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322499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职诊改课程层面目标与标准的实践研究 马婷 邓林摘 要 随着教育部及第一批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开展,很多课程在诊改过程中进行了探索,隧道工程课程投入诊改工作三年来,对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在课程方面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课程建设诊改如何打造课程目标链进行了研究;对课程建设标准的设定进行了“下有底线,上不封顶”的设计;目标和标准是诊改的起点,对课程层面的目标和标准的设定进行了实践研究,对高职课程层面的诊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 键 词 診改;目标;标准 G712 文献标志码 A 2096-0603(2020)52-0122-03自2015年颁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

2、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等文件,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四川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首批诊改试点院校,学院依据国家相关文件和四川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大力开展诊改工作,其中铁道工程系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和轨道工程、隧道工程两门课程作为第一批诊改专业和课程投入诊改工作中。经过两年的诊改试点摸索,隧道工程课程团队研究文件精神和相关指导意见,依据学院20162020年课程建设规划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十三五

3、”建设规划,紧扣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探索课程诊改思路和方法。从宏观设计方面,众多专家进行了相关研究,杨应崧从着力点、全面质量管理和评估指标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构建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向度1;刘志峰对诊改工作的概念特征、主要意义和基本内容等进行了细致分析,阐述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本质、意义和内容2;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刘志峰对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概念特征和本质要求和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主要意义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研究2;刘海从政策推动、专家视角、地方落实和院校实践四个方面分析教学诊断与改进是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3;曹元军从专业层面对建构有效且可持续的诊改运行机制进行探索4

4、;教学诊改方面,许刘英对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诊改进行了研究,如何依托大数据平台进行诊改工作以及数据采集和使用方面推进高职教学诊改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5;马国勤、刘丹青提出建构OBE导向的“3821”教学诊改机制,OBE导向的专业教学标准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反向支撑的目标和标准链分类分层精准刻画6;专业诊改方面,万德年从专业建设标准、专业建设目标到专业建设规划进行专业诊改设计,从十四个方面组织开展专业诊改7。课程诊改方面,陈宇斌、付达华分析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中的常见误区,设计了由课程目标体系、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实施体系、课程诊改体系四个诊断因素、十二个诊断点构成的完整的课程诊断与改进体系,同时

5、对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策略8。丁才成、袁洪志等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分析,确立“目标标准监测预警诊断改进”作为课程诊改运行的三个基本环节9。谈向群、姜敏凤建立了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子系统,对课程层面的自我诊改进行了体系设计与实践10。很多顶层设计的研究对课程诊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关课程诊改实践方面的研究尤为稀缺,通过对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认识,研究课程诊改的起点目标和标准。一、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关于确定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的通知(川教厅办函201710号),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8所四川省首批诊改试点,明确了试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2004年,学院引

6、进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其基本原理与“诊改”要求基本一致,诊改初期,构造了基于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154821”内部质量保证与运行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其中:1以学生成才为中心,5五个层面: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架构;4四个阶段:P(目标、标准)D(设计、组织、实施)C(诊断、激励、学习)A(创新、改进);8“8”字形质量螺旋;2质量机制和质量文化双轮驱动;1信息化平台。针对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如表1所示。诊改工作贯穿于整个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实现系统的“持续改进”作为构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改进不能一蹴而就,而须在实施环节中螺旋进行

7、。按照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两个层面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8”字形质量螺旋由上下大小两个循环组成,上环包括设计组织实施监测预警改进,在信息平台的支撑下,不断循环运作不断改进,其改进重在对课程建设设计和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不涉及目标和标准的改进,在此“动循环”中,以一年实施一轮课程建设诊改,一个教学循环实施一轮课程教学诊改,一个月实施月度监测预警和课堂监测预警。下环包括“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在信息平台的支撑下,不断循环运作不断改进,其改进就是对目标和标准进行全面深刻的改进,此“静循环”以四年为一个诊改周期,推动课程建设目标与标准、课程教学目标与标准的螺旋递进。采用“前台+后

8、台”的工作模式,通过“后台”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不断为“前台”目标、标准制定注入创新要素,每个循环周期结束后,改进是对“前台”目标、标准、设计的改进。二、打造目标链目标和标准,做好事前设计对于诊改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从学校专业到课程层面,如何从上到下打造目标链,如何设计标准值直接影响到诊改工作完成效果。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指明方向,目标可以达成,也允许不达成,目标达成与目标的设定密切相关。一个好的目标对执行者具有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反之,目标太高或太低不仅没有激励作用,反而会让執行者产生望而生畏或是轻而易举的心态,都不利于目标的达成;如何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

9、,从宏观层面规划如何在具体一线教学落地,从上到下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做到课程目标有依据,学院规划有落地实施,而不是高屋建瓴。(一)课程建设目标链以隧道工程为例,纵向从学院的规划及其子规划,逐层分解,下达任务,确定目标,将目标逐年分解,再根据每一年的目标进行分解。以2018年为例,在课程基础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分解落地,目标链的打造做到上有依据、下能落地。横向对比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标准和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标准,结合自身的课程基础,以“跳一跳够得着”为原则,明确隧道工程的课程目标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二)课程教学目标链根据学院“十三五”课程建设专项规

10、划,通过企业调研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专业实际和课程发展基础,以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建设目标,课程教学目标链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能力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为依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能力要求,学完本课程要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隧道工程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其分项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标准“兜底”更重要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的设定重在对执行内容共性的考量上,因此,很多学者对标准的制定引发很多争议,具体是采用“高标准”还是“低标准”,各抒己见。作者根据隧道工程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团队的基础以及实训条

11、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以“下有底线,上不封顶”为原则,将一部分标准要素设定为主控标准,一部分标准设定为一般标准,既保证了课程实施的基本质量,又设定了相应的标准要素作为导向。为了保证质量,诊改初期对标准的设定做了定性描述和定量值设定,尤其是课程建设诊改中,很多标准要素暂时还不能用定量值去设计,例如优质的案例、优质的微课、优质的标准是什么,这需要在标准设计的时候进行定性描述以保证课程建设质量,随着诊改的深入,可以不断探索“优质”的标准等级,一旦课程团队对质量有了定性的深入认识,才能随后提升“优质品”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将定性描述转换成定量指标,定量的指标更符合大数据平台的监测,这也是课程团队今后努

12、力的方向。参考文献:1杨应崧,李静,杨秀英.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诠释及理论向度J.上海城市管理,2014(6).2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3刘海.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4曹元军.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质保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6).5许刘英.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教学诊改:内涵、理念及策略J.职教论坛,2019(2).6马国勤,刘丹青.OBE导向的高职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9(6).7万德年.高职院校如何做专业诊断与改进J.职业技术教育,2017(17).8陈宇斌,付达华.基于课程建设和学习成效的课程诊断与改进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36).9丁才成,袁洪志,丁敬敏.高职院校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内涵及运行机制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8(35).10谈向群,姜敏凤.打开“灰箱”: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课程层诊改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8(17).编辑 郭小琴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