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IBM论坛周伟焜的演讲稿-成就卓越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8326246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IBM论坛周伟焜的演讲稿-成就卓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5IBM论坛周伟焜的演讲稿-成就卓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5IBM论坛周伟焜的演讲稿-成就卓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5IBM论坛周伟焜的演讲稿-成就卓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5IBM论坛周伟焜的演讲稿-成就卓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IBM论坛周伟焜的演讲稿-成就卓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5IBM论坛周伟焜的演讲稿成就卓越 作者:周伟焜尊敬的来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IBM中国公司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2005年的IBM论坛。这已经是我们第四届论坛了,人们说“事不过三”,但是我很高兴地看到,各界朋友对我们的论坛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感谢大家对IBM公司的支持,同时我们也感到了相当的压力和挑战,那就是如何把我们的论坛办得一次比一次更好,而不是江郎才尽,一次不如一次。其实类似的压力在IBM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始终存在。它不仅仅是一个论坛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是在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环境下,整个企业如何能够始终与时俱进、把握潮流,

2、始终代表用户的最新需求,代表信息产业发展最先进的方向。从老沃森把一家专门生产打孔机的公司改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开始,这位创始人就显示出对宏大目标的期许和不畏挑战的坚毅,而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引导着IBM在百多年的产业风云中,始终无法被别人取代。今天,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成就卓越”,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探讨的话题。现在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评选:最受尊敬的企业、最受赞赏的企业、财富500强等等,也有很多关于基业常青的讨论。有意思的是,没有一个是关于“最卓越的企业”的评眩尽管卓越一词能够如此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行业地位和长期发展潜力,尽管追求卓越是雄心壮志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始终如

3、一的目标。出现这个现象也许是因为“卓越”一词涵盖了太多标准而难于评判;也许是因为“卓越”是一个“在路上”的过程,不经过历史检验,我们永远无法声称自己的企业已经“卓越”而停滞不前。但是今天,我相信是时候来讨论这个问题了。因为今天,当全世界的眼睛都转向中国的时候,我们这些中国企业,将以什么样的状态来迎接世界范围内“中国时代”的到来?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卓越的企业成就伟大的时代,而伟大的时代又孕育了卓越的企业。迎接中国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今日的中国是机遇的同义词。大家都知道,中国曾经是世界的巨龙,在一百多年前,这条龙的GDP曾经占到世界总值的三分之一。后来打了个瞌睡,结果让美国的GDP占到了全

4、球的三分之一。最近这20多年,这条巨龙又开始苏醒并震动全球,以至于看起来到2050年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从2004到2010年,美国GDP的增长是15000亿美金,日本是5000亿美金,而中国的GDP增长则是7500亿美金。这组数字足以证明,今天的中国,增长速度和幅度已经令全世界震惊。最新的经济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正在逐渐替代美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常在五个基本的消费领域,除了石油,其余四项,即粮食、肉类、煤炭和钢材中国的消费量已经全面超过美国。在汽车和个人电脑领域,尽管中国依然落于美国之后,但两者的发展速率却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在去年就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的贸易国。但我们应该清醒看到,一个经济

5、大国并不等同于经济强国,市场的增长并不等同于竞争力的提升。毫无疑问,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建设是成功的。而未来的2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中国的时候,当大家都认为接下来是“中国时代”的时候,当全世界的企业家都在考虑未来自己的中国策略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这些在中国的企业,又如何避免从成功走向失败,而是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全球化除了为中国带来被动地开放市场,还能带来什么?除了固有的本地市场,中国企业如何走向海外做大做强?我们以前依靠出售资源、开放市场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来驱动经济增长,但在未来这个规则空前透明,全球竞赛空前激烈的时代,新的竞争力模式怎么去架构?中国怎么去赢?IBM的

6、卓越观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IBM认为,成就卓越的企业应该建立三方面的竞争优势。首先是战略和执行的融汇贯通。我们说战略与执行应该是鱼和水的关系,相互依托,不可分割。战略包括市场洞察、战略方向、创新重点和业务规划,而执行则是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它涉及到人员、正式组织、关键任务以及气氛和文化等多项因素。目前很多企业有一个误区,就是往往将战略与执行割裂来做。而真正目标明确、愿景清晰的公司,一定会在制定战略的同时去考虑战略的可执行性;而靠机会成功的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则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战略去保证他们能够为下一次机会到来做好准备。第二是创新和转型的融合。可以说,创新是态度,转型是手段。很多企业比较重视科技的创新,认为创新仅仅是发明和技术上的突破,他们靠研发最先进的技术来保持竞争力,周游于价值链的最高端。但是创新不止于科技创新,还在于创新的业务模式。成功的公司应致力于将发明与行业洞察力相结合,用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n1234下一页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