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守公德 严私德

上传人:帮你****亿 文档编号:228365208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守公德 严私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守公德 严私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守公德 严私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守公德 严私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守公德 严私德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守公德 严私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守公德 严私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道德的基本理论,包括道德的内涵、本质和作用,为自身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打下理论知识的基础,增强道德意识。2.明确并掌握、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我们应当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3.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对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

2、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积极向道德模范学习,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人才。6.1 道德的前世今生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道德精神,是构筑中华民族之魂的基石,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道德是公正的法官,将社会现象分为“善”和“恶”。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

3、意为风俗和习惯。而在中国,“道德”一词在汉语中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德”指人世的德行,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没有合称。“道”“德”二字连用始于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他在劝学中讲:“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关于道德从哪里来,曾经有四种观点: “天意神启论”认为道德是上天的命令或者神的旨意:“先天人性论”认为道德是与生俱来的善性,良心、理念或精神;“情感欲望论”认

4、为道德是为实现情感欲望而形成的行为要求;“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是动物本能的延续。这些观点具有历史局限性,往往是不科学的。道德真正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的自我意识的萌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道德在历史中产生,具有时代的特点,所以,在不同的时代,社会 会催生不同的道德。有的古代道德故事也许很感人,但并不一定适用于当今社会;有的道德要求仍然在当代中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用现在的道德标准苛求古人,也不能盲目地用古代的道德标准约束今人,而应该历史性地看待不同时代的道德标准。6.2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作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既源于

5、人的社会生活需要,也 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它具有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等。其中,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道德犹如一面明镜,可以让你明辨是非、善恶、荣辱;道德犹如一把标尺,可以让你衡量自己的行为:道德犹如一具灭火器,可以熄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道德犹如一盏明灯,可以让你找到自我修养的目标;道德犹如一个榜样,可以激励你不断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非常紧密,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推动了司法文明,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实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向菲,从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在主持神州夜航期间,曾经成功说服4名在逃人员归案。

6、如果你认为,偶然说服1名在逃人员归案实属运气,那么当这个数字增加到4时,毋庸置疑,这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道德的魅力!神州夜航节目的成功,其背后是道德的认识、规范和调节功能的力量,这就是道德最基本的功能。离开了道德,仅仅依靠法律维系的社会,是一个冷冰冰的世界,是无法达到秩序井然、长治久安的。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踏路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6.3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指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为

7、,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为人民服务”最早出自毛泽东纪念张思德同志的讲话。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对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根木宗旨。他说:“历史是人

8、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他的带领下,我国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这项对广大人民、中华民族,乃至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有望实现。“为人民服务”是社会的道德追求,人人都可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涌现出许多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的专业人士和普通群众。不论何种岗位,不论能力强弱,不论职务高低,人人都可以“为人民服务”

9、。同志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扶贫帮困、扶弱助残是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 做好本职工作是为人民服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也是为人民服务。6.4一根火柴与一捆火柴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犹如一根火柴与一捆火柴, 犹如滴水与一片大海,犹如一棵树与一片森林,犹如一颗行星与整个星系。集体是每个人的归属,集体是力量的象征,集体是追求梦想的后方个人是水滴, 集体就是大海;个人是沙粒,集体就是土壤;个人是彩云,集体就是天空。个人是组成集体的基本单位,集体是个人才智、能力和力量的结合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我们应该怎样坚持集体主义呢? 20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曾教育孩子,

10、“从小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友爱,先人后己,服从纪律,维护公共利益。古往今来,有众多歌颂和践行集体主义精神的优秀案例,如雷锋同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坚持集体主义就是要实现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显著表现。6.5中华传统美德熠熠生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道德理论、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经沧海桑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一定的传统道德体系。中国古代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为传统道德提

11、供了核心的价值理念,并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做出

12、一系列的论述,有力地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在举手投足间以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熠熠闪光之处。从古至今,具有优秀传统美德的人一直都被人们所称赞和敬仰。例如,中国春秋时期的孔子,虽然已经被尊称为“圣人”,但是他在拜见老子的时候,仍然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在分别的时候再三向老子作揖,非常恭谦。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人们将孝敬父母放在了各种传统美德的首位,这些传统美德被人们津津乐道,流传至今,逐渐成为构建当今和谐社会、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精神基石。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还应该保持勤俭节约的朴素精神。中华传统美德

13、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涵盖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指导着我们的一言行。在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蕴含着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可继承的优秀遗产。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精髓。我们对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积极主动地继承和弘扬,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6长征路上革命道德的种子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 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伟大的奇迹,

14、将革命道德的种子播撒在漫漫长征路上!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红军战士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吃皮带,过草地,过雪山.更是涌现出一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战土,如“尝百草”的张思德不顾个人安危救助同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横桥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那些绝非一般人能吃的苦、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砺,是可以摧垮人的艰难。红军战士怀着坚定的信念,怀着对革命必将胜利的憧憬,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奇迹。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出路的民族。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永

15、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6.7人类是自然之子人既是自然的人, 也是社会的人,但首先是自然的人。马克思曾领悟到:“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第一,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地球像母亲,无私地哺

16、育人类,慷慨地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第二,大自然给人类以物质滋养,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大自然。第三,大自然是人类的审美对象,山河大地、草木泉林等都是重要的构景因素,给人类以陶冶精神的美感。第四,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给人类以智慧的启迪。第五,大自然是人类生命回归的故乡。人类的生命最终将以无机的形式重新回归到大自然当中, 与山河大地、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人类与地球母亲之间关系的演化正是人类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成长、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的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 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 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只有满足了这个要求,人类才能享受真正的绿水青山和臻于美善、和谐的生态体验之境。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