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生态治理与开发管理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359178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生态治理与开发管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河生态治理与开发管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河生态治理与开发管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河生态治理与开发管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生态治理与开发管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生态治理与开发管理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河生态治理与开发管理研究 黄喜峰 苏志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因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充分保护,导致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带来了严重的破坏。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认清绝对不能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将发展的理念向着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方向努力,同时也在对已经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修复。开展黄河生态治理,改善黄河的生态系统,合理地对黄河进行开发,采用更完善、更严格的管理方式,成为当下各界关注的重点。了解黄河流域环境生态状况,掌握人

2、类活动及水文情势的变化对河道生态效应的影响规律,是科学合理地治理开发黄河的前提,认识黄河,尊重科学,才可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永久造福中华民族。变化环境下黄河上游河道生态效应模拟研究从黄河上游水环境水生态变化问题、水利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黄河上游水库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对黄河流域生态造成的影响,并且对黄河上游水文情势变化、水库对河道水动力特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黄河上游河道水环境数值、黄河上游水库修建对鱼类栖息地影响数值,建立了水库水动力、水环境以及仿真生物个体等模型,实现了在动态变化的条件下,对黄河生态

3、效应的定量模拟分析。全书共九章,包括黄河上游水环境水生态变化问题、水利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黄河上游水库对鱼类栖息地影响研究框架、黄河上游水文情势变化分析、黄河上游水库对河道水动力特征的影响分析、黄河上游河道水环境数值模拟、黄河上游水库修建对鱼类栖息地影响数值模拟研究等内容,不但系统介绍了区域的生态调查及其分析,列举了相关案例,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和管理办法,提供了满足多方面需求的保护方案,对于黄河流域的发展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书中的相关信息对于了解黄河流域生态效应有极大的帮助,也为黄河治理与开发管理的研究打好了基础,对黄河进行更加科学的治理和开发管理,就需要从当下存在

4、的不利于发展、不适应发展的问题入手,探寻更优化的整体布局和相应的改进策略。笔者结合变化环境下黄河上游河道生态效应模拟研究一书,认为需要结合黄河上游河道治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强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不仅是保障黄河上游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够对黄河中下游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黄河上游地区需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行动,围绕黄河上游生态环境问题,以治理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为突破口,坚持生态环境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统一,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综合运用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开展综合治理,力求逐步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第

5、一,突出重点区域,开展综合治理。围绕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治理重点区域,如黄河上游草地治理区、祁连山水源涵养治理区等,有计划地开展土地平整、建造梯田、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综合运用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第二,运用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开展综合治理。在政策支持下重点开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大规模种草种树等植被恢复工程,积极治土、治沙,减少草原虫鼠害,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第三,加强生态监督管理工作。黄河上游地区要建立上游河道综合管理体系,建立生态治理责任机制,将生态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强化

6、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监测队伍建设,搭建健全的河道水文监测体系,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群众对黄河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黄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她是中华文明的孕育者,同时也是历史长河中部落兴衰、文明演变、建设发展的见证者,而面向世界,黄河有资格、有资本成为中国的象征,能够为中国形象代言。黄河生态治理与开发管理是一项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尤其是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事关全国大局,一定要不断去创新、探索,推动治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未来一定能够让我们的母亲河焕发出更靓丽的光彩。作者簡介:黄喜峰(1973),男,陕西洛南人,陕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工程运用管理苏志诚(1975),男,河北景县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