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节能住区规划设计探讨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359288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节能住区规划设计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节能住区规划设计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节能住区规划设计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节能住区规划设计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节能住区规划设计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节能住区规划设计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节能住区规划设计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节能住区规划设计探讨 李丛丛孔艳芳摘要:针对滨州地区城市发展特性,提出了滨州城市住区生态节能设计要求,结合住宅实例从自然通风、热环境、景观设计三个方面,对生态住区规划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改善城市住区居住环境和节能的目标。关键词:生态住区;规划设计;节能设计:TU984 :A :1674-9944(2014)04-0318-031、引言滨州自建市以来着重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早在2004年已颁布实施了滨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案。其“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规划建设主题也体现了现阶段滨州市各项发展的核心。但滨州地区由于其身处内陆,城市发展较晚且缓慢等原因,使得人们的节能意识淡薄,节能措

2、施落伍滞后。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占全国能源总量的1/3,可见建筑业对能源的消耗量相当大。住宅作为中小城市建筑类型的主要构成部分,无疑成为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2、滨州城市住区发展与节能现状滨州市城市住区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解放初期,市区内只有地委、油棉厂等4个单位的公共宿舍。之后随着工商企业单位增加,直到1 985年以单位自建自管的住宅用房仍以小跨度砖木结构一层平房形式为主。1987年滨州市开始出现楼房住宅,随后樊家住宅小区的筹建成为滨州市区第一个楼房住宅小区,达到住宅楼24幢计720套的规模。到1996年,已建成11个规划合理、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住宅小区。20

3、00年,建成较大规模的安居工程清怡小区。滨州地区的建筑节能起步较晚,1999年“墙改示范工程”以粉煤灰砖为主要墙体材料的“滨州畜牧研究所住宅楼”成为第一个节能示范项目。2003年初“禁实”工作全面开展,当年新型墙材占全市墙体材料生产总量已达53.3%。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华滨实业总公司开展的砼小型空心砌块外墙保温节能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市公路局小区,成为全市第一个节能住宅小区。“十一五”期间,新型墙材应用比例由2006年的28.7%增至2010年的100%;节能建筑竣工面积占民用建筑总量比例由2006年的10.26%增至2010年的100%,在滨州市“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中也提到,全市新型墙

4、材生产比例将达到80%,应用比例将达100%。近年滨州正在为国家A级住宅性能的认定,“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住宅小区的建设而努力。3、滨州城市住区节能设计思路3.1 可持续住区建设思想可持续性住区建设思想的能源战略关键就是,合理制定一个城市或区域的长期发展规划及这个城市或区域土地使用规划。个别住宅建筑或者单纯的某种技术、材料不会产生可持续发展的住区建筑。我们消费或倾倒掉的每样东西同样需要世界上某个地方的一定面积来生产或吸收它们。通过这一观点,不难看出,节能首先应从宏观角度着手,住宅仅仅是城市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解决方法减少住宅的能耗。例如一个完整街区内的住宅可由工业余热供暖,原理上这类集单个住宅

5、的节能效益更大,所以生态节能就应该以整体方式考虑,在较大规模层次上创造条件,以使其在较小规模层次上得到良性循环。城市规划涉及城市规模和居住类型、住宅类型、住区选址几个具体因素,这些因素受城市规划的影响,同时这些因素也影响着住宅能耗的组成和范围。此外,这几个规划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存在。3.2 功能结构的节能导向由于城市功能分区的细化,居住分区的现象在近几年的滨州地区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城市中心土地成本上升,使得低收入者不得不选择偏僻的郊区居住,每天在城区与城郊之间往返,交通与时间成本增加。而高档居住区由于缺乏必基本生活便利得不到满足。这样的分化对滨州城市住区的节能问题增加了能耗成本

6、。据介绍,在国内外一线大城市已经开始鼓励发展“多中心城市”,即城市应具有多个密集、集聚的中心,功能区内部应容纳一系列住宅与工作场构,各大功能区之间保持有机联系,以便连接不同中心。滨州目前“一个中心一一个龙头一南北城市带”组团式、连带型城市群框架已基本形成,未来城市总体将形成“四片”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格局,即:东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其中西城区是以知识创新为特色,融行政办公、金融、文化、现代工业、风景园林及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型公共活动中心。在城市规划中诸如此类的混合功能住区兼有居住和工作两大城市功能。内容构成上包括核心交通联系点、中心以及住区。以核心交通联系点为圆心,为内圈层,住区在最外圈层

7、,形成以商业为中心、教育机构和住区管理机构分层布置的格局。3.3 空间形态的节能导向根据挪威学者Nass的研究,有两种存在分歧的可持续城市形态模式,一种支持紧凑型城市,认为巨大、密集与集中型城市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另一种支持绿色城市。建筑物、绿地以及农田可以较分散地布置。其实这里有这样两组概念需要加以阐释,它们是“集中一疏散”和“集聚一蔓延”。前者涉及具有国家背景的人口形态,后者涉及城市范畴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推断过于密集和过于分散的城市住区都不利于城市节能战略。影响滨州地区城市住区密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板式住宅占滨州中心城区住宅的比例。实际上现在城市中心适量建设塔式住宅是可行的。从技术上,

8、现在的朝北房间通过使用新材料,同样能得到冬暖夏凉。如果将这些住宅的房型设计得紧凑一些,会吸引不少年轻人以及外来人口入住。同时,在板式住宅类型上,以自由灵活的布局方式代替单调乏味的“兵营式”的布局,适当加入一定比例的东西向的住宅,从节地方面也能达到类似塔式住宅的效果。4、滨州城市住区节能设计策略4.1 自然通风策略“风”环境组织是生态节能住宅设计的重要环节,冬季冷风对建筑物保温带来不利,而夏季通风则会增强住户的舒适感。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为避风与通风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应从住区的总体规划布局考虑,如现在小区规划中有以下几种较为广泛的布局方式:围合式、行列式、错列式、自由式。根据滨州地区夏季主导风向

9、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的情况,将较低的住宅以错落式、自由式的布局方式布置在小区的东南侧,有利于风的引入;将高层住宅以周边式的布局方式布置在小区的西北角,可以阻挡冬季寒风的侵入。滨州部分住区的夏季通风与冬季避风的设计不够理想,但也有较好的实例,图1为滨州绿茵四季花城住宅小区的总平面图,小区采用行列式布局,依据夏冬季主导风向进行布局,通风与避风设计良好。小区的住宅群开口迎向夏季主导风向,利于通风;北侧的高层住宅挡住寒冷的气流,达到防风要求,有效地提高了小区的风环境舒适度。endprint住宅单体的自然通风分为风压通风与热压通风,风压通风即为住宅的南北穿堂风形式,可通过控制房间进深满足设计要

10、求,一般宜小于14m;热压通风即我们常说的“烟囱效应”:比重小的热空气上升,从房间上方开口排出,室外比重大的新鲜冷空气则从门窗被吸入。在一些追求立面风格的小区中经常能看到如图2的造型,这些屋顶突出物除了装饰效果并没有任何功能用途,其实完全可以赋予其热压通风的功能,在住宅设计中实现外墙竖井排风。此外住区路网设置也应合理布置组织风道,形成良好的风场、风速和风压,达到冬季避风、夏季导风,保证自然通风顺畅,避免恶性气流,协调环境气候。4.2 热环境策略对滨州城市住区而言,热环境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夏季阻隔直射光,而在冬季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辐射热量。滨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规定:平行布置的多低层条式住宅,朝向

11、为南或偏东(西)15。以内的,其日照间距系数城市旧区不得小于1:1.58,城市新区不得小于1:1.68,高层居住建筑之间平行布置时,朝向为南北向的应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O.5倍;朝向为东西的应不小于O.4倍,且不小于30m。住宅节能效益是由南墙面面积占总表面积的比例决定的,所以受住宅朝向与住宅形式因素影响较大,如朝南的板式住宅要比点式住宅更节能,而东西向的板式住宅节能效果较差。板式住宅对朝向的敏感性较高,其在朝南时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板式住宅的平面长宽比例直接影响建筑节能,有资料显示,对多层板式住宅,进深宜为1214m;以两个单元相拼时,宜为35层,这些都是有利于节能。此外,精心设计窗户的尺寸

12、与位置,安装水平遮阳、百叶窗,调整光纤进入室内的量和角度;设置通风隔热屋顶,利用热压和风压作用实现空气流动,带走进入户内的辐射热;采用浅色外饰面,减少围护结构表面的热辐射吸收;应用热惰性大的建筑材料,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作用。4.3 景观节能策略景观节能规划,就是要解决建筑与地貌、植被、水土、风向、日照与气候的关系。对于住区景观规划来说,地表形态的多样化是造成住区微气候的重要因素,如积极利用水体、植被和各种地形特征创造优质环境。对于已经建成的多层住区,可以通过夏冬两季气候特点加以优化。第一,夏季的太阳辐射一方面被直射如窗户,另一方面被外围护结构吸收,这样可以通过调整树木合适的大小、密度以及形

13、态来达到遮阳效果。南向适宜种植树冠高大茂盛的落叶乔木遮阳,早上既能得到适宜的太阳光线,中午又能形成较大的阴影区;在西向山墙面可以种植树冠低矮的乔木,解决西晒问题。此外,可选用高灌木或藤蔓植物搁架遮蔽低层住户的小院。第二,对于滨州这样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的地区来说,南向常绿树应距离住宅30cm以上,利于外墙表面的对流散热,在住宅北面或西北面种植常绿乔木或灌木可以全面阻挡风流,树木与住宅之间距离保持在树木高度的25倍位置效果最佳。在此原则下,滨州住区内住宅的景观节能优化如图3所示。5、总结展望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材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我们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危机是非常严峻的,建筑行业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当大。而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的住宅建设,还未形成一个实施与监督体系,其目前在政策规范执行上的现况仍较差,亟待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与措施,这也是滨州城市住区建设的现状。在滨州近年新建的一些城市住区中节能设计正在慢慢得到应用,建筑师、客户、业主三者之间的共同追求在慢慢实现。相信在我们不懈地努力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也会慢慢形成。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