面临人生

6、挫折而自信、乐观、理智的蓬勃青春的旋律。(2)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3)小说中出现了三次“儿子!儿子!儿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4)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还是儿子,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8分)参考答案:(1)答案:E给3分,A给2分,D给1分,其他两项不给分。B项写儿子给父亲西服并给父亲打领带,是对将出席免职宣布会的父亲的安慰、鼓励,希望父亲勇敢乐观的面对。C项“也让儿子从看不起父亲逐渐理智成熟地认识父亲,从而尊敬父亲”的分析错误。D项“勇敢”“而又有些敏感”的分析不准确。(2)答案: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对父亲“紧张数着”“默默望着”的神态描

7、写,表现了父亲内心担心自己将被免职带给儿子心理冲击的焦虑;(1分)通过对儿子没看父亲,似乎点头,往自己的卧室边走边脱外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儿子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安慰父亲,只能以一种连续的动作来掩饰内心的慌乱,也能看出儿子的懂事和孝顺。(1分)在结构上的作用,小说开头写这一对父子的奇特表现,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在情节上的作用:父亲的表现为后文自己将被免职的情节设置了悬念;(1分)儿子的表现为后文儿子通过与打字员的女友分手知道了父亲被免职的情节做了铺垫。(1分)(3)答案:在结构上,反复出现三次,互相呼应,使结构严密。(2分)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三次出现很细腻的表现了父亲的

8、心理变化过程,由最初感受不到儿子安慰的伤心失落害怕,到得到儿子鼓励后,还免除了儿子女友离开儿子的负疚感之后的释然,再到能够勇敢乐观面对免职之后的兴奋,突出了父亲形象。(2分)表达效果上,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父亲激烈的情绪变化,三次形成间接反复,形象的表现了父亲的情绪一次比一次激动。(2分)(3)答案示例一:是儿子。因为:从结构看,标题叫“儿子的旋律”,儿子的旋律是文章的线索,儿子是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2分)从人物设置看,父亲被免职,仅仅是儿子情感发展变化的引子,小说紧紧围绕儿子的心理变化而行文的,父亲仅仅是儿子变化的陪衬,(2分)从情节看,从儿子回家后只能用音乐,歌声和看书来掩饰内心的慌乱不

9、安,到儿子辗转反侧,想通了父亲被免职一事,再到儿子为父亲做好早餐,准备西装的自信从容,整个故事都是站在儿子的角度来叙述的。(2分)从主题看,儿子的变化突出小说要勇敢、自信、乐观的面对人生挫折的主题。(2分)答案示例二:是父亲,从结构看,父亲的心路历程作为小说的暗线贯穿小说始终。(2分)从人物设置看,小说描写的父亲在知道自己将被免职到出发前往宣布免职令会场之间的心理变化过程,小说紧紧围绕,父亲的心理变化而行文的,儿子仅仅是父亲面临的必需对象,是陪衬人物。(2分)从情节看,从得知将被免职在家等待,到见到儿子后没能够得到儿子安慰的伤心,再到夜里的来回踏步,再到晨练后回家看到儿子的早餐,看到儿子准备的

10、西服,到儿子拿领带的感受,以及最后让儿子把录音机开大一点的兴奋,整个故事站在父亲的角度去写的。(2分)从主题看,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小说要勇敢、自信、乐观的面对人生挫折的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

11、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老赵谨慎地回答:“是。”“去包队吗?“是。胜利大队。”“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

12、,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哪一篇?”“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路转了一个大弯一一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

13、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老人家把缰收住了。“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

14、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看不见那条沟。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咹?”老人家听不清。老赵大声说:“沟一一挖过一条沟啊!”“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

15、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老赵的声意,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1979年5月(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B. 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C.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