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环保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27828757 上传时间:2021-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环保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环保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环保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环保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环保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环保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环保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环保局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xx区环保局紧紧围绕市环保局工作安排部署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持续改善辖区环境质量为总任务,将大气污染防治、迎接中央省环保督察、环保部“2+26”城市大气督查、xx市“地毯式”排查等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兼顾、全面施治,强化监管、严格执法,精心指导、搞好效劳,认真履职尽责,狠抓工作落实,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开展做出了奉献。 按照摸清底数、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工作思路,将污染减排指标作为倒逼机制,实施有效的污染整治和严格的新建工程审核。一是做好排污许可证审核发放工作,加快落实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审核,完成8家火电、造纸、水泥

2、、钢铁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二是做好环境统计工作。持续更新污染物排放数据,对xx年环境统计年报中涉及的68 家工业企业、1家农业畜禽养殖企业、4家集中式污水处理企业进行了核查更新。落实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4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泄露检测与修复工作,3家企业完成了市级限期治理任务。三是抓好源头管理,按照“先算、再审、后批”的程序,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总量确认制度,确保“增产不增污”。截至目前累计拟定了210个新扩建工程污染物总量确认书,最大力度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 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全力抓好大气指挥部各项工作,坚决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改善、不能恶化”的红线,组织各镇街、16条工作

3、线各相关部门强化执法监管、严格措施落实,强化督导检查、推动履职尽责。严格执行济宁市出台的11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导那么,实施加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火电等燃煤企业到达山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完成了太阳纸业、百盛淀粉、白象食品锅炉锅炉(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开展辖区内加油站油气三次回收工作,我区56家加油站全部完成了三次回收改造工作。按照导那么整改堆场、煤场企业,安装视频监控、PM10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加强对大正、富平、龙桥3家机动车检测站的监督管理,确保严格按标准、要求和程序开展尾气检测;从严审核并通过了裕鑫、元通2家机动车检测站建设工程;审核外地转入机动车64辆、办理异地

4、申领环保标志机动车15辆。成立了12条工作线,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编制完成了济宁市xx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将32家工业企业纳入济宁市xx区重污染应急预案减排清单。19月份我区优良天数到达157天,同比增加22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94,同比改善15.5%;PM2.5浓度5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3.7%。 进一步稳固“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建设成果,认真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监督管理,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坚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红线,全区9家饮用水水源地均安装了警示牌、界碑、宣传栏等,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并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使我

5、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在100%。进一步深化水污染治理,编制完成了xx区xx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在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单位安装COD、氨氮、总磷、总氮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以实现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单位安装的全面监管。加大对重点河流区域内的重点排污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等污染源的环境平安隐患摸排力度,全面掌握辖区内环境风险源状况。实施了327国道南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将周边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消除对廖沟河杨厂桥断面水质影响;扎实推进泗河综合开发工程和谭村河、鸟儿洼、黄狼沟治理工程,催促镇街加快农村环保工程建设,确保按时建成、发挥效益;加大对辖区各流域水质巡查监测频次,随时掌握水

6、质变化情况,我区各河流断面水质根本到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环保法,实行“零容忍”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制定出台了xx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方案,排查、梳理了155家散乱污企业并催促整改提升。迎接了中央省环保督察、环保部“2+26”城市大气专项督查、济宁市“地毯式”排查等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600余人次,执法车辆500余辆次,检查企业418家,下达环境违法行为改正决定书475份,立案处分147家,罚款450万余元,处理各类环境信访210余件,征收排污费1390万余元。不断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建设完善区智慧环保平台和镇街三级平台,配备专职网格

7、员并落实好24小时值班制度,定期对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到了环境监管执法无缝隙全覆盖,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 严禁“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产业工程进驻我区,确保“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到达100%,坚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涉及民生和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开展的重点建设工程,开辟“绿色通道”,主动靠上搞好效劳,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保障工程尽快上马建设,发挥效益。严把工程竣工验收关,对不具备试生产或验收条件的,一律不得批准试生产或不准通过竣工验收。提高园区环境管理水平,工业园区已完成现状监测,正在进行跟踪环评,化工园区跟踪环评已完成初稿,接受了省化转办初评,成绩较好。今年以来

8、,共审批建设工程200件,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404份;完成建设工程环保“三同时”验收162家,依法否决10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两高一资”及选址不合理的工程。严格执行“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制度,对区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事工程录内本单位的事项和其他行政效劳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效劳中心办理,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归并局许可效劳科进行统一办理和审批。加快推进xx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我区7个镇的27个工程均已完成相关手续,26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完成率96.3%。 进一步完善环境平安保障机制,完善辖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全区重点风险源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备工作,完成93家企业、83家企事

9、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备案。定期开展突发环境应急演练,分别在银泉精细化工、兖矿国际焦化进行了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演练,大大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开展重点企业环境平安检查,完成30余家重点涉危险废物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指导与检查,办理39家危险废物转移申请,完成危险废物标准化转移1607余吨。 聘请了具有甲级资质的山东大学对全区20家化工企业进行了环保评级评价,其中天成化工、银泉精细化工、明升新材料、华勤橡胶、国际焦化5家企业环保评级为优,其它15家企业环保评级为中,催促企业整改评级评价中发现的问题59项。促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认可制度的开展,启动了山东联诚精密

10、制造、迪一电子验收公司强制清洁生产再审核工作并与咨询机构签订了清洁生产审核咨询协议。开展辐射平安检查专项行动,制定了xx市xx区放射源、类射线装置平安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辖区内29家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了全面专项执法检查。强化日常辐射平安监管,与涉源单位签订了辐射平安责任书。在日常检查中,对2家涉源单位存在的辐射平安隐患提出了整改意见;对警示标示不标准的单位,要求其标准了警示标志、警戒线等根底设施;完成了2家企业9枚废旧放射源的收贮工作。 一是严格办公经费使用,局里所有的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的购置一律按照规定,走政府招标程序,不干预经营活动,不设定中标单位,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二是加强依法行政工

11、作。局审批委员会和案审会对新上工程环评审批和行政处分案件进行集体研究把关,严格标准程序,强化审查、审议,推进执法责任落实,标准执法文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程序合法。对31家企业出具90余份行政处分事先告知书、行政处分听证告知书、行政处分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并根据申请,对其中4家举行了行政听证。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区委关于“两学一做”工作部署,结合环保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萎靡不振、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推动环保队伍作风进一步转变。 一是结构性污染仍是我区主要污染。我区产

12、业结构偏重,城中有厂、煤电围城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重点涉气企业有上百家,年煤炭消耗量数百万吨,仅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就到达8万余辆,大气环境复合型污染严重,污染物总量削减难度极大,虽近期我们加大了执法力度,企业污染物根本能达标排放,但各种污染物累加到一起,仍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再加上各类扬尘污染,我区已由单一型污染向多种复合型污染转变。 二是局部河流水质较差。我区河流水质尤其是城区河道没有持续补给水源,水质较差,黑臭水表达象依然存在;个别镇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较慢,生活污水存在直排问题;个别区域污水管网仍不完善,存在收集处理不彻底问题。 三是局部企业缺少环保红线意识。一些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

13、自身素质较差,时有偷排、漏排以及治污设施不运行等情况,存在着“治污本钱高、违法本钱低”的想法;有的对污染治理不重视,投入少,治理不到位,不能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行动,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 一是继续做好总量减排工作。认真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严把工程门槛,严禁新上高污染工程。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总量减排工作,腾出和扩大环境容量,优先保障重点工业工程建设,实现排

14、放总量优化配置、环境容量高效利用,继续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及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继续做好工程审批和总量确认工作,从源头最大力度控制新增污染物。 二是全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认真对照我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逐项开展督查巡查,催促落实措施、消除问题隐患。严格执行加严的大气排放标准,催促企业做好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工作,确保达标排放。突出抓好燃煤、扬尘、尾气等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切实把各项任务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完成秋冬季期间重污染天数12天以内,PM2.5均值70微克/立方米以下的目标。 三是扎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化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稳固扩大

15、南水北调治污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果,深化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中小河道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升流域风险防范水平等五项主要任务,确保辖区水质改善和水环境平安;催促相关乡镇按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求,抓紧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集中处理。 四是持续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坚持对违法排污实行“零容忍”,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必要时坚决采取“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查封扣押”、“移交司法”等手段进行严肃查处,对环境违法行为不姑息、不手软,提高环境执法的震慑力和权威性,形成惩

16、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以中央环保督察、环保部“2+26”大气污染防治检查、省环保督察以及济宁市地毯式排查等查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执法巡查回头看,对已整改完成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未完成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严厉打击各类反弹、死灰复燃现象,确保不出任何环境平安隐患。 五是进一步发挥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作用。进一步加强区、镇(街)、村(居)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力度,不断提升各级网格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水平,确保环境问题发现及时、处置高效、结果可信、群众满意。加大对网格员的管理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网格员考核监管机制,包括一员三档管理制度、网格员签到制度、网格员上报案件制度、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同步驻厂等相关制度,切实提高网格员的积极性。 六是做好环境信访调处工作。按照“控制增量、减少存量,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原那么,认真办理群众的环境信访投诉案件,做到“有访必接,有访必查,一访一反应”,并将有关处理情况及时反应,切实维护群众的现实利益和环境权益。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