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侯桥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8266808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侯桥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侯桥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侯桥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侯桥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侯桥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科学家研究M、N、P三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发现只有M细胞没有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N细胞含有叶绿体,只有P细胞能合成糖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M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厌氧呼吸BN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P细胞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前期中心体移向细胞的两极D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N细胞和P细胞的细胞核内参考答案:C【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M细胞没有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N细胞含有叶绿体为能进行

2、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P细胞能合成糖元为动物细胞【解答】解:A、M细胞没有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A错误;B、N细胞含有叶绿体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细胞内虽然含有DNA和RNA,但是其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C、P细胞能合成糖元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前期中心体移向细胞的两极,C正确;D、基因重组包括自然状态下的基因重组和人为的基因重组,其中人为的基因重组为基因工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也可以发生在细胞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

3、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 中心法则是指 A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B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C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D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 参考答案:D3.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氨基酸和唾液淀粉酶 A、 B、 C、 D、参考答案:A4.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 A同种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B同种物质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C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D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参考答案:A5. 某小鼠生活过程中被多种病原体感染过,科学家却能够以该小鼠为实验材

4、料,通过细胞工程技术获得抗某种病原体的高纯度单克隆抗体,这是因为A. 小鼠体内只有一种抗体B. 小鼠体内只有一种B淋巴细胞C.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只产生一种杂交瘤细胞D. 可以通过克隆培养法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由于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和相应的抗原结合,该小鼠生活过程中被多种病原体感染过,所以体内抗体种类多。每种抗体由相应的效应B细胞产生,所以小鼠体内有多种效应B细胞。一系列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的一系列的杂交瘤细胞,所以需通过筛选出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扩大培养生产出单克隆抗体。考点:本题考查杂交瘤细胞的知识。点评:

5、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以及杂交瘤细胞形成过程中筛选和培养。6. 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参考答案:B7.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地球上的

6、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元素 A B C D参考答案:C8. 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 ) A传播不受气候影响 B传染范围广 C传播途径多 D传染性强 参考答案:A9. 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淋巴因子B疫苗C血清D抗原参考答案: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脾、淋巴

7、结等);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B细胞、T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解答】解:A、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B、疫苗为灭活的病原体,属于抗原,B错误;C、血清为血液的成分,其内的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D、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免疫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组成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一般包括:抗体、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难度不大10. 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

8、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参考答案:C【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直立生长了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图中没有体现,A错误;B、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图中没有,且胚芽鞘是直立生长,所以没有体现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错误;C、由于胚芽鞘直立生长了,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正确;D、图中用的是切去尖端的胚芽

9、鞘,所以无法体现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运输及胚芽鞘感受光剌激的部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物杂交得F1,对其幼苗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的基因型和染色体倍数分别是AAAaaBBbb和四倍体 BAaBb和二倍体CAAaaBBbb和八倍体 DAAbb和二倍体参考答案:A12. 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 )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 B.激素、神经递质 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参考答案:B1

10、3.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参考答案:D14. 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可以依据A. 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结构 B.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C. 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D. DNA分子中含氮碱基的排列顺序参考答案:D蛋白质分子肽键的结构没有特异性,不能用于鉴定物

11、种,A错误;组成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均相同,因此其排列顺序无法用于鉴别物种,B错误;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均是间隔相连,无特异性,不能用于鉴定物种,C错误;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可用于鉴定物种,D正确。15. 若判定运动员在运动时肌肉细胞是否进行了厌氧呼吸,应监测体内积累的A酒精 B乳酸 CCO2 DO2参考答案:B16. 下列哪一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A能分裂和分化 B能无限增殖C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不同 D质膜是糖蛋白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参考答案:A17. 为了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甲、乙两组同学都将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间行种植,分别挂牌,然后按孟

12、德尔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验,验证F2的分离比。甲组同学的实验结果是:F1全为非甜玉米,F2有非甜和甜两种玉米,甜玉米约占1/8。乙组同学的实验结果是:F1全为非甜玉米,F2有非甜和甜两种玉米,甜玉米约占1/4。(1)请预测该实验中F2的预期值 。(2)根据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从上图中选出两组同学在用亲本杂交时的授粉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甲组:,乙组。(3)如果按甲组的杂交方法不改进,后续实验要如何进行才能得到正确的性状分离比? ;如果对甲组的实验进行改进,其措施是:用牛皮纸袋将玉米的 分别套住并固定,防止自然受粉过程。参考答案:(1)非甜玉米:甜玉米31 (2) C B(3)只将甜玉米植株

13、上所结种子种下自交,统计其后代分离比 雌花序和雄花序18.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参考答案:A19. 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参考答案:C20. 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参考答案:C【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