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化工车间爆炸事故原因分析2017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28327960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化工车间爆炸事故原因分析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连云港化工车间爆炸事故原因分析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连云港化工车间爆炸事故原因分析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化工车间爆炸事故原因分析20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云港化工车间爆炸事故2017.12.092017年12月9日凌晨2时20分左右,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鑫公司)年产3000吨间二氯苯装置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6人被困,间二氯苯装置与其东侧相邻的3-苯甲酸装置整体坍塌,部分厂房坍塌、建筑物受损严重。1、事故企业基本情况聚鑫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注册资本4600万元,位于连云港化学工业园区(灌南县堆沟港镇),占地面积98516平方米。公司法定代表人许星民,员工398人,主要产品为3000吨/年硝基苯、10000吨/年间二硝基苯、3000吨/年间二氯苯等,企业构成二级重大危险源。2、事故装置基本情况装置建设情况

2、:事故装置为年产3000吨间二氯苯装置,2012年6月取得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2015年4月取得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意见书。项目设计单位是江苏中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是山东齐阳石化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灌南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该事故装置2015年3月启动建设,2015年10月安装结束, 2016年10月试生产,2017年6月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装置工艺情况:固体间二硝基苯真空脱水后,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粗品间二氯苯,经水洗、精馏等得到成品间二氯苯,同时生成副产品盐酸、1,2,4-三氯苯、硝化酸混合物、间硝基氯苯。生产过程涉及氯化工艺,且使用剧毒化学品液氯,对氯化反应工艺设置

3、了DCS和安全仪表控制系统。3、事故简要经过及初步原因分析2017年12月9日1时40分左右,聚鑫公司四车间间二氯苯装置当班操作人员开始压料操作,将二楼保温釜(R0103B)中经脱水后的间二硝基苯用压缩空气压到高位糟(V0103B)。2时2分47秒,操作人员对保温釜排空卸压,结束压料。2时3分17秒,疑似保温釜视镜位置喷出明火火柱,回火引起保温釜内物料燃烧,同时保温釜法兰盖处有大量黑烟冒出。2时3分25秒,高位糟底部大量泄漏,产生燃烧现象。2时3分45秒,二楼泄漏区域发生爆炸。根据现场勘查,事故原因初步分析:保温釜压料过程中,严重超压(设计压料系统应使用氮气,正常操作压力为1.5公斤,实际操作

4、改用了5.8公斤的压缩空气进行压料)造成保温釜内物料从视镜处泄漏、冲料,摩擦产生的静电引燃物料,并引发装置外侧下方的成品精馏釜等爆炸。4、事故救援情况事故发生后,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灌南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企业、化工园区、消防、安监、卫计、公安、环保、堆沟港镇等全力搜救被困人员、救治伤员。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救人,防止次生灾害,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责任追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各类问题隐患,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全力防范事故发生。马秋林副省长率省相关部门迅速赶赴现场,组织事故救援处置工作。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人也

5、于当日下午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5、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属地安全监管不到位、技术服务机构管理不规范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一是安全管理混乱,涉及氯化反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不完善,没有有效组织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缺失,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二是装置生产过程整体自动化控制程度存在严重缺陷,如间二氯苯成品精馏、残液精馏等设备仅设置单一温度显示仪表,缺乏超温报警及调节控制设施;三是擅自变更压料工艺。间二硝基苯保温釜应使用1.5公斤的氮气把原料压送到高位槽,实际使用5.8公斤的压缩空气,且为人工手动操作,工艺指标控制极不严格,以致在压料过程中造成高位槽泄漏、闪燃;四是风险识别不到位,变更管理不落实。对原料输送工艺变更没有进行风险识别,没有履行变更程序,安全操作规程中也没有改用压缩空气压料操作的程序和防范措施。目前,现场救援、善后处理工作正有效有序进行,事故调查同步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