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327966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 马怀超 摘 要: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衬砌病害问题。在发现裂缝后,需要根据具体的裂缝发生严重程度,实施有效的裂缝分布情况分析,选择有效的整治措施,明确技术操作标准。按照裂缝的整体预防操作过程,实施高度的重视,及时调整施工过程中可以设定的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做好有效的施工强化管控。加强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管理,做好及时检查力度的分析,明确施工工程质量的达标判断,确保后期运行的有效安全化管理。关键词:高铁隧道;衬砌裂缝;整治:U457.2 :A :1671-2064(2020)01-0108-020 引言裂缝不会影响隧道的整体使用,但是会降低高

2、速铁路的渗透抵抗能力,从而引发钢筋的腐蚀问题。混凝土的谈化操作过程中,需要逐步降低结构材料的耐久水平,及时调整隧道的承载力效果。根据裂缝隧道的衬砌标准,加强混凝土结构问题的分析,及时调整病害现象。高铁隧道衬砌的裂缝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后期运营安全不当的隐患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各个方面的预防措施分析,根据裂缝出现的情况,准确的判断预防处理办法,加强隧道结构的稳定分析,做好必要的交付处理,确保后期使用的安全性。1 高铁隧道施工衬砌裂缝病害的分析1.1 隧道衬砌结构承载力不均匀因铁路隧道衬砌结构不均匀,容易造成围墙压力水平不均匀。隧道穿过,地质断层破坏,隧道两侧的衬砌结构承载力不对称、不平衡

3、,会造成围岩的压力增加,隧道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裂缝。裂缝的分布往往靠近侧断面,围岩主动载荷大小、倾角不同,会导致衬砌的变形程度增加1。1.2 隧道衬砌末端裂缝的分布分析铁路隧道衬砌的背面往往会存在空洞,空洞的部位会产生凸向的围岩变形,隧道裂缝由此产生。空洞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裂缝的深度和数量。空洞如果越大,自由变形程度越大,隧道裂缝区域、程度越大,从而产生的裂缝的量越多,深度越深。根据空洞的具体位置不同情况,准确的判断隧道左右两侧的墙角发生情况。隧道右侧往往衬砌拱腰位置,通过过渡,调整可能出现的裂缝,及时完善空洞的处理水平。1.3 隧道衬砌拱顶的厚度不达标受铁路隧道衬砌拱顶位置的厚度影响,一

4、些隧道的衬砌往往会产生结构变化的问题,引发裂缝。根据拱顶厚度的不同情况,采用合理的布控间距、深度进行调整。拱顶厚度减少,裂缝的间距缩短,深度增加。在实际隧道衬砌拱顶的厚度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准确的分析裂缝衬砌的情况,依照具体的施工工艺,合理的判断,提升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的有效处理。2 隧道质量缺陷问题分析隧道在二次衬砌过程中,容易出现管理工作问题。对于质量缺陷问题,往往不会影响整体美观效果,但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二次衬砌混凝土可能存在色差,施工缝隙出现错台、蜂窝等情况,需与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准确的判断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依照后续落实的系统化操作标准,提升监督控制管理措施效果。2.

5、1 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色差缺陷问题在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衬砌浇筑的时间往往过长,需要维持7个小时至9个小时。如果实际操作时间无法满足控制要求,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效率,对不符合实际要求的参数进行分析。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分层浇筑会出现脱模现象,造成混凝土上浮问题。需要根据上浮过程情况,及时调整混凝土的差异问题。如果不及時处理,就会造成混凝土色差严重的现象2。2.2 施工缝衬砌的错台问题施工过程中缝衬砌可能出现错台问题,隧道二次衬砌出现原因较多。其中包含模板尺寸问题、压力问题、分层浇筑问题等。对于模板尺寸问题,需要根据模板的加工过程情况,准确的判断断面尺寸的差值比例,分析模板前后断面的结构

6、布局,分析质量不一致的问题因素。对于施工缝衬砌出现的错台现象,需要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维护,完善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压力问题是指台车支撑刚度存在的不足问题,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压力作用增大,影响使用缝衬砌台的整体水平,导致收敛的变形问题。分层浇筑是指在混凝土操作施工工序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对称状态的分层分析,及时调整两侧模板的压力不一致问题,根据模板横向位移情况,判断施工缝衬砌错台的相关内容。台车施工基础在围岩操作位置,按照准确的仰拱垫层结构处理,准确的判断非刚性应用下的不良因素和问题,对非弹性的变形加剧问题进行调整,位移严重可能造成衬砌工程影响问题。2.3 蜂窝麻面的缺陷问题蜂窝麻面

7、操作过程中,需要按照标准化的流程,准确的分析弧面的衬砌麻面问题。依照注浆液的水泡上浮情况,及时调整模板的表面程度,尽可能的排除缺陷问题。依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调整模板顶端的浇筑过程,做好边缘墙结构产生的互动过程,对严重的离析问题进行处理。尽可能的避免模板过长造成的脱落问题,及时调整砂浆粘贴模板结构,判断模板过程,加强有效的安全隐患分析。2.4 拱顶混凝土的空洞问题分析隧道二次衬砌过程中,需要对人为因素、施工环境、施工技术、施工要求等内容进行分析,准确的判断施工混凝土的系统化监督管理水平。依照混凝土搅拌合料的操作差问题,需要及时维护流动性。立模操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调整标准化流程,明确有序开展

8、的水平,做好顶端头的跑浆问题处理,分析离析加剧问题,做好超挖过程中的限度。按照结构要素要求,加强开展各个环节要素的分析,对顶部空洞的相关因素进行判断,明确其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内容。3 高铁隧道衬砌裂缝施工措施的工艺分析3.1 细微裂缝的操作处理隧道衬砌混凝土的操作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没有扩展性的细微裂缝。这些裂缝是稳定的,一般不会影响整体结构的有效使用,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水平。为了保证整体美观效果和质量使用水平,施工单位往往采用砂浆混凝土原浆操作处理,使用刮板,调色料等处理表现。目前高铁项目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验收过程中,需要结合普铁、公路的修改差异,对常规涂抹修补不足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

9、判断高铁项目的不适用情况,分析细微裂缝不处理的情况3。3.2 深度裂缝的处理按照裂缝的深度、宽度等,对比细微裂缝的严重性,准确的判断裂缝的扩展可能。依照具体的处理要求,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封胶处理,明确封胶材料处理的有效性。选择合理的环氧树脂胶,通过裂缝的操作,采用注浆方法进行有效的处理。3.3 准确的判断裂缝处理的工艺方法贯通性的裂缝整体危害性较大,会直接影响隧道的衬砌质量水平。需要根据衬砌渗漏水的情况,找出出水点位置,依照隧道衬砌贯通的裂缝情况,采用有效的注浆办法进行处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3.4 注浆材料的使用和选配分析采用环氧树脂砂浆的配比标准,通过树脂材料,水泥、细沙,乙二胺

10、,二丁酯等进行配合使用,保证采用验收合格,符合采用的标准。钢制容器操作过程中,需要应对称取定量的方法,环氧树脂需要加热到40左右,加入稀释后的增韧剂,搅拌均匀,加强固化剂的处理,做好有效的搅拌。如果胶泥与固化剂搅拌到一起,需要再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处理,配合浆液和胶泥,在40分钟内完成。3.5 施工工藝分析按照压力注浆系统的布置操作,通过槽内骑缝的钻孔分析,明确裂缝的部位、深度、宽度和走向,做好有效的调整分析。根据孔深度做好衬砌厚度的处理。一般不少于15cm。根据现场的裂缝情况,做好定孔深度,明确不可以穿透衬砌,保证不跑浆的效果。裂缝操作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判断裂缝表面,按照手持电动钢片进行切割处理

11、,确保槽宽度在3cm至10cm之间,深度控制在3cm至6cm之间。使用钢丝刷、压缩空气,将砼碎屑进行干净的处理。利用高压水对裂缝内的污染物进行冲洗,确保自然的干燥效果。通过预埋注浆嘴的操作处理,完成裂缝扩槽的有效清洗。按照埋设的注浆位置,调整间距,确定裂缝大小、走向、结构等。通过纵横交叉的形式进行设置,确保每条缝都有注浆、排气。及时调整注浆嘴的位置,采用有效的嵌入办法,明确预埋注浆嘴的位置,确保埋入后裂缝全长符合环氧胶泥的固定情况。按照封闭裂缝操作,明确注浆嘴的固定,通过裂缝表面的环氧胶泥处理,确保封闭效果。控制宽度,调整填充面,明确沟槽合理性。按照表面的实际情况,斟酌分析。调整压气试漏的处理

12、过程,按照环氧胶泥的处理强度,确保压气试漏、畅通情况的有效检查。根据气压,保持试漏的位置,做好封口处理,对注浆嘴的周围使用肥皂水进行涂抹,检查是否做好封口。宽度填充慢沟槽,保证表面的宽度在2cm范围内。按照压气试漏检测分析,控制环氧胶泥,保证强度。按照压气试漏、畅通的检查处理过程,控制气压在0.2Mpa至0.4Mpa之间,确保试漏封口、注浆周围的有效性,采用有效的凝灰修补密封处理。注浆过程中,需要检查压气试漏情况。根据注浆的工作内容,将注浆嘴的阀门打开,使用压缩空气,将孔道、裂缝清理干净。保证无水、无尘的情况下,通过注浆单孔操作,按照一条裂缝的方法,由浅入深的方法,由下到上,调整顺序位置。注浆

13、过程中,需配置合理的浆液自制过程。通过钢罐的操作,旋紧盖顶,确保注浆埋好的位置。合理的调整控制压力的自制过程,控制压力在0.5Mpa。通过阀门注浆操作,控制浆液注入到裂缝的比例和速度,一般浇筑3min左右,待浆液从注浆嘴冒出后,关闭阀门,确保浇筑的合理性。注浆结束后,需要调整吸浆的比率,控制在0.1L/min。按照结构进行稳定提升,完善注浆阀门的关闭情况,当阀门关闭,需要立即拆除管路。使用压气将注浆嘴、注浆管的残留浆液清理干净,及时调整冲洗管路。按照浇筑关闭过程,及时调整拆除管路。依照压气浇筑嘴、浇筑管道的位置做好预留处理,确保丙酮剂的洗管路合理,做好擦洗工具的处理。按照养护操作,加强自然养护

14、管控。依照隧道环境进行硬化处理,注意注浆嘴在浆液化处理过程下的拆除效果,明确循环施工的复用效果。采用粘贴纤维布,调整衬面混合补充效果,确保裂缝注浆完毕后,在粘贴外层有宽碳纤维,及时清除表面的粘贴纤维水平,按照可调节的范围,采用各类材料进行处理,确保混凝土结构层的修复效果,保证材料的平整性。根据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注封闭处理。按照要求配置情况,填涂底层碳纤维黏胶,粘贴纤维布,保证整体粘粘效果。4 结语综上所述,衬砌混凝土的裂缝施工过程中,往往原因较为复杂。根据其综合作用情况,按照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明确施工操作的不规范情况,分析材料质量、混凝土结构的配合不达标设计标准,实施有效的规范要

15、求分析,对可能产生的裂缝重要因素进行判断。依照外界因素,重点判断高地应力作用、膨胀土供应隆起作用,黄土隧道承载力的不足问题,准确的判断不均匀沉降可能产生的裂缝问题。隧道裂缝的形成往往是多样的,处置过程往往较为灵活。需要根据相关原因进行仔细的校对分析,综合考虑其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水平。准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和标准。按照相应的设计施工要素要求,逐步加强综合施工管理,不断提升施工质量的管控,明确监督体制的管控效果,逐步减少隧道衬砌裂缝问题,尽可能的防止病害问题的发生,提升高铁隧道车行道的安全不利影响因素判断。参考文献1 李建军.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与整治技术J.价值工程,2014(20):127-128.2 王清江,王悦.隧道衬砌背后注浆防水及裂缝渗水整治技术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1):72-73.3 滕振楠.浅析隧道裂缝的危害及其整治技术J.江西建材,2014(3):188.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