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8198967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2前 言3一、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4(一)幼儿园方面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4(二)家庭方面对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4(三)小学方面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5二、幼儿入学准备存在的问题5(一)幼儿园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5(二)家庭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6(三)小学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7三、幼儿入学准备存在问题的原因7(一)幼小衔接的单向性和片面性7(二)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8(三)家长的教养方式不科学8四、提高幼儿入学准备水平的策略8(一)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8(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认识9(三)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9参考文献10关于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思考

2、摘 要 幼儿入学准备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幼儿升入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儿童入学准备不足或过度,都会给儿童入学后在学校适应方面带来困难,并且会给学校、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当前幼儿入学准备存在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家长忽略精神准备、小学教学方式缺乏过渡等问题。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与幼小衔接、师资水平、家长的教养方式等多个方面有关。要使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需要幼儿园、家庭、小学共同努力: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认识;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关键词 入学准备;幼小衔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入学适应;Thinking About the Question of Childr

3、ens School ReadinessAbstract Preschool preparation is a hot issue of education. The entrance to primary school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phase, if children are not prepared or excessive, it will make difficult for children to adapt to school, and it can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school, family an

4、d society. At present, there is a tendency of kindergartens become Primary school orientations, the parents neglect the preparation and the lack of transition in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are related to the link between the kindergartens and the Primary school, the level of

5、teachers and the parenting style of the parents. To prepare children for admission, we need to make joint efforts in kindergarten, family and Primary school.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 and improve teachers awareness; Help parents get out of mis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Keywords Preschool preparat

6、ion;The continuity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The school education;The family education;Admission adaptation;前 言入学准备是指儿童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近年来,幼儿入学准备问题已成为教育热点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幼儿入学准备对其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终身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7、实现入学准备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幼儿适应学校生活,还有利于培养幼儿优良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真正意义上得到和谐发展。幼儿从六周岁起开始进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对幼儿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虽然幼儿园和小学是邻近的教育阶段,但是这两种教育机构的教育方式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包含着一系列的转折和变化,比如:幼儿学习方式不再以游戏为主而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活动方式、学习内容从五大领域转变为以书面知识为主等等,所以初入学的幼儿往往会出现各种不适的情况。为了使幼儿在小学能够顺利的生活与学习,幼儿的入学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幼儿升入小学后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幼儿园、小学和家庭都要相互配合,

8、积极做好入学准备工作。一、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一)幼儿园方面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1.生活常规的现状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幼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户外活动时长增加,更加重视身体的锻炼,并积极的利用各种活动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促进幼儿身体的平衡与协调。教师也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幼儿遇到事情自己解决,给幼儿布置他们能够完成的劳动任务,重点要求幼儿遵守一些规则,比如上学不迟到,教学活动中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讲话,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并鼓励幼儿主动与人交流,文明用语。教师还会向幼儿讲述有关小学的事情或者组织幼儿去小学参观,引起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2.知识学习的现状在幼儿学习方面,从进入大班开始,幼儿智育活动的比例逐

9、渐增加,游戏活动相对减少。幼儿教师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鼓励幼儿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支持其探究解决问题。在智育活动中更注重阅读和运算能力的训练,比如一些幼儿园在大班就开始教孩子拼音、汉字以及数学运算。(二)家庭方面对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1.生活能力的现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十分重要。大部分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幼儿升学准备工作,不但会提前为孩子买好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做好物质准备,也会尽早的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在生活上家长让孩子开始自己穿衣服、吃饭、学会打扫、能自己收拾自己的东西、合理分配时间,

10、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但还是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全权包办,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2.知识技能的现状许多家长最重视的还是知识技能的学习,一些家长提前就为自己的孩子报了各种升学班,让幼儿多学习一点汉字和运算。一些家长则为自己的孩子报了各种技能班,比如:舞蹈班、钢琴班、绘画班、书法班等,想让孩子全面发展。由于受应试教育大环境和升学压力的影响,部分家长表现出攀比、急功近利的心态,认为提前学的越多越好,学了教材就叫入学准备。有的家长会说,我家孩子已经会认很多字,能背诗,还能做数学计算,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但是孩子虽然识字,却不知道笔画,会背古诗却不知道含义3。

11、甚至家长会恐吓孩子说,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被人喜欢,从而逼迫孩子学习。家长这些行为都会使幼儿求知欲下降,甚至会在幼儿心里留下上学苦,上学累的厌学心理,会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三)小学方面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1.生活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现状在生活制度方面,小学生上午一般上课4节,下午一般3节,课堂上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课堂以智力活动为主,只有课间休息的10分钟才能自由活动。放学之后要做课后值日,回家要写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小学里,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堂纪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集中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较少,人际交往和同伴冲突都要靠个人自行解决。在环境方面,小学教室大都只有黑

12、板、桌椅和打扫工具。颜色单一,座位固定,也没有玩具。2.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的现状 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端,它影响着整个义务教育的顺利开展。小学以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活动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有固定的教材。一年级的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常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但着重以学习书面知识为主,重视听、说、读、写、算的训练。各科任教老师外貌不同,性格和教学风格也迥然不同,学生不仅要学习不同的内容,还要努力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并且学习对幼儿来说变成了一种责任,无论自己是否感兴趣,都要去学习,具有强制性,并且学习效果依靠分数来体现。二、幼儿入学准备存在的问题(一)幼儿园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1.

13、幼儿园入学准备工作实施的迟缓性一直以来,幼儿入学准备都被视为幼儿园大班教师的工作任务,所以幼儿到大班才开始接受入学准备教育。实际上幼儿入学准备应该从幼儿入园开始,并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4。由于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实施的迟缓性,造成了幼儿入学准备的不足,在入学之后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不清晰、生活适应能力差、同伴交往困难等等。研究表明,“大约16%- 35%的适龄学前儿童尚未达到必需的准备状态,这些儿童在起点上的差距将被逐渐扩大,比其他人更可能发展成为学校中的学业落后者或问题儿童5。”长此以往,这些都会在幼儿的入学准备方面产生一些消极影响。2.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当前幼

14、儿园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学化”倾向,幼儿园把知识储备作为幼儿入学准备的重点,幼儿教师将小学部分知识提前教给幼儿。这造成了幼儿在刚入学时,面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缺失兴趣,但又能轻松的取得好成绩,所以在学习态度上会比较松懈,造成上课不认真,学习不努力等现象。长此以往,会使幼儿注意力无法集中,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而一旦幼儿储备的知识用完,面对更难的学习内容,又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幼儿园“小学化”不但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还让幼儿过早的承担学习压力,甚至会造成幼儿厌学,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二)家庭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1.忽视精神准

15、备一种家长是完全不重视幼儿入学准备,任由幼儿自己过渡。还有一种家长是认为入学准备只是为孩子做一些物质上的准备,在人际交往、应激能力、情感态度等精神方面表现出忽视或者不重视的态度,导致幼儿入学后各种不适。Stig Brostrom研究发现,很多曾经在幼儿园里表现独立、活泼、好问和喜欢探索,并且同伴关系处理比较好的幼儿在入学的前几周里,态度发生改变,变得不活跃、不积极,表现出一种不安全的样子6。总之,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幼儿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的发展。2.过分重视知识准备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主要场所,不但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形成,还对孩子的入学准备状态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的中国家庭,孩子往

16、往处在一个家庭的中心地位,受到过多的宠爱和保护,而很多家长还暂时没有意识到这一严重问题,一说到入学准备想到的首先就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知识学习,殊不知儿童的入学准备应该是全方位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知识的储备,表面上看起来家长很重视幼儿的入学准备,实质上却严重忽视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只是在片面的追求早期智力开发,对孩子的入学准备缺乏科学认识和全面理解,这种行为并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质。(三)小学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法缺乏过渡研究表明,儿童在小学之所以会感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甚至产生厌学的消极态度,大多是因为小学对儿童要求严格,要求其按规定完成任务7。Brostrom通过对丹麦和挪威儿童的调查也发现儿童对入学有畏惧感,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