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观后感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28083781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裕禄》观后感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焦裕禄》观后感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焦裕禄》观后感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焦裕禄》观后感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裕禄》观后感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焦裕禄观后感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 焦裕禄,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村人,干部楷模。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身患肝癌的焦裕禄,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典范”、“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满含热泪地关了电脑屏幕,我的心在震颤。眼前仍然是一片漫天风扬的黄沙,依然是漫天风扬的黄沙下的泡桐幼苗。焦裕禄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兰考那片土地上,他用他的赤胆忠心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民公仆

2、。 焦裕禄在兰考仅仅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在这短短的400多天里,他亲自带着兰考的人民群众战风沙、战洪水、战盐碱地领导兰考人民治理了多年以来难治的“三害”,真真切切地改变了兰考那片“神奇”的土地。在这400多天里,他几乎走遍了兰考的每一寸土地,在下乡的时候他住的是农民养牲口的烂棚子,吃的是最粗的糙粮,县里明明给他配有汽车,而他却终年以一辆破自行车为伴。半夜下暴雨了,他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资料,竟然不顾生命平安行走在兰考县城里的每一个角落,记下每一处危险。为了彻底地把兰考老百姓从苦难中救出来,他顶住了自己的病痛,在腹部硬生生地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还不忘为人民工作 电视剧再现了这

3、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人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的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效劳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困难面前,焦裕禄大胆地喊出了“有朝一日,我要让眼前的这一片片沙丘变成一片片绿林;洼地变成一块块鱼塘;盐碱地变成绿茵茵的麦地”的誓言。在和的同志谈话时他说:“现在我们面临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苦熬,一是苦干。苦熬,我们被三害给吃了;苦干,我们就把三害给吃了。”在苦干面前,他紧紧地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殊死搏斗,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好每一小件事。在自己的工作上,他更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事事为着群众,时时想着群众,集中群众意见和智慧,尊重群众创新,随时与群众保持联系,永不脱离群众。在焦裕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笃行,看到了一种光辉。 我们缅怀这个很普通的名字,就是在呼唤那样一个崇高而又不朽的精神,一种为人民效劳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是在向每一个共产党员呼喊:要做人民群众的公仆,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绝对不能站在人民的头上狐假虎威。做领导的应该时时刻刻把群众的问题放在心上,始终以群众为主,把群众的心愿当做自己的心愿,把群众的梦想当做自己奋斗的目标 焦裕禄,不仅仅是一个县委书记,更应该是一种精神。我们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学习他那种不怕吃苦,不怕磨难的精神,学习他那种敢于战胜,敢于拼搏,敢于面对困难和苦难的精神!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