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东城营乡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8163133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东城营乡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东城营乡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东城营乡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东城营乡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东城营乡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自感现象,图中A、B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是两个理想二极管,是自感系数大、直流电阻明显小于灯泡电阻的线圈,为保护电阻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A、B两灯同时亮,随后逐渐变暗B闭合开关,B灯不亮,A灯亮,随后逐渐变暗C闭合开关稳定后断开开关,A、B两灯同时亮,随后逐渐熄灭D闭合开关稳定后断开开关,B灯不亮,A灯亮,随后逐渐熄灭参考答案:ABC2. 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

2、R1、R2、R3和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和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和U2; 、 和 AU2不变、I3变大 BU2变小、I3变小 CI1变小、I2变小 DI1变大、I2变大参考答案:AC3. (多选)如图为燃煤锅炉烟囱中的静电除尘原理示意图,A为与烟囱内壁金属管相连的一个电极、B为与金属丝E相连的另一个电极,C和D 分别表示烟囱的两个气口。在A、B之间加上高电压,金属丝附近的强电场将空气分子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烟囱空腔的电场中运动时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负电后而被吸附到带正电的电极上,因此排出的烟就比较清洁了。有关这种静电除尘的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压电源的

3、正极接A,负极接B B.高压电源的负极接A,正极接B C.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 D.D为烟气的进气口,C为排气口参考答案:AC4.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导体棒电阻为R,初始时静止于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其方向与轨道平面成角斜向上方,开关闭合后导体棒开始运动,则()A导体棒向左运动B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所受安培力为C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所受安培力为D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的加速度为参考答案:BD5.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L为电阻很小的线圈,G1和G2为零点在表盘中央的相同的电流表开始时开关S闭合,电流表G1指针偏向右方,现

4、将开关S断开,则将出现的现象是()AG1和G2指针都立即回到零点BG1指针立即回到零点,而G2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CG1指针缓慢回到零点,而G2指针先立即偏向右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DG1指针立即偏向左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而G2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参考答案:D【考点】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分析】电感总是阻碍其变化线圈中的电流增大时,产生自感电流的方向更原电流的方向相反,抑制增大;线圈中的电流减小时,产生自感电流的方向更原电流的方向相同,抑制减小同时当开关闭合时,两表指针均向右方偏,说明电流计指针向电流流进的方向偏【解答】解:当开关断开时,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小,导致线圈中产生瞬间感应电动势,从而阻碍

5、电流的变小,所以使得G2的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而流过G1的电流的方向与开始时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指针先立即偏向左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没有确定的重心C.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 用一根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参考答案:D【详解】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选项A错误;B、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只要物体形

6、状与物体的质量分布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确定的,故选项B错误;C、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环外,故选项C错误;D、用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力与细线的拉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故选项D正确;7. 如图所示电路,当A、B两端接入150V的电压时,C、D两端电压为50V.当C、D两端接入15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100V,求R1:R2:R3=-_参考答案:_4:4:1_8. 古代远洋航海的三大必要条件是:用 导航、用尾舵掌握方向、有效地利用 。参考答案: 指南针 , 风力 9. 为了演示接通电源的瞬间和断开电源的瞬

7、间的电磁感应现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A、B两灯规格相同,L的直流电阻和R相等,开关接通的瞬间,A灯的亮度_(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B灯的亮度;通电一段时间后,A灯的亮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灯的亮度;断电的瞬间,A灯_(填“立即”或“逐渐”)熄灭,B灯_(填 “立即”或“逐渐”)熄灭。参考答案:大于 等于 逐渐 立即(各1分)10. (4分)有一种声波,它的传播距离较远,人们可以利用它探知几千千米外的核武器实验和导弹发射,也可以利用它预报破坏性很大的海啸、台风,这种声波叫 声波;有一种声波,它的穿透能力很强,医生可以利用它给病人做“B超”检查,某些动物还可以利用它

8、来发现目标、确定运动方向,这种声波叫 声波。参考答案:次 超 11. 如图所示,把一根条形磁铁从同样高度插到线圈中同样的位置处,第一次快插,第二次慢插,两情况下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关系是E1_E2;通过线圈截面电量的大小关系是ql_q2。参考答案:大于,等于12. 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 mm参考答案:2.935【考点】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分析】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解答】解: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2.5mm,可动刻度为43.50.01mm=0.435mm,所以最终读数为2

9、.5mm+0.435mm=2.935mm故答案为:2.93513. (6分)如果家里的微波炉(800W)和洗衣机(400W)平均每天工作1h,电视机(100W)平均每天工作2h,则一个月的耗电量为_kWh,每kWh电费为070元,则每月应交电费为_元(每月按30天计算)。参考答案:42;29.4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如图4124所示,一闭合金属环从上而下通过通电螺线管,b为螺线管的中点,金属环通过a、b、c三处时,能产生感应电流吗?参考答案:金属环通过a、c处时产生感应电流;通过b处时不产生感应电流15. (12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有三种不同的

10、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物理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ABCD是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微粒构成的圆板。AB和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过90后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已知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由此可判断圆板是晶体。(2)在化学实验中发现,把玻璃管的断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这是什么缘故?(3)如下图是氧分子在不同温度(O和100)下的速度分布规律图,由图可得出哪些结论?(至少答出两条)参考答案:(1) (4分) 单; (2) (4分)熔化玻璃的表面层存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到最小表面积,从而使断裂处尖端变圆; (3)(2

11、分)一定温度下,氧气分子的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2分)温度越高,氧气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或温度越高氧气分子运动越剧烈)。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20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L1和L2两条平行虚线是上下两个匀强磁场的边界,L1上方和L2下方都是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M、N两点都在L2上,M点有一放射源其放射性元素衰变前原子核的质量为m,它释放出一个质量为m1,带电量为-q的粒子后,产生的新原子核质量为m2,释放出的粒子以初速度v与L2成30o角斜向上射入,经过一段时间恰好斜向上通过N点(不计重力),求:(1)该原子核发生衰变的过程

12、中释放的核能;(2)说明粒子过N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并求从M到N的时间及路程;(3)若从M点射出的粒子速度大小变为3v。粒子还能否经过N点?参考答案:解析:(1)由爱因斯坦的质能联系方程可知E=mc2=(m-m1-m2)c2(2)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qvB= 可知R= ; T= 由几何知识,及匀速圆周运动的对称性可知N点的速度大小仍为v,方向斜向上300运动总时间为:t总=总路程为:S总=(3)仍能回到N点。 17. 如图所示,电源内阻,。当电键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5A和2V。求:(1)电源电动势;(2)的阻值;(3)电键断开时,干路上的电流强度。参考答案:18. 如图电源的电动势=4V,电阻R1= 4,R2=2,R3=6,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1)电压表V1、V2的示数多大? (2)电源的内电阻r多大?(3)通电10S ,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多少?参考答案:(1)u1=1v,u2=3.6v (2)r=1 (3)3.6 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