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西南楼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8063246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天津西南楼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天津西南楼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天津西南楼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天津西南楼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天津西南楼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 B1、4 C2、3 D2、4参考答案:B2. 关于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只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 B糖原的合成也

2、需经过脱水缩合C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只与其结构中H的相对含量多有关D胆固醇在人体内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参考答案:C3. 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参考答案:B4. 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ATP合成过程,但对水的生成没有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DNP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B. DNP主要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C. DNP作用于肌细胞时,

3、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D. DNP能抑制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参考答案:C【分析】据题意可知,2,4二硝基苯酚(DNP) 对H与氧结合形成水的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表明DNP影响线粒体内膜的酶催化形成ATP的过程,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详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因此DNP会影响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错误,根据题意,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ATP的合成,B错误;根据题意,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使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ATP,结果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C正确;根据题意,DNP

4、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的合成,而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故DNP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过程无影响,D错误。5. 玉米叶肉细胞中ATP合成场所有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叶绿体基质 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A B C D 参考答案:B 6.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A抗体和糖蛋白 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C性激素和tRNA D质粒和呼吸酶参考答案:B7. 以下关于内质网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质网是单层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B有的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与运输过程C研究证明有些内质网还可以合成磷脂,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参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的形

5、成D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结构类似,也是以脂双层为基本骨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参考答案:C【知识点】细胞质和细胞器解析: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仅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不含磷脂。C错。 8. 热带雨林的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多,但其土壤中的有机物的含量却较少,因为( )A两地森林中微生物的种类不同 B热带雨林的动物多,被吃掉的残枝落叶多C温带森林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D热带雨林温度较高,分解者代谢活动旺盛参考答案:D9.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B. 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 过程中伴随着能

6、量的传递D. 无机环境中的CO2都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参考答案:D题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A正确;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故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B正确;图中捕食关系,过程是丙的遗体、遗物被分解者分解, 都伴随着能量传递,C正确;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D错误。【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名师点睛】碳循环过程(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2)C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C、基因突

7、变都可以遗传给后代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参考答案:D11. 下列现象能说明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甘油等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出细胞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时间过长会导致动物细胞通透性改变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能在细胞膜上检测到有放射性适当升高温度可使得细胞膜运输效率提高A B C D参考答案:B12.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 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

8、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复制n代后,每个子代DNA都含有子链,只有2个DNA含有一条母链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对于每一对相对性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3、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4、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3个第二极体和1个卵细胞【解答】解:A、15N 标记的DNA在14N 培养液中

9、复制三次,子代不含15N 的DNA分子有82=6个,含有15N 的DNA分子有2个,A错误;B、YyYy3Y_、1yy,RrRR1R_,所以后代表现性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B错误;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时消耗6摩尔O2生成6摩尔CO2,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生成2摩尔CO2,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为3:4,C正确;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3:1,D错误故选:C13. 已知种群中一些个体留下的后代数多于其他个体,而且多出的程度受其表现型和行为的影响,产生这 种结果的过程称为选择

10、。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自然选择中环境条件决定群落中生物进化的方向性C. 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取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表现型进而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内容。【详解】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种群进化的方向,B错误;进化是结果,选择是过程,进化是选择后的结果,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表现型进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错误。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显微镜观察发菜

11、细胞中可见染色体 B.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C.对真核生物而言,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定在线粒体中 D.分离细菌中成分时可先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 参考答案:B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原核生物中的一些特殊实例,如:硝化细菌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为二分裂。 15. 下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及结果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12、C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 D该纤维索酶的最适温度为40参考答案:D16. 图甲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B种内斗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D图乙第1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情况参考答案:D【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图1:18201850年,由于环境较适宜,种群的数量快速增长;185

13、01865年间由于受环境资源的影响,导致种内斗争加剧,进而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1865年以后,种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达到K值图2:010年,段1,种群数量增加;1020年,1,种群数量减少,第20年种群的数量最少;2025年,=1,种群数量不变【解答】解: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A正确;B、种内斗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B正确;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C正确;D、图乙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情况,D错误故选:D17.

14、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能量流动的最终去向是A. 散失在环境中 B. 导致分解者数量增加C. 进入另一条食物链 D. 重新循环回到生产者参考答案: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能量的最终去向是散失在环境中,A正确;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而不是进入另一条食物链,C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重新循环回到生产者,D错误。【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属于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储存在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中。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摄入体内,所以能量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