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国土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采购项目1235

上传人:Wo****D 文档编号:228184428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剑阁县国土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采购项目1235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剑阁县国土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采购项目1235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剑阁县国土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采购项目1235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剑阁县国土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采购项目1235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剑阁县国土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采购项目1235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剑阁县国土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采购项目12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剑阁县国土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采购项目1235(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剑阁县国土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采购项目1235123456 附件 1 项目要求 一、项目概述剑阁县国土资源局拟采购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服务 1 项,本项目为一个包。二、项目内容及需求(一)工作目 标第三次国土调查目标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等各项工作需要。第三次国土调查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第三次

2、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实地认定地类,确保地类不重不漏全覆盖,在自然资源调查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对存在复合管理需求交叉的耕地、种植园、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地类进行利用现状、质量状况和管理属性的多重标注基础上,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二)技术标准和依据1、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 518 号); 2、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45 号);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_); 4、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6-20_7); 5、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_48 号); 6、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7、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

3、方案的通知(国土调查办20_1 号); 8、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土调查办20_3 号); 9、 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川府土地调查办发20_2 号); 10、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范(暂行)的通知(川府土地调查办发20_3 号); 7 1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_18 号)。(三)主要任务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利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互联网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以国家下发正射影像图和不一致图斑为基础,实地调查全县幅员面积 3202.83 平方公里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全面掌握全县各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细化耕地调

4、查,全面掌握耕地数量、分布和构成,形成一张底版、一个平台、一套数据的自然资源调查成果;开展低效闲置土地调查,全面摸清城镇及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建立互联共享的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同时按要求接入国家、省、市数据库,完善各级互联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整合相关自然资源专业信息,健全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和全天候、全覆盖遥感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以国家统一提供的调查底图为基础,实地调查每块图斑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全县耕地和永久基

5、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及质量状况。对于耕地开展细化调查,摸清各类耕地资源,查清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等级和分布等情况,夯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查清城市、建制镇、村庄、独立工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地类样本采集 在正式开展调查工作前,需对本区域涉及所有地类,选取典型地块,按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地类样本采集工作,并按相关要求上报,以规范和统一土地分类标准,。地类调绘及补测 以全国三调办下发的调查底图为基础,将调查底图与国土调查数据库套合,叠加自然资源管理数据及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数据,进行各地类预判和内业图斑边界勾绘,生成图斑预编号、权属单位名称等国土调查

6、记录表规定的图斑基础信息,制作外业调查数据。将外业调查数据导入外业调查设备或打印外业调查纸团,辅助开展外业实地调查工作。8 依据遥感影像和实地现状进行图斑综合调绘。按照以实地现状认定地类的原则,逐图斑核实确认图斑地类及标注信息,调绘图斑边界,记录土地权属等相关属性信息。实地举证 地方实地调查认定地类与全国三调办内业判读地类不一致的图斑,原则上需要全部实地举证;对影像未能反映,地方补测调查的新增地物也需要全部实地举证。涉及军事用地的图斑不举证;对城镇村内部涉及建设用地细分类型的图斑,无需举证;无人类生活活动的区域,如沙漠、戈壁、冰山、森林等无人区,影像可以判断地类的,可不举证。(2)城镇村庄内部

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充分利用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登记成果,区分商业服务业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和住宅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等,查清土地利用的状况,查清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对城镇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未覆盖和城镇村庄新扩区域,确实不具备开展补充地籍调查条件的,可参考最新的影像图、近期规划图和地形图,采用内业勾绘和实地核实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城镇村庄内部每个图斑的土地利用类型。(3)关于推土区调查 严禁将推土区调查为建设用地。对利用方向不明确的推土区按原地类调查,对其占地范围以单独图层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推土区占用原地类为耕地的,按耕地调查,并标注“未耕种”属性。如在统一时点时

8、推土区已建成,可通过增量更新方式更新为建设用地。对于地基已开挖、建筑施工主体工程已达到“正负零”(即基础结构施工已完成)的,可按建设用地调查。(4)关于临时用地调查 临时用地占地范围以及批准文号以单独图层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临时用地原地类为耕地的,按耕地调查,并标注“未耕种”属性。(5)关于农用地调查未利用地等 对于将原地类为农用地调查为其他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等未利用地的,水土调查为水浇地或旱地、水浇地调查为旱地等耕地9 内部二级变化的,必须实地举证。(6)关于湿地调查 全国三调办下发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图斑作为湿地调查的指引,地方按照工作分类,实地调查地类。其

9、中,8 公顷以上的湿地要逐图斑核实,8 公顷以下的湿地也要通过实地调查上图。(7)关于现状地物调查 道路范围界线与审批范围界线不一致的,不得直接采用道路审批范围界线调查上图。线性地物只有在权属、坐落、宽度、走向、地类五类属性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方可划为一个线性图斑。用地范围不确定的在建道路,暂不调查。对于堤坝上修建的堤路,按水工建筑用地调查。2 、 土地权属调查结合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将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土地调查成果中,与二次调查及变更调查成果中相关界线进行内业比对、外业核实,对发生变化的开展补充调查。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

10、位,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库中确定的权属界线转绘到国土调查底图上。对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权属界线补充调查。3 、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基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和国土资源管理形成的各类管理信息,结合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及相关专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系列专项用地调查评价。(1)耕地细化调查重点对河道或湖区范围内耕地、林区范围内的耕地、沙荒耕地等开展细化调查,分类标注,摸清各类耕地资源家底状况,夯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2)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 将建设用地审批界线落实在土地调查成果上,查清批准用地范围内未建设土10 地的实际利

11、用状况,为持续开展批后监管,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基础。(3)永久基本农田调查 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查清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的土地的实际利用状况。(4)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 在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将最新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评价成果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评价成果进行更新完善。4 、 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 在开展三调的同时,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工作,按照三调的分类标准和相关要求,做好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草地资源清查和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的数据汇总工作,并将相关成果整合进三调成果中

12、。5 、 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 (1)建立国土调查及专项数据库 按照全国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及建库规范,重新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县级国土调查数据库、耕地细化调查专项数据库、建设用地专项数据库、耕地质量等级和耕地分等定级专项数据库,实现对城镇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权属调查成果、专项调查成果、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各类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界线、各类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数据等矢量数据的综合管理。(2)接入市级国土调查数据库和共享服务平台 数据库管理维护使用市级统一开发建设的管理系统,接入市国土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和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国土调查数据、专项调查数据与土地规划、基础测绘等各类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和综

13、合分析应用,实现数据集成管理、动态入库、综合查询、统计汇总、数据分析、快速服务等功能,提高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对管理决策的支撑服务能力。(3)为保证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结构、格式统一,利于各县(市、区)数据衔接和数据成果应用,数据库建设由市级统一安排,县级承担市级建库分摊费用(经费约 30 万元,以市级实际结算为准,该费用包含在投标报价中)。(4)安全接入设备一套,数量及配置要求按照三调工作相关要求执行。11 6 、 统一时点更新 参考 20_ 年度和 20_ 年度变更调查国家下发的遥感监测图斑,进行实地补充调查。对于20_年三调统一时点更新结果属于20_年内实地发生变化的图斑,应保证第三次国

14、土调查和 20_ 年度变更调查两项调查结果对应的图斑地类等信息,衔接一致。结合 20_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获取国土调查成果标准时点变化信息,开展实地调查,形成增量更新数据包,将国土调查成果统一更新至 20_ 年 12月 31 曰。7 、 成果自查 按照国家、省制定的相关标准,开展国土调查成果自查,以外业实地检查为主,现场检查图斑地类、权属及相关调查内容的正确性,检查地类图斑与相关权属边界、相关自然资源边界的衔接情况,避免数据的不衔接,确保调查成果质量;成果按期提交省市审查,配合国家、省、市完成国土调查成果核查和质量把关,并根据核查意见整改完善。8 、 成果汇总与分析 (1)调查数据成果汇总

15、。汇总形成各类自然资源数据成果。(2)成果分析与报告编写。开展成果分析,编写我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及各类专项调查成果报告。(3)图件编制。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永久性基本农田分布图、土地权属界线图、耕地坡度分级图及各类专项调查专题图等图件。土地分类按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执行,采用工作分类,一般情况下地类应表示到二级类。9 、20_ 年、2021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完成 20_ 年、2021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外业、内业调查和数据上报并通过市、省和国家验收,及时更新数据库。(四)成果要求 通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将全面获取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形成一整套国土调查成果资料,包括影像、图形、权属、文字报告等成果。同时将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12 评价等最新的专业调查成果,以及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界线等各类管理信息,以国土调查确定的图斑为单元,统筹整合纳入三调数据库,建立三维国土空间上的相互联系,形成一张底板、一个平台和一套数据的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综合监管平台。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主要包括:外业调查成果、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报告成果、数据库及管理平台成果等。1 、外业调查成果 (1)原始调查图件; (2)土地权属调查有关成果; (3)田坎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