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8082027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 刁均峰 韩锡斌 张屹摘 要 根据“停课不停学”要求,职业院校纷纷开展春季学期在线教学。为探究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现状、特征及对策,文章采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取向的研究方法,对28所职业院校的在线教学调整方案或在线教学质量报告与相关新闻报道等进行了编码分析,从方案与规划、内容与形式、支持与保障、效果与评价四个维度对职教教师培训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疫情期间职业院校出台的方案多属于临时性、应急性文件,培训的层次较为初级,欠缺系统的方案与规划;培训内容覆盖面广,偏重在线教学技术;院校鼓励全员参与培训并对线上教学能力薄弱的教师进行重点帮扶;以校内常设培

2、训部门为工作主体、非常设工作组为主导,与校外教育类科技公司深度合作,积极赋能教师自我培训;培训效果以学分认证及在线课程开设为主。研究者根据疫情期间教师线上培训的特征,尝试建立职教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模型,希望为日后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 教师培训; 信息化教学能力; 职业院校; 疫情 G434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刁均峰(1988),男,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E-mail:diaojf18 。一、引 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院校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1,开展在线教学。作为影响在线教学实施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的教师2,面临着巨大

3、挑战,在短时间内提升在线教学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方案、经验成果、质量报告等资料为依据进行质性分析。通过对文本编码和分析,试图发现特殊时期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具体举措与实施效果。二、疫情期间教师培训的相关研究闫寒冰等发现,疫情期间教师培训打破了目标、方式等方面的思维定式3。杨晓哲等发现,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效果未达预期,仍存有迫切需求4。王继新等建议,创新教师培训和教研方式,尤其是教师在线教学设计能力5。焦建利等通过对典型在线教学方案及案例的梳理,提出针对性建议6。通过回顾文献发现,目前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研究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主,对职业教育关注不多;研究方法缺乏质性手段;对

4、教师培训的目标、现状、特征、方向等挖掘不够深入。因此,本研究聚焦疫情防控期间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特征、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特殊时期以及常态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提供可行方案与参考路径。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本研究希望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了解疫情期间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具体状况:一是疫情期间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整体的实施情况如何,有何特征?二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改进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质性抽样通常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不断地就资料的内容进行假设,通过资料和假设之间的轮回比较产生理论,作为下一步资料抽样的标准,指导后续分析工作7。本研究首先对案例1进行分析,基于检验是初步的、过程性的并且贯穿于研究过程始

5、终的认知,研究者认为经过初步验证的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对资料进行理论抽样,逐步把注意力放到那些理论上丰富的、对建构理论有直接关系的资料上面8。研究者从140余所职业院校线上教学案例中进行筛选,然后陆续选取案例中28所为研究对象,直至编码没有再出现新的概念与类属。相关院校覆盖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行业、区域代表性。相比中职院校,高职院校提供的在线教学培训和指导更充分,这和相关研究结论一致9,所以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以高职院校为主,共26所,中职院校共2所。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20年23月疫情防控期间各院校公开发布的在线课程教学案例、线上教学情况总结、教学调整方案、公开新闻报道以及“职业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应

6、用专题研究”课题中部分院校提供的相关文件,用Nvivo12进行编码与分析。主要采用質性研究的扎根理论取向,采用较宽松的结构,以渐渐浮现的、归纳式的扎根趋向方式收集资料,让概念框架在过程中从田野浮现出来8,先收集资料,进而编码,最终得到研究结果。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抽象的过程中,不断地理论抽样、连续比较,进行资料补充,以确保资料饱和度,最终生成理论。本研究采用三级编码,分别为: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通过编码寻找综合性主题,建构理论以回应研究问题。以28所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案例作为资料库,进行逐句、逐行、逐段的编译,编码采取迭代方式,截至码号饱和,共生成9

7、5个一级编码,见表1。二级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之间的各种联系8,本研究聚焦职业院校在线教学资料中反复出现的类别与类属之间的关系生成分类主题,对原始资料进行重新组合,并持续地修改与验证。部分二级编码见表2。三级编码指的是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分析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将大部分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8。本研究的编码结构详见表3。四、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分析,研究者将从方案与规划、内容与形式、支持与保障、效果与评价四个维度来回答研究问题,具体的研究结果与讨论如下:(一)方案与规划整体而言,疫情期间职业院校出台的专门针对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培训方案比较欠

8、缺。培训主要目的是保障最基本教学任务的开展,解决延迟开学导致的学校、教师和学生空间不一致的问题。目前较多职业院校通过编写和下发指南型手册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线上教学能力成为院校培训关注的重点,这和常态化培训中先对授课教师进行理念引导、优秀案例学习培训不同9,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的动机在特殊时期下具有自发性、内生性的特点。但关于满足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以上的高阶需求,如教学研究基本方法、教研论文撰写、文本分析方法、教学数据分析、教学效果评价等,涉及较少。(二)内容与形式1. 培训内容覆盖较广,偏重在线教学技术(1)技术操作培训为在线教学提供支撑。疫情防控期间,帮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成为最

9、紧迫的任务之一。如提高教师线上教学平台的灵活运用能力,协助解决线上教学存在的资源、技术、平台等问题,具体操作包括录屏、屏幕共享、举手回答问题等。培训内容还包括制作、利用在线教育资源,如录制微课、教学资源重组与开发,以提高教师利用网上优质资源设计教学和开展教学的能力。(2)在线课程建设得到重视。许多院校通过录制视频分享建课经验,培训教师在线用课、建课及管理的能力,或进行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在线课程设计与运行能力的专题培训。(3)培训内容指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者将28所案例校全部资料文本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教学、课程、学生、在线是这次疫情防控期间职业院校关注的中心。特别是教师与教学,更是重中

10、之重,是推动在线教学的聚焦点。对所有节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职业院校疫情期间教师培训侧重教学、教师、在线、课程、信息化、组织等要素。培训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师教学。疫情期间的培训内容覆盖信息化教学的多个方面,有的院校由总督学负责开展课程资源质量要求、教学实施评价,详细解读在线评价标准。也有院校聚焦重组教学资源、重构教学流程、重塑课堂生态、重建评价体系;还有学校按照能力递进原则,先后组织信息化理论、微课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在线课程制作、混合式教学改革等主题培训。但技术操作、课程设计、平台操作相关的内容仍然是主流,可见此阶段培训的核心仍然是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尽量减少疫情的负面影响。已有研究发现

11、,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主要关注技术操作,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在疫情期间教师培训内容中比重最大,为72.49%9。但现有案例体现出过分强调技术应用的倾向,长期看来,略显片面。线上教学并非是对线下课堂教学内容的“搬运”,而是教与学的深层次重构。正如韩锡斌等指出,教师培训需与技术支持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教学的顺利进行10。因此,培训除对在线教学工具的使用外,更需关注教师信息基础素养、促进教学的技术的使用、融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以及教师学习与发展的相关内容。2. 培训方式多元化各院校教师的培训全部采取线上的方式。培训模式包括专家讲座式、线上工作坊式、线上教研式、课题研究式

12、等。其中,专家讲座多邀请行业领域专家、信息化教学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职教专家以及校企合作核心企业高级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有的还结合前期线上教学调研中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同时,信息技术专家等也参加到课程建设中,提供课程建设指导。线上工作坊式培训主要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直播教学的“空中课堂”,在专家传授教学方案和经验后,由每位受训教师在线实战演练。教师通过工作场所学习,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集思广益。线上教学开课后,职业院校不断总结线上教学经验,组织教师集体教研,以经验交流、公开课、示范课为主。多由院系负责人、教学骨干、教务处及督导成员参加,有的为全体教师参与。通过线上

13、教研,教师共同探讨以改进线上教学方式,共同开拓思路并分享经验。课题研究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疫情防控期间,有的职业院校也采取这一方式,这和院校部署与规划是分不开的。比如在原有教学信息化基础上,提前开展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相关课题,并于开学前完成了研究工作,做到了用科研成果引领教学发展。很多职业院校具备很好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基础与经验,这次更多的是增加广度,而非深度。拥有长期的、定期的教师培训计划的院校,对疫情应对更显从容。有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职业院校的教师培训多以不定期方式举行,占比40.55%,而持续定期的培训占31.29%,开学前培训仅占20.86%,甚至有7.3%的教

14、师反映所在院校无相关培训9。由此可见,线上教研方式多元,但主要以開学后不定期培训为主,持续定期的在线教研偏少。(三)支持与保障1. 培训对象面向全体与重点帮扶相结合疫情防控期间,职业院校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培训体现出面向全体教师,而非只有骨干教师的特点。教育教学能力网络培训多包括学校各二级学院、系部的全体教师,甚至包括教务处、学生处、质量控制办公室等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重点帮助线上教学能力薄弱的教师,进行定点帮扶式培训、一对一分组结对、同事互助式培训、交流分享式培训,着重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2. 培训主体呈现多部门协同、校内外合作特点疫情期间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主体产生了很大的变动,呈现

15、多元化、协同化的特点。除原有院校行政单位或二级教学单位继续承担教师培训任务外,许多学校还增加了校内临时培训机构、校外教育类科技公司等主体。特殊时期的教师培训时间紧张,任务量大,面对之前教师培训工作遗留的诸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整体差异大等问题,仅仅依赖一个或者两个机构已经无法解决现实线上教学的实际需求。多元培训主体的加入,不仅分担了培训工作量,还更加专业、高效,发挥了不同主体的合作优势。(1)校内常设培训部门为主体。传统的教师培训部门(如教务处或教师发展中心)继续承担责任,基本上承担了包括培训方案制定、联系第三方教学平台企业和教学软件提供企业进行培训以及教师教学指南手册编写等一系列事务性工

16、作。(2)校内非常设工作组为主导。疫情的严重性与紧迫性为线上教学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许多院校成立了临时的工作小组,如线上技术团队、课程建设指导团队、技术支持工作组等。其中,此类组织部门可以分为院校层面和二级学院层面。院校层面从全局出发,自上而下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案,统筹全局。二级学院成立相关教师培训工作组或者团队,对教师进行“下探式”培训,旨在了解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使培训能够解决现实问题。(3)校外教育类科技公司扮演重要角色。院校和校外教育类科技公司的合作由来已久,疫情期间校外教育类科技公司更扮演了重要角色。如邀请相关平台或教育企业共同组建教师培训团队,由院内优秀教师和网络教学平台公司技术人员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