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7)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27849879 上传时间:2021-1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7)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7)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7)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7)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7)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7)(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索党发。2012。号 关于印发*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乡直各单位: *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已经乡党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特此通知 附:*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 二0一二年三月六日 主题词:联村联户行动实施方案通知抄送:县委办、县协调推进领导办公室;乡各领导存档 (二) -1- 附件: *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 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全乡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全面推进我乡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

2、展,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省委决定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立足于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推动转型跨越新实践,着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新要求,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战略举措。经过多年来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乡风村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各种原因,我乡多数村社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与全县、全省的平均水平、与兄弟乡乡的发展差距还很大。按照国家新的扶

3、贫标准测算,我乡与全县实现同步脱贫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我乡“三农”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基础设施较差,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广。广大群众对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这就要求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真心实意帮-2- 助群众解决发展难题,满怀激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按照省、市、县委的工作部署,在全乡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上顺省市县要求,下应群众呼声,这是加强全乡“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我乡与全县、全市、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是夯

4、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全乡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促发展、保民生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密结合全乡开展的创先争优和“转变干部作风、集中破解难题、推进跨越式发展”实践教育活动,扎实部署,同步推进,深入落实,有力有序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开展,努力实现推进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 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党代会、人代会和经济工

5、作会议精神,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围绕“宣传惠农政策、反映社情民意、促进农村发展、疏导群众情绪、加强基层组织、锻炼干部能力、总结推广典型”主要任务落实这一主线,四级联动、综合带动、全面覆盖、长期坚持、务求实效,通过转变作风、锻炼干部、抓基层、强基础、办实事、解难题,使广发干-3- 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三农”发展上台阶、基层基础更牢固、社会建设更和谐,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不断奋斗。 三、基本原则 (一)四级联动。省、市、县、乡联动,广大干部参与,明确责任,积极行动。 (二)综合带动。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与扶

6、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小城乡建设、产业开发相结合,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三)全面覆盖。全乡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干部都要参与此项活动,贫困村都要有单位联系、贫困户都要有干部联系。 (四)务求实效。因村因户制宜,尽心尽力而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按照“各记其功、分工负责、整合资金、共显荣耀”的要求积极整合涉农项目,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群众发展难题,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五)长期坚持。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联村联户”工作贯穿“十二五”规划整个时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开展。按照市、县的部署要求,严格执行”不实现全面建

7、设小康责任不脱钩“制度,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确保把活动抓实抓出成效。 四、参与范围、联系对象、方法和要求 (一)参与范围。省、市、县领导和市直、县直部门以及干部全部联系村,所有干部联系贫困户,其它经济和社会组织-4- 及个人自愿参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 (二)联系对象。以全乡11个村79个村民小组为扶贫开发重点,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贫困程度相对较深的普通户为重点,把全乡79个村的所有贫困户和普通群众全部纳入联系范围。联系对象按照省、市、县、乡的顺序,统筹协调,分级负责,一次确定,长期不变。(1)省级领导及省直部门干部联村联户。联系对象由县委协调推

8、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省委、市委总体安排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统一协调确定。(2)市级领导及市直部门干部联村联户。联系对象由县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市委总体安排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统一协调确定。(3)县级领导干部联村联户。每名县级领导联系1个贫困村,在所联系的贫困村联系2户贫困户和6户普通群众。联系对象由县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确定,联系对象名单并报市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4)科级领导干部联户。每名科级干部联系1户贫困户和4户普通群众。联系对象由县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确定。(5)普通干部联户。每名普通干部在本单位联系村联系1个贫困户和2户普通群众。(6)省、市

9、驻XX县区单位和干部联村联户。联系对象由县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省委、市委总体安排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统一协调确定。(7)乡、村干部联村联户。联系对象由乡党委会议研究确定。(8)在干部联村联户的同时,从乡选派22名干部驻村担任指导员。 -5- 篇二:联村联户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结合回里实际,现就在全乡深入开展“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各级干部亲民爱民、心系群众的宗旨观念,真正让机关干部走进基层、走进农村、

10、走进群众,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逐步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和拥护,为不断开创区域性中心乡镇建设的新局面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活动主体和联系对象 活动主体。部分县级领导,北岭乡机关干部,北岭乡派出所干警,乡卫生院医务人员,学区教职工。 联系对象。全乡6个村和辖区内1085户群众。 三、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 乡党委将组织召开全乡“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动员大会,组织联村单位负责人、全体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主任参会。要求各单位、各村深入领会、传达会议精神,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为进一步营造 活动氛围,乡党委将采取发放明白纸、

11、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使“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会后,各村党支部要迅速组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邀请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参加,将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效果传达到群众心中,让群众真正从活动中受益。 (二)活动安排 乡党政办人员,将全乡1085户群众分户整理,根据各单位人数、村居规模进行统一安排,每名机关干部联系20户左右群众,每名教师和医生联系10户左右群众,确保每个单位都联村、每名干部都联户、每户群众都被联系,实现联村联户工作的全覆盖。要求各单位每次至少10人集体入村走访,采取单位内部两人结对的方式进行,不得一个人入户走访。 要求联户干部要深入群众家中进

12、行走访,每年至少到所联系群众家中走访两次;每两个月至少与所联系群众电话联系一次;每年在农忙季节至少帮助一户所联系群众劳动一次;每年至少与一户所联系群众吃饭联络一次;群众家中的重大事情要随时到访。联系群众根本在于增进与群众的交流,带去党委政府的问候,带回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对上级党委、政府的惠农政策进行宣传讲解,不提倡送钱送物。 (三)走访目的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联户干部要根据县上文件精神和要求,积极向群众宣传我乡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讲解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和惠民政策,教育引导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生产生活环境,自觉听党的话、跟党走,筑牢党在基层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是收集

13、社情民意。每名联户干部要真正沉下去、坐下来、心贴心与群众交流,认真倾听群众的想法和诉求,理顺群众情绪,收集意见建议,使群众真正成为全乡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三是调解矛盾纠纷。认真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隐患,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妥善化解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农村和谐稳定。 四是解决实际困难。要把帮助解决问题作为联系群众、增进感情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送技术、送项目、送法律、送政策、送文化等为民服务活动。对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汇总上报、协调解决。 (四)配套制度 一是工作记录制度。每名联户干部配发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日记,联户干部要将走访

14、时间、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等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实行群众签字回执制度,为联系和服务群众 提供依据。 二是实施24小时联系制度。统一配发“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联系卡,联户干部要将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认真填写在联系卡上,交给每一名联系的群众,让群众随时能够联系上联户干部,打破开展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实现联户工作的“全时通”。 三是问题调处制度。各部门各单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列出单子与乡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以乡为单位汇总后,及时向包乡领导汇报,通过召开协调会、调度会等形式研究解决,及时给群众答复。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包乡领导签字后,

15、上报县“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办公室,整理汇总后上报县活动领导小组。 四是督导考核制度。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乡“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领导小组将采取到村检查、电话随访、入户调查、查阅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日记等形式,对各单位的组织情况和干部走访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年终,将组织各村党员、村民代表对各单位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由乡党委汇总后,上报区“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评定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的依据,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 四、组织保障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乡党委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 “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活动的宏观指导和协调督查。各包村干部要做好相应的协调、引导和村情民情的介绍工作。各乡属机关单位也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职责,投入足够精力,亲自出题目、提思路、抓督查。要按照活动要求,实行上下联动、结对联创,形成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