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河源市安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8070568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东省河源市安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广东省河源市安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广东省河源市安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广东省河源市安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广东省河源市安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诈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替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魂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冲参考答案:D李贽。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工商皆本”的思想,但并未占据主流,主流思

2、想仍是重农抑商,排除C项;这只是思想的萌芽,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所以并没有奠定“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排除B项;A项说法与题干无关;故选D。 2. 下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与指引 B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参考答案:B3. 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流行一段话:“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A.反映宗教教义

3、的深刻影响 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影响C.体现了大企业的深刻影响 D.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参考答案:C4. 1945年9月9日,国民党陆军总部发布命令,规定自12日起,一律使用法币,并将法币与日伪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按当时日伪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法币1元约合伪币50元。由此可知,这一规定A.实现对全中国的经济控制B.解决了国民党的军费问题C.恶化了收复区的经济形势D.促进了国统区的经济恢复参考答案:C按照当时日伪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法币1元约合伪币50元。但国民党却规定法币与日伪货币的兑换率为1:200,导致伪币大幅贬值,因此这一规定恶化了收复区的经济形势。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

4、除;法币与日伪币的兑换比率同国民党军费问题的解决无关,排除B项;这一规定与国统区的经济恢复无关,排除D项。5.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A外国资本主义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 D自然经济参考答案:选D把握材料中的“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即可知选D项。6. 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

5、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参考答案:A7.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和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但却没有关于政协组织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A.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即将结束B.政协是中共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已基本形成D.政协组织的职能已被人大完全取代参考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发挥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是中共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B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1954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结束,A错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组成部分,但C不合题意;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结束,但不是政协组织的职能被人大完全取代,D错误。8. 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A.意图复辟西周贵族政治B.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D.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参考答案:C材料强调了先秦儒学不能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即由于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而不受统治者的重视,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先

7、秦儒学并非复辟西周贵族政治,选项A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道德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先秦儒学有自己的主张,主张仁、仁政,并非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9.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参考答案:D10.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反映唐朝当时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参考答案:B11.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

8、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进行到第十年时,深受西方民主、自由文化影响的留美幼童被政府分三批全部强行召回。回国的留美学生送往上海电报局、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处。二三十年后,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从以上材料我们得出的认识有 封建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技术 清政府培养新式人才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观目的是服务于洋务运动A B CD参考答案:D 近代留学运动。深受西方民主、自由文化影响的留美幼童被政府全部强行召回,说明封建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正确。清政府派出幼童赴美国留学,说明清政府不反对学习西方技术,

9、错误。回国的留美学生送往上海电报局、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处,正确。留美幼童代表人物詹天佑、唐绍仪等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正确。因此选择D项。12. 有学者认为:计划经济与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适合“臣民上义”的生存和发展。国民生活的每一细节都被绑捆在权力体制之中。这从侧面说明A.经济体制改革与公民意识培养并举B.改革开放急需打破权力体制的束缚C.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生活是自由的D.计划经济体制必然会伴随专制集权参考答案:A材料的“臣民上义”“国民生活”的信息显然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和公民意识培养的角度阐述经济体制改革作用的,故A项正确;B中改革开放没有提及;C中市场经济不符合材料信息;D中专制集权

10、说法错误。13. 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也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而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这一学派的治国理念是A.为政以德、克己复礼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C.兼爱非攻、选贤任能D.专制集权、严刑峻法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据材料“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可判断,这不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据材料“也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可判断不是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C项属于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与材料“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不符,故C项错误;法家思想主张专制集权、严刑峻法,为统治者出谋划策,与材料“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

11、之上”符合,故D项正确。14. 阅读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下表中国19121921年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百万海关两)年份进口额出口额1912473372191357040319145693561915454419191651648219175504631918555486191964763119207625431921906601A.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B.实业救国和社会主义成为两大社会思潮C.经济发展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D.该历程折射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参考答案:D15.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C实现民族交融 D削弱王国实力参考答案:D16.

12、 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均糖消费量(磅)欧洲(除英国外)英国16801750180008519019841018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B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C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参考答案:C英国的崛起。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格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远远高出欧洲其他国家,这一差距在18世

13、纪下半叶又进一步扩大,而这一时期是英国最终确立海上殖民霸权的时期,由此分析可知C项符合题意;最早走上是西葡,排除A;圈地运动是英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方面,但与题干中的海外制糖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D项时间不符。故选C。17.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直接会面。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一重大行动反映了()A“一国两制”得到全体台湾同胞认可B“一国两制”是两岸的共同追求C海峡两岸存在的敌对关系全面消除D和平统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参考答案:D18. “(领事裁判权)

14、其损害我国的主权,自然无待于言了。然各国亦同蒙其不利(最重要的,如领事不晓法律,各国相互之间,亦须各归其国的领事审判。一件事情,关涉几国人的,即须分别向各国起诉)。且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中国决不能允许外国人在内地杂居”(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意在说明A.一些列强有意有条件地放弃在华的领事裁判权B.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C.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不利于列强在华的侵略活动D.领事裁判权的存在容易使列强之间产生矛盾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列强侵华。通过材料可以看出,领事裁判权固然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但是对于具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来说也带了种种不利,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一些列强会考虑有条件地放弃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故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是体现不出材料的观点,故B项错误;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不影响列强在华的侵略活动,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点睛: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所在国家属地主权的例外或侵犯。实际上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事裁判权就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