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版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227854859 上传时间:2021-1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版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版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版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版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版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版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版知识点归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站得高,看得远。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5麦哲伦环球航行;6卫星照片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纬度和经度纬度的变化规

2、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

3、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2、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南北半球的季节和昼夜长短情况相反气节日期北半球季节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春分3月21日北半球春季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北半球夏季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9月23日北半球秋季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冬至12月22日北半球冬季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2、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

4、、南寒带66.5S-90S3、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4.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一天之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一年之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冬季相反。三、地图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1比例尺:比例尺的计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大小范围大小内容详略图幅大小

5、相同小大简单大小详细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辨别方向: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图例=符号注记=文字和数字识记图1.24一些常用图例2、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处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想交也不叠合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

6、等高线稀疏。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部位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不高,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攀岩走陡崖;山谷往往出现河流,山脊是分水岭;等高线稀疏,坡度越缓越省力。5地形剖面图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第二章海洋与陆地1、大洲和大洋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比例:海洋占地球表

7、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识记P29图2.6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

8、内陆湖、山和海、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赤道横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赤道横穿过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洋:北冰洋2.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XX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

9、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

10、板块张裂地区。3六大板块的运动:板块挤压:使地表隆起抬升:高大的山脉板块张裂:使地表发生断裂:裂谷或海洋第三章 世界气候1.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2天气预报图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后。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天气符号图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知道:.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

11、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3用气温曲线图来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状况。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5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6等温线图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温水平分布

12、。7气温一般算的是平均数。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形成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2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多在赤道地区、降雨最多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锋面雨3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

13、乞拉朋齐世界雨级;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干极。4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5降水的季节变化6降水量计算算的是总量。4.世界的气候1气候组成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热带主要气候类型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b.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c.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终年高温,一年中降水分旱雨两季d.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气候a.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在南、北

14、纬2535的大陆东部。夏热冬温,降水充足,雨热同期;b地中海气候:. 在南、北纬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a.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c.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4060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全年温和湿润。寒带气候:分布在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终年寒冷。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复杂,有垂直变化。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第四章居民与聚落1.人口与人种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2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人/平方千米,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分布:a人口稠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