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zhugu****g126 文档编号:227870755 上传时间:2021-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浩hn( )与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巍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阴晦( ),一只小鸟的聒( )噪,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o( )与无边。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迅速结束战斗,占领山头。B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上个世纪的建筑物被夷

2、为平地。C弟弟拿起一根棍子学着孙悟空的样子耍起来,真是惟妙惟肖,令人捧腹。D他的作文总是悬念迭起,抑扬顿挫。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B在司马迁一生中,无不以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才学感动着后人。C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D期末考试动员会上,班主任老师特别强调要避免浮躁情绪的不滋生。4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

3、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 BC D5默写。(6分)(1)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2)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3)王绩的野望一诗中,运用典故表达孤独抑郁心情的两句是:“ , 。”(4)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自己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的句子是:“ , 。”6名著阅读。(4分)(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

4、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根据你的阅读所得,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昆虫名。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展示了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7你所在班级正在举办以“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问题。(7分) 动动手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有同学提议办一期手抄报来赞颂母爱,也有同学提议设计一张贺卡送给母亲。(1)如果请你设计一张贺卡,你准备把贺卡设计成什么形状?你准备写什么话向妈妈告白?(3分) / / / 展歌喉妈妈我想对您说

5、,/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脸颊印着这么多牵挂。/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烛光里的妈妈)(2)这首歌表现出女儿对母亲怎样的情感?(2分) /(3)歌词最后一句说“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那么,你准备怎样来报答母亲?(2分) /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5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6、,绿杨阴里白沙堤。8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9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3分)(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 。(2)赏析: / 二(14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7、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校证)【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选自郦道元

8、水经注河水四)【注释】巨阸():巨险。阸:险阻重地。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赑(b)怒:形容气势壮大。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1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1)略无阙处阙: / (2)良多趣味良: / (3)素气云浮素: / (4)非驷马之追也之: /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1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13【乙】文与【甲】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2分) /14请概括【甲】文长江的夏水与【乙】文黄河的孟门之水特点的异同,

9、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 /三(11分)动物大都有自己的窝,鸟类也不例外,大都有自己的巢。古代诗人常以归鸟返巢比喻久客思归的心情,如“鸟宿池边树”“倦鸟思归林”。而“鸟宿树”“鸟归林”,是因为在树上或林中有鸟儿的巢窝。鸟归巢,犹如人归家,是它获得家庭温暖和休养生息的场所。鸟巢的产生,远比人类住屋的产生要早。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受了鸟巢的启示,才开始从穴居山洞和荒野移到树林高处栖身,以避免野兽的袭击和侵害。鸟类筑巢的技术是异常高明的。有人说,如果把自然界的奇特建筑排一个名次,那么鸟巢的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一定能名列前茅。一般的鸟巢,都是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

10、做成。造巢技术最高明的是那些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北美绿鹏的巢像一个小篮,挂在横空的树丫上;黄鹂的袋形深巢,险悬在细枝的末梢;马来西亚的绿色阔嘴鸟,编一条长绳,把它们精致的巢挂在林中池边的树上。褐雨燕的巢,最为奇异。它们造巢时使用自己的唾液,再加上羽毛和海藻,将巢筑造在石崖上。为了造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0时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其中以唾液为主的金丝燕巢,采集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名贵中药和佳肴燕窝。我国无论老幼妇孺,都熟悉衔泥筑巢的家燕。汉乐府诗就有“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的诗句。民间还有“燕子来巢,吉祥之兆”的说法。家燕筑巢的本领,是非常高超的,堪称鸟类中出色的“建筑师”。它们在

11、池塘边、田边、地头等湿泞的泥土上,啄一口混着杂草根的湿泥便飞回选定的巢址。湿泥混合着唾液,使泥料更加粘稠,吐出的泥丸被风一吹很快就变得坚硬而结实。家燕的窝像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窝里铺着柔软的羽毛、软草、松针等细软物。唐代樊晦所作燕巢赋这样描述燕巢:“垒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球,形如聚粒。”这是很贴切的。鸟儿为什么具有筑巢的本领呢?动物学家认为,鸟巢的始创,显然与鸟类繁殖后代的需要紧密相关。比如燕鸥在开始求爱对,雌鸟会以胸部为轴心擦着地面旋转,雄鸟则双翼下垂,绕着雌鸟不停地奔走。这样雌鸟很快就在沙地上挤出一个浅碟形的沙窝,成为它们的新居,在其中产卵孵化。当然,许多鸟巢比这复杂得多,但其起源都是为了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能安全地繁殖后代。鸟类的筑巢行为,还受到本身生理上变化(如内分泌周期)的影响。多数小鸟的巢,通常需花一星期左右筑成。而歌雀由于内分泌周期短,急需寻求配偶,可以在三天内急速完成一个很不错的巢。鸟造巢,人们总以为是生而知之的,是天生的本领。有这样的事例:有一批第五代织巢鸟,虽然它们前四代都困在樊笼中从未筑过巢,但这第五代在获得筑巢材料后,就能无师自通地筑出鸟巢,而且工艺之精巧并不比野生的同类鸟筑的巢差。但是,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做过一个试验,他把一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