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为 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河大版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8511788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为 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河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为 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河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为 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河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为 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河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为 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河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为 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河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1)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2)贫者语于富者曰。()解析:结合课文,准确识记拼音。“语”是多音字,读“y”时是动词,多用于古文中;读“”时,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答案:(1)diq(2)y2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B.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聪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庸无以异也。C.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富者曰:“子何恃而往?”解析:准确背诵。应为“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答案:B3解释加

2、点的词。A.吾资之昏B.吾材之敏倍人也C.卒于鲁也传之D.蜀之鄙E.欲之南海F.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解析:结合注解、翻译准确解释加点词的意思。答案:A.昏:糊涂,愚笨。B.敏:聪明。C.卒:最终;鲁:迟钝,不聪明,指曾参。D.鄙:边境,偏远的地方。E.欲:打算,想;之:去,往。F.顾:难道。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3)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4)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解析:翻译时要注意原句的句式,补出省略的成分,关注古今异义现象和宾语前置句。答案:(1)(如果你)去学,那么再难的学问也很容易。(2)(假如)我

3、摒弃不用,那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什么区别了。(3)我好多年来想攒钱乘船而下,还没有成行,你靠什么去呀!(4)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他的情况)告诉给了富有的和尚。富有的和尚感到很惭愧。5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A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吾一瓶一钵足矣() A.何不试之以足B.数人饮之不足C.吾能为之足(3)犹未能也A.犹如草木B.过犹不及C.犹豫不决解析:考查一词多义现象,注意课内外知识衔接。(1)A项为“离开”,B项为“距离”。(2)A项为“脚”;B项为“足够”;C项为“画足”,动词。(3)A项为“如同”

4、;B项为“还”;C项为“迟疑不决”。答案:(1)B(2)B(3)B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其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

5、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6这段文字选自代学者的一文,原题是。7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原句作答。)8僧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的原因何在?9表现富者态度变化的一句是,在文中起何作用?10你从蜀鄙二僧的小故事,得到什么启发或教训?答案: 6.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注意作者名字的写法。答案:清彭端淑为学为学一首示子侄7.解析:找中心论点的方法:首先从课文的开头找,因为论点一般要总领下文;如果没有,可以试着从结尾找,因为中心论点很可能和全文的结论放在一块儿;如果还没有

6、找到,可以看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进行总结。中心论点在课文中间的情况很少。本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总领下文。答案: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8.解析:穷和尚立志凭一瓶一钵徒步去南海,靠的是实际行动。富和尚想去南海,但怕吃苦,总觉得条件不足,不敢付诸行动,因而实现不了去南海的愿望。答案:重视客观条件,缺乏主观能动性。他去南海只是一种愿望,未付诸实践。9.解析:穷和尚计划去南海前,富和尚很是瞧不起,连续说“子何恃而往?”“子何恃而往?”等到穷和尚“自南海还”,告诉他成功的消息,自然惭愧:人家凭一瓶一钵徒步获得成功,而自己有丰厚的条件因为不行动而成功无从谈起 参考答案:富者有惭

7、色作用:既表现富者还不是顽固不化,更表现了贫者行动的教育力量。10.解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在困难面前,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勇于实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注:隶:属于。旁近:邻近人家即邻居

8、。就:成功,完成。文理:文采和义理。扳:拉,带领。谒:拜访。泯:消灭,丧失。 1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仲永()(2)啼()(3)扳()(4)谒()(5)称()(6)泯然()12解释加点的字词。(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4)稍稍宾客其父()13从文中找出介绍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14你从哪句看出仲永有非凡天资?最能体现方仲永天资非凡,才思敏捷的词语是。15使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作答。)16结合为学内容,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答案: 11.解析:增加识字量。注意辨析形近字的读音。“谒”应读“y

9、”,“揭”应读“ji”,“遏”应读“”。注意多音字的读音:“称”有两个读音,分别是“chng”“chn”。答案:(1)zhn(2)t(3)n(4)y(5)chn(6)mn12.解析: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判断词义。答案:(1)从此(2)每天让(3)给(4)渐渐13.解析:按文章顺序即可理出三个阶段。关键之处是三个时间词。答案:(1)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14.解析:结合题干,到原文找答案。 答案:“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忽、即、立、就15.解析:从“泯然众人”的上文找答案。答案: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6.解析:本

10、文与为学结合可以看出,后天努力可以使难事变容易,可以变昏庸为聪敏,所以能否成才后天努力比天资更重要。参考答案: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固然有关,更与后天的努力分不开。即使一个人天资过人,不努力也会变成普通人。二、语言运用17课文中富有的和尚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语气有何不同?解析:在富和尚看来,穷和尚只凭一瓶一钵前往南海,是不可思议的。“我”(富和尚)尚未成功,“你”(穷和尚)岂不是痴人说梦。答案:第一次属于通常发问。第二次是以蔑视的语气反问。三、拓展延伸18文章中蜀鄙二僧的故事其实并未结束,请根据文中二僧的性格特点,给二僧的故事补上结尾,重点突出富者的神态、语言和行动。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得很好。我们学过本文后,另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因为有决心而成功的,没有决心而失败的”好吗?(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答案:(略)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