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九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8191936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九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九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九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九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九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与周瑜相遇迟子建【女】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

2、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战事 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

3、,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着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了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不再对话。我们相对着。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我说:“我是一个村

4、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 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他说。“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他说。“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

5、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 有这种举动。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 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色的月光。战马依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14、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成填空(2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 我“见”到周瑜- - 。15、根据文章描写,分析周瑜两次烧艾草对人物的表现作用(4 分)1 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 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16

6、、作者为什么说周瑜是“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17、有人说,本文的最大特点在于大胆奇特的想象,你是否同意?请作简要分析(5分)18、你认为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你同意吗?试做探究(7分)参考答案:14我“见”到周瑜-我和周瑜交谈 , 我离开周瑜。(每点1分)15.表现了战前周瑜的自负、镇定和对战争的享受 表现了周瑜因“我”的话陷入沉思,也被我那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触动,心中产生矛盾与纠结。16.周瑜是一个剑眉如飞、双目有神、英气逼人的英俊美男周瑜是一个镇定、自信的英雄,对战争有独特见解的人周瑜是一个能平等对话,具有人性光辉的人周瑜英勇好战,“我”想劝说他停止

7、战争,维护和平,享受平和安闲的生活。(每点1分,任意三点即可)17同意(1分),作者借助梦境,幻想与周瑜相遇、对话的方式,把自己对战争与英雄的思考巧妙展现。(1分)通过想象,打破了时空限制,“我”能与周瑜进行心灵的交流(1分)想象符合情理,既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了一个悠远、宁静的对话氛围,也展现了历史上周瑜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1分)文章没有枯燥的说教与议论,而是以新奇的故事,充满想象力的语言,深化文章主旨。(1分)18文章通过我与周瑜的对话,表现了我讨厌战争,对和平、平凡温馨生活的向往。(2分)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1分),英雄应当效命沙场,“不披盔甲,怎有英雄气概”;(2分)民众向往平凡生活,

8、但没有英雄的护卫,平凡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2分)或:我同意作者的观点(1分),战争意味这流血、牺牲,“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2分)“我”所向往的“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才是真正和平温馨的生活。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一l5小题。艺术生活与同情 宗白华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生死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同情是社会结合的原始,同情是社会进化的轨道,同情是社会协作的原动力。我们为人生向上

9、发展计,为社会幸福计,不可不谋人类“同情心”的涵养与发展。哲学家和科学家,兢兢然求人类思想见解的一致,宗教家与伦理学家,兢兢然求人类意志行为的一致,而真能结合人类情绪感觉的一致者,厥唯艺术而已。一曲悲歌,千人泣下;一幅画境,行者驻足,世界上能融化人感觉情绪于一炉者,能有过于美术的么?美感的动机,起于同感。我们读一首诗,如不能设身处地,直感那诗中的境界,则不能了解那首诗中的美。我们看一幅画,如不能神游其中,如历其境,则不能了解这幅画的美。我们在朝阳中看见了一枝带露的花,感觉它生命的新鲜,生意的无尽,自由发展,便觉得有无穷的不可言说的美。譬如两张琴,弹了一琴的一弦,别张琴上,同音的弦,方能共鸣。自

10、然中间美的谐和,艺术中间美的音乐,也唯有同此弦音,方能合奏。所以,有无穷的美,深藏若虚,唯有心人,乃能得之。但是,我们心琴上的音乐,本来色彩无穷,一个艺术家果能深透心理,扣着心弦,聊歌一曲,即得共鸣。所以艺术的作用,即是能使社会上大多数的心琴,同入于一曲音乐而已。这话怎讲?我们知道,一个学术思想,这很不难得全社会的赞同。因为思想,可以根据事实,解决是非。我们又知道,一个事业举动,也不难得全社会的同情。因为事业,可以根据利害,决定从违。这两种都有客观的标准,不难强令社会于一致。但是,说到情绪感觉上的事,却是极为主观,很难一致了。我以为美的,你或者以为丑。你以为甘的,我或者以为苦。并且,各有其实际

11、,决不能强以为同。所以,情绪感觉,不是争辩的问题,乃是直觉自决的问题。但是,一个社会中感情完全一致,却又是社会的缺憾与危机。因为“同情”本是维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同情消灭,则社会解体。艺术的目的是融社会的感觉情绪于一致,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譬如一段人生,一幅自然,各人遇之,因地位关系之差别,感觉情绪,毫不相同。但是,这一段人生,若是描写于小说之中,弹奏于音乐之里,这一幅自然,若是绘画于图册之上,歌咏于情词之中,则必全社会的注意与同感,而最能使全社会情感荡漾于一波之上者,尤莫如音乐。所以,中国古代圣哲极注重“乐教”。他们知道,音乐能调和社会的情感,坚固社会的组织。不单是艺术的目的,是谋社

12、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本来,艺术的起源,就是由人类社会“同情心”的向外扩张到大宇宙自然里去。因为自然中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你看一个歌咏自然的诗人,走到自然中间,看见了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会着了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也能互相了解,悄悄地说他们的情、他们的梦、他们的想望。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这时候,我们拿社会同情的眼光,运用到全宇宙里,觉得全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什么星呀、月呀、云呀、水呀、禽兽呀、草木呀,都是一个同情社会中间的眷属。这时候,不发生极高的美感么?这个大同情的自然,不就是一个

13、纯洁的高尚的美术世界么?诗人、艺术家,在这个境界中,无有不发生艺术的冲动,或舞歌或绘画,或雕刻创造,皆由于对于自然,对于人生,起了极深厚的同情,想将这个宝爱的自然,宝爱的人生,由自己的能力再实现一遍。艺术世界的中心是同情,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同情的结局入于创造。于是,所谓艺术生活者,就是现实生活以外一个空想的同情的创造的生活而已。 (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12一l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A. 艺术的作用,就是能使社会上所有人的情绪感觉达成一致。 B. “同情”是维系社会最重要的工

14、具,但也不能追求全社会感情完全一致。 C中国古代圣哲认为只有音乐才能调和社会的情感,坚固社会的组织。 D艺术的起源与艺术的目的都与人类社会的“同情心”有关。E艺术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空想。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哲学家和科学家追求人类思想见解的一致,所以不能谋求人类情绪感觉的一致。 B我们读一首诗,只要能设身处地,直感那诗中的境界,就一定能了解那首诗中的美。 C艺术家如果对自然、人生起了深厚的同情,想将自然、人生由自己的能力再实现一遍,就会产生艺术的冲动。D. 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同情的结局入于创造,所以有了空想就一定会有创造。14同情与艺术生活有怎样的

15、关系?(4分)15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著名作品,该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请从艺术的目的的角度,简要分析该作品怎样体现了“同情”。(4分)参考答案:12.B D(A项出自第三段,“所有人”范围扩大,原文是“使社会上大多数的心琴,同入于一曲音乐”;C项出自第五段,“只有音乐”说法过于绝对化;E项出自第七段,原文是说“所谓艺术生活者,就是现实生活以外一个空想的同情的创造的生活”。)13C(A项出自第二段,前句现象与后句结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项出自第二段,原文说“如不能设身处地,直感那诗中的境界,则不能了解那首诗中的美”,选项把必要条件替换成充分条件;D项出自第七段,原文说“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并不等于说有了空想就有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