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诗歌阅读赏析ppt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28105199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诗歌阅读赏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诗歌阅读赏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诗歌阅读赏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诗歌阅读赏析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诗歌阅读赏析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诗歌阅读赏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诗歌阅读赏析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部编七年级下册 课内诗歌赏析阅读练习,20. 一、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评析: 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2.“古人”、“来者”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1.诗人登上幽州台,看到无穷无尽的天地,先想到古人,再想到来

2、者,不禁怆然涕下。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人”“者”是指什么人? 任人唯贤的人。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赏识的孤独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抒发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哀。 4.赏析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两句诗从时间角度写出来时间之悠久绵长,表现了了主人公的孤独,又表述了对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明君的崇敬之意。缅怀古人的同时,写尽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作铺垫。,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有两个“不见”,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个

3、“不见”都表达了作者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不见”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这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 不同点:前一个“不见”是感怀历史,后一个“不见”是对将来提出希望,悲怆之情递进,由古及今。 6.“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7.作者在高处观景,为何会“怆然”呢? 是因为作者内心的悲哀与苦闷。 8.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孤独地站在幽

4、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二、望 岳 唐杜甫,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圣”杜甫 。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青年时期的 豪情和远大抱负。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字 好在何处。 “钟”是“聚集”意思,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运用拟人, 将大自然写的有情,生动形象的写出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抒发了诗人对 祖国河山的热爱。 “割”是“分开”的意思,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 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隐天蔽日的奇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5、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 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5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一面明亮, 一面昏暗,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三、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评析】第一句用夸张手法突出塔高的气势。塔高千寻又立在峰顶,才能站在塔顶看日出

6、。也才不怕“浮云遮挡观日的目光”。其中包含:“要想头脑清楚目光远大,就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 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 4.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

7、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6.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7.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这首诗中,“泘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当时的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9.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四、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1.重点词注释: 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足鸡豚(tn

8、):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无时:随时。叩(ku)门:敲门。(笑:嘲笑;社:土地神) 2.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作者到山西村做客,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纯朴民风的陶醉及对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和淳朴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首联写出了农家人热情、淳朴、好客的特点,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游览之地(山西村)恋恋不舍的情感。 2.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四联诗的

9、内容。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首联,农家盛情款待;颔联,村庄景色诱人;颈联,乡村民风古朴;尾联,再来农家作客。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既写了农家的丰年景象又表达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4.你是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产生许多希望,蕴含人生哲理,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5.提炼出这首诗中关于“民俗”的信息。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

10、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6.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 7.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8.“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9.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10.“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参考答案: 柳色深绿,所以用“

11、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五、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评析:后两句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境界高远,比喻精妙。 赏析: (1)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顽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思想感情:虽辞

12、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名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红自喻,表达诗人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1.这首诗构思细密而精巧。首句描绘的画面迷蒙中透出冷寂,描绘的画面具有朦胧迷茫冷寂的特点,作用是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第二句点明悲凉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后两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的本意是斥责歌女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诗人表面上指责商女,其实是应用的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婉曲而形象地议论,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

13、族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家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3.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4.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5.“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8.泊秦淮作者杜牧,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本诗作者为“ 小杜 ”。本诗从听觉的角度,运用“曲笔”的手法,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慨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夜泊秦淮”四字不但为上一句的景色揭示时间、地点,而且照应了诗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