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254091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 李娟摘 要:语文学科是蕴含丰富内涵和意蕴的学科,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读写能力的培养寓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收获语知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真正点亮语文课堂。关键词:语文学习 读写一体 教学策略:G633.3 :C :1672-1578(2019)05-0051-01读写结合是一种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而设计的和写作有关的训练,能将阅读、写作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构筑读写一体的语文课堂,用各种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

2、养。1 熟悉经典,找准“立足点”读写一体的课堂首先要找到立足点,教师要将课文经典片段作为立足点,促使学生熟悉范文。语文课本中的文字大多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且有着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经典作品作为样本,从中获得启发,尝试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荷塘月色是一篇十分经典的散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从这篇文章入手,学习如何创作写景类散文。教师可以立足文本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逐步了解此类文本的创作方式。首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文章的文眼。学生发现,文章如果有文眼,则能让文章显得构思更精巧,也能让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还可以让学

3、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文章的结构其实十分严谨,有浑然一体的感觉。教师可以让学生對比自己创作的散文作品,思考要如何布局才能让文章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凑,也更为和谐。教师最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文章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创作。这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创作写景类散文时,也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而应该将情感和景物融合在一起,起到相互烘托的效果。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再让学生尝试创作写景类散文,学生的写作效果自然会变得更好。经典文本是语文学科的独特资源,更是语文学科最能打动作者内心的法宝。如果教师能将经典文本作为读写一体练习的立足点,则能让学生逐步在实践中掌握各种语法规则,了解

4、该如何选择词汇,这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围绕经典作品的词句进行分析,在文本细读中了解经典的妙处。2 尝试应用,把握“关键点”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应用练习,这是读写一体教学的关键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总结出的内容进行实践写作,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能强化语言运用的方式,不知不觉地巩固语言能力。在教学想北平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这篇文章十分擅长展现情感,虽然作者笔下所描写的都是北平普通的景物,但是这些景物都表达了作者对于北平的回忆和怀念,有着深厚的情感。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质朴而真挚的语言,这样能让作品更为感人。教师可以鼓励

5、学生尝试应用自己总结出的方式,创作怀念故乡的散文作品,在写作中尝试写出真情实感。如有一名学生从家乡的小吃入手写起,写了家乡的臭豆腐,认为臭豆腐虽然普通,但是那叫卖声却能让人产生一种特别的情愫。卖豆腐的会多给买家一点豆腐,而买豆腐的则很少讨价还价,这样也证明了家乡人的和谐,体现出民风淳朴的一面。学生所描写的是家乡的寻常事物,但是由于饱含着真情,故此文字变得更为感人。通过这次实践运用,学生把握住了写作的“关键点”,因此写作的能力有所提升。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运用,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归宿和出发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将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关键点,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话题,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模仿,如果

6、学生能在模仿的基础上有创意地表达,则能体现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3 回归生活,点燃“延伸点”回归生活是读写一体课程的延伸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的内容展开拓展阅读,并围绕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尝试从文章中找到对自己生活和人生的启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受到的一切写下来,并和其他的同学分享。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了解作者的生平,同时也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作品中的文字,尝试将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和他人分享。如有学生尝试走进作者的生命,体会作者用何种方式展现生命的契合和抚慰,并体现对于生命的重塑。“我不由得想起了小区里的聋哑人一家,他们不畏惧外人怪异的眼光,用咿咿呀呀

7、的声音和比划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我觉得他们是勇敢的,他们虽然是平凡的生命个体,但是却通过自己的方式活出了生命的精彩。就好像我从我与地坛中感悟到的一样,平凡的生命往往会被人们忽视,但是生命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平凡的人依然可以活得顺意而自然。就好像那对聋哑夫妇一样,我觉得这才是生命最自然的状态。”在这段描写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找到了阅读和写作的延伸点,其写作不再拘泥于模仿课文,而是写出了具有自己独创性的内容。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是语文学习之根,语文学习离开生活将变得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者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如果学生从书本中获得了启迪,也要尝试在生活中进行验证,并思考自己所感悟到的内容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促进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进而促使学生更爱生活,也更爱语文。读写一体的语文教学将课文作为基础,促使学生熟悉文章中的内容,并积极展开实践创作活动,同时还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将课文作为桥梁,架设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架设起课内和课外的桥梁,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参考文献:1刘晓英.挖掘语言学习点,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J.中学语文,2014(11):9.2令永强.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途径探索J.语文天地,2016.3叶赛红.如何创设读写一体的语言实践课J,2013(11):18.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