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戏剧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253306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戏剧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戏剧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戏剧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戏剧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戏剧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戏剧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戏剧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戏剧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 陈淑祥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灿烂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深厚的思想价值和智慧成果,是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减小,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大家必须积极探求新的发展路径。而语文教学一直是人文学科的基础课程,是教师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等思想价值的主要介质,其中,戏剧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有着积极影响,所以从语文戏剧教学入手,探究其中的关联性。关键词:语文戏剧教学;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研究策略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兼具语言、舞蹈、音乐等方面的培养,在内容上,戏剧也同样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具

2、有重要意义。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的戏剧文学,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所以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代社会条件下,对语文课程教学也提出了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通过对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戏剧教学部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渗透在语文戏剧教学中,将语文课程中戏剧部分的功用利用到最大化,以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一、语文戏剧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1.加强了传统文化普及力度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而在这其中,戏剧文化是

3、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语文课程中的戏剧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戏剧的了解,让学生以实际学习的方式,加深对戏剧的理解。只有自己对戏剧有了亲身体验、实际了解,学生才能知道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这其实是为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加强了传统文化的普及力度,为其后续的兴趣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提供文化传承的有利环境文化绝不是先天就具有的,它是一个后天培养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其中,环境对文化传承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程中加入戏剧教学,是为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提供合适的土壤。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的教育,所以对青少年文化传承教育十分有利。

4、戏剧教学离不开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而通过对戏剧文化中的思想情感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对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利于文化传承。二、语文戏剧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必要性1.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对人民的思想教育、精神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就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要求人们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思想。除此之外,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指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

5、养。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传承教育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豪的有力保障。2.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人才教育理念强调素质教育,并在2014年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发展这一理念。而核心素养理念脱离不开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框架之下,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更是明确要求我们加强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让青少年的人格品质得到良好塑造。三、语文戏剧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现实困境1.教育环境的影响在笔者的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的教育环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造成了一定阻碍。首先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论在哪個学

6、段,应试教育对老师和学生都同样具有影响。在升学制度的压力下,教师的教学工作只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对知识的讲解只针对考纲规定的内容,对于文化讲解部分并没有给予关注。而学生更是如此,在升学压力下,繁重的课业让他们无心探求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阻碍了他们文化方面的学习,并且只追求考试成绩,课文知识严重匮乏。其次,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功利性教育问题严重,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面都只追求考试成绩,只重视学习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精神品格,而忽略了不能带来切实利益的传统文化的学习。2.教师层面的问题语文教学对于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各方面其实有目共睹,现今也是教育行业的热门课题之一,但目前来说,

7、语文戏剧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依然有所不足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教师自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学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文化接收起着主导作用。但根据调查,当前很大一部分教师在自己专业知识学习中对中华传统文化鲜有涉及,自身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在教学环节中也难以意识到教材中的文化价值,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对一些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甚至会对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出现错误,对学生造成误导,阻碍传统文化传承。3.学生自身认知模糊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百花齐放,学生面临着各种文化的冲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局限在放假的节日和电视、手机中,对他们来说,传统文化像戏曲等都是“阳春白雪”,可望而不可即,高门

8、槛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加上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模糊和片面。基于此,青少年没有意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没有意识语文课程戏剧学习中的传统文化,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四、在语文戏剧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策略1.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都属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除了对自身语文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的注重,还要重视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广度,在戏剧教学的备课环节中积极学习相关的戏剧知识、传统文化知识,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进行挑选和筛检,为学生讲解符合社会主义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符合中国特

9、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传承。当然,除了自身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重视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塑造,对戏剧审美意识的培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戏剧教学可能会涉及一些文言词汇,句法语序等也与现代汉语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否则,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产生枯燥乏味之感,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戏剧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戏剧环境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在

10、课前准备相关道具,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最终以戏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呈现,在呈现过程中,其他学生要分成不同小组对戏剧内容进行研讨观察,最终以每小组各派一位代表的形式對戏剧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传统文化思想进行总结和阐述。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依靠自身能力完成了对戏剧的学习探究,更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力,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语文戏剧学习当中,并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戏剧中的传统文化,感受戏剧中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3.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文化学习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和快餐文化,但在这其中,总有一些不良之人大肆传播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1、所以学生在语文戏剧学习中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有必要的,只有领悟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才能提高自身文化辨别的能力。作为青少年,其应该主动阅读经典书籍,主动了解戏剧文学,拓展自身知识储备,对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持高度认可、尊重和热爱的态度,坚定文化自信,落实文化传承。综上所述,语文戏剧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语文戏剧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深入挖掘戏剧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贡献一份力量。笔者在本文论述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但在戏剧教学和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结合方面当前实践案例还是有所不足,缺乏相关经验,本文也有所欠缺,笔者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深入探究,不断改进不足之处。参考文献:1唐上猷.浅析传统国学文化传承与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J.课外语文,2019(6):162,164.2徐振辉.注重素养润课堂,文化传承真教育: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案例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6):6.3李可然.张謇先生的戏剧思想对当今中小学戏剧教学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4.编辑 段丽君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