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8196300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真的猛士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钱玄同,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钞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

2、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

3、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个人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

4、,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40时,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互相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悼唁。钱玄同一生恃才傲物。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

5、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钱玄同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作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1939年1月17

6、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B.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钱玄同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刘半农站在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最终改革派取胜。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考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

7、上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D.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还和朋友一起为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E.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2)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3)钱玄同为人刚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4)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请结合文本探究钱玄同先生成为“真的猛士”的原因。参考答案:(1)BC(2)成功劝说周

8、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在语言、标点符号、数字、纪年、书写方式等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引起各界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3)意志刚猛。在鲁迅等思想先驱者都对现实失望时,钱玄同意志坚定,相信文化思想变革会拯救国家。性格刚猛。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对人严苛,对己更甚。行为刚猛。作为编辑,他演“双簧”;作为教授,他从不批卷,哪怕被扣发薪金,也不能从命。(4)钱玄同先生成为“真的猛士”有如下原因: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他留日归来,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

9、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看淡生死。钱玄同体弱多病,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时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此他有足够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喜好读书,严谨治学。钱玄同先生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每次去逛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钱玄同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刘半农站在旧文化的立场上”错,正好把两人的角色说反了。C.“他在工作上学术上不严谨”分析不当,这些做法是他“恃才傲物”的表现。(2)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

10、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审题注意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这一限定,答题模式:做法一+作用;做法二+作用;做法三+作用。(3)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关键词“为人刚猛”,“刚猛”指1.刚强勇猛;2.形容刚强不驯。可以从性格、行为、思想等方面归纳。(4)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面对民族危亡,他是猛士;面对疾病、危险,他是猛士;面对书籍、学问,他是猛士;面对校方的指责,他是猛士。2.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我不是乡长快下班时,老婆打电话让柳雨早回去一会儿。柳雨从乡政府大楼出来,经过昨天悬挂起来的政府人员全家福照片前,被一个老汉拉住了,老汉说道,乡长啊,我可找到你了

11、。柳雨一愣,赶紧解释说,我不是乡长,你认错人了。老汉不听解释,说乡长你可要给我做主啊。柳雨四下瞧瞧,一边挣脱一边说,我真的不是乡长。这时,旁边一个人说,不会吧,你看这张照片,你可在正中间坐着呢。柳雨急了,说,和你们解释不清。一下挣脱了老汉,头也不回的出了乡政府。一进村,老歪凑上来,说,雨哥呀,你行。说着还竖起大拇指晃着。柳雨对老歪素没好感,不耐烦的说,去去,正烦哩。老歪没像以前那样走开,一路跟着,说,雨哥,当了乡长了,不能忘了我这个穷弟弟啊。柳雨停下脚步,正色道,我告诉你老歪,不要胡说,我不是乡长。老歪朝远去的柳雨背影呸了一口,低声说,不就是破乡长么,这么冲!到家进院后,柳雨把车支好,先闻到了

12、扑鼻的饭香,进了屋,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几个菜,还有一瓶好酒,瞧见老婆又端着一盘炒好的菜进来,就问,有客人?老婆笑容满面的回答,今天是喜事儿啊。老婆说完,扭身又进了厨房。柳雨纳闷了,想来想去想不出是什么喜事儿。回来了。有人进来问到。柳雨转脸一看,是父亲,赶紧起身,过去扶父亲坐下。父亲这段时间在东头的哥哥家住着,柳雨问,父亲,您怎么来了?有事叫人告诉我我过去。父亲坐下,指着桌上的菜说,这是我叫媳妇儿弄的,今儿个咱爷俩闲扯一回。柳雨一听,觉得父亲肯定有事,小心的陪着笑脸说,父亲,是不是儿子我哪儿有不对的地方?您直说。父亲说,呵呵,没啥事儿,我想给你打打预防针。柳雨愣了,不解的看着父亲。父亲说,这升了职

13、啊,你还是我儿子,我还能说你是吧?看柳雨要说话,就摆摆手,接着说,以后啊,家里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全心全意把你的工作搞好,可有一样,要是你敢贪啊腐啊,我就饶不了你。柳雨苦着脸,说,父亲呀,您的话我记住了,可是,我老婆又端来一盘菜,放在桌上,说,你还支吾个啥哩,前街的王全说了,他去乡里办事,看见你们楼前的大照片了,你在正中间坐哩。你想,谁能坐正中间?我就赶紧告诉了咱爹,是吧,爹?柳雨哭笑不得,他说,父亲,你们误会了,我不是乡长。老婆格格笑着,说,瞧你那样吧,和咱爹还不说实话。这时,电话铃急促的响了起来。老婆过去接了,一听是在省城上大学的儿子打来的,立刻说,儿子啊,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啥?叫你爹接

14、电话?好好。柳雨过去拿起话筒,儿子说,爹啊,你上网了。柳雨莫名其妙,说上啥网了?儿子说,爹,你升乡长了,也不能那样待老百姓啊。柳雨一听又说是升乡长的事,急了,说,我啥时候升乡长了?你给我提的?儿子说,到这个时候了,你还不承认,你完了老爹。我告诉你,我就在电脑前坐着,你和一个老汉拉扯的照片还有你们的全家福照片,这全是证据,还有文字,你知道是怎么写你的吗?我咋说你呢老爹,刚当上乡长就这样?你当不长了儿子又说了些什么,柳雨已经听不清了,他撂下电话,回到椅子上坐下,几乎哭着说,父亲,我真的不是乡长,我没有升乡长父亲觉出了事情有些蹊跷,问,你们的全家福照片是真的吗?柳雨点点头。父亲又问,你在正中间坐是真

15、的吗?柳雨又点点头。父亲也有点不可思议了,继续问,如果你不是乡长,你怎么可能坐在正中间?柳雨回答说,我们乡里新来了一位年轻乡长,他说要重塑政府形象,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就照了这张乡政府人员全家福,悬挂了出来。乡长别出心裁,照相时是抽签抽的座位号,我正好抽的是1号。11请简要谈谈小说中柳雨是个怎样的形象?(5分)12试简析小说在情节设置方面的巧妙之处。(4分)13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你觉得这篇小说反映了当前社会哪些方面的问题?(6分)参考答案:11、(5分)柳雨是一个较为真实的基层乡政府的干部形象。(2分)从对待妻子和父亲的态度上看,他有善良、孝顺的品质;(1分)但从他对待“老汉”和“老歪”的

16、态度上看,他对待百姓缺少耐心,漠视群众,反映了乡干部的一些不良作风。(1分)在明白事情的真相后,他如实说出了真实情况,表现出他较为诚实的性格特点。(1分)12、(4分)(1)小说一开始就设置悬念。如老婆的电话,柳雨对老汉的反应。2、中间情节的发展多角度反复铺垫。如老歪、父亲、儿子对柳雨当上乡长的误会。3、最后的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每点2分,答2点4分,共4分)13、(6分)(1)揭示了当今官场论资排辈的社会现象。官场上历来重视职位的高低,主要领导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排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一条潜规则,人们对此也习以为常。因此,当柳雨在乡政府的“全家福”上坐在最中间位置时,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柳雨当了乡长。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