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Ⅱ试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张志先一、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石门阵卞之琳“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妙,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大家一起想果然——“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了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
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延安,1938年秋(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B. 王木匠講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C. 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D. 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 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C. 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D. 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3.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分)4.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试题分析1. B解析:A. 选项中“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有误,后文未见照应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强调其“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小说后文并没有写与“王木匠手巧”的相关情节内容,就是结束处写到他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那也是干他的老本行,并不是“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因此也就不存在伏笔一说B. 讲石门阵故事前王木匠说过:“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讲完故事时补充“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我们不难看出,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是一次军民团结一致击退日本鬼子来村子扫荡的故事,王木匠是听到这个故事的,他并没有参加战斗。
政治指导员的报告就是“一点新闻”,“八阵图”是王木匠讲述整个故事的切入点因而这句话没有错误C. 选项中“石门阵摆退鬼子兵”的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为了把这场战斗讲述得生动逼真些,王木匠进行了“再创作”,“麻子”“八字胡子”“小耳朵”这些日本鬼子是王木匠为了讲故事的需要,虚拟出来的人物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到,既然是小说,虚构是其重要特征D. 王木匠发出感慨的真实原因不是“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感叹的是自己虽然有一双勤劳的手,但是只是用于木匠手艺还不够,因为面对侵略者,这双手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保家卫国他坚信,只有赶走了侵略者,自己的木匠手艺才能得到发挥因此我们可以说,王木匠能做出精致的衣橱,而是因为战乱才无法做出小说的结尾是重点,不能停留在阅读的表面,要看深层2. D解析:“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错小说是战争题材,红色主题,表现的是革命文化,表现抗日战争中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向望和平,反对战争,军民同心,保家卫国,因此小说主旨没有多元化3. 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解析:首先找出文中使用了反复手法的地方,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分别体会其作用。
因为反复手法是王木匠讲故事过程中出现,分析效果时可从王木匠讲和听众听的角度,以及对表现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处,“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使用反复手法,强调小鬼子進村前反复确认八路军已经全部撤走了,生动刻画出小鬼子的胆怯和色厉内荏第二处,“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运用反复手法,活画出鬼子丑陋的内心和行径第三处,“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这里连用数个“石头门”,写出小鬼子遇到了“石门阵”的惊慌失措,同时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调动了听众的情绪4. 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解析:此题考查小说中“门”的含义,需要梳理文本,由浅入深思考首先在文中找出写“门”的几个地方:“石门阵摆退鬼子兵”,“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
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接着我们再进行分类梳理,文中的“门”有三类:木门、石头门、没有门夜不闭户最后结合小说的主旨,分别写出这三类门的作用一是指现实中真实具体的门,即文中的“木头门”,如“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木头门挡不住日本侵略者,这里的“门”是老百姓抗击日本鬼子时摆的“石门阵”,代表着老百姓抗日的智慧和决心二是指石头门,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大门”,“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是指众志成城把侵略者挡在国门外这里的“大门”指的是“国门”,“二门”指的是“老百姓自家的门”也就是国家强大了,守护住了国门,没有人敢来侵略,那么老百姓就不需要关自家的门三是代指没有门,“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是老百姓对和平社会、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望,是全国人民用智慧想出的抗击侵略者的方法和策略三、应对策略考点一:情节结构1. 小说情节题的四个部分情节是小说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当然,少数小说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前者多为对故事背景的交代,后者多为对故事或人物的后续交代。
2. 情节概括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直接考查还是间接考查,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厘清层次结构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石门阵》是诗人卞之琳写的小说在全民抗战的苦难时代,显然小说的影响力更大,卞之琳用小说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扩大影响小说写一名叫王生枝的木匠,在村民面前讲鬼子扫荡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残酷、艰苦的抗战,在王木匠嘴里成了小品一样的故事,从而较好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抗战必胜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使得他的小说有着乐观精神考点二:小说形象1. 概括人物形象(1)读懂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是赞扬还是批判,是肯定还是否定2)抓住文中某处具体的人物言行、细节分析时不能孤立地分析,而应着眼全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