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7710358 上传时间:2021-12-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 曹楠楠 牛晓耕 胡筱沽摘 要金融支持是驱动产业集聚和集聚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新能源产业集聚是促进产业自身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在厘清新能源边界的基础上,梳理评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辨明了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机理,筛定赫芬达尔指数对新能源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并从信贷规模、证券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4个方面,选取20162019年的相关指标月度统计数据,构建新能源产业集聚程度和金融支持之间的计量模型,以实证解析为依据,找准金融支持的短板和关键着力点,进而提出

2、优化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金融支持相关对策。关键词新能源;产业集聚;赫芬达尔指数;金融支持F832;F426.2A1673-0461(2021)04-0089-09一、引 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一词在1978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23届大会第148号决议中首次使用,泛指常规能源以外的所有能源。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定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被称为可持续能源(Sustainable Energy),主要分为以下3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17年)中界定的可再生能源包含风能、太阳能、

3、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综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无法严格区分、紧密联系的领域。本研究中,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表明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国家能源局在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作启动中提出未来能源转型总体思路能源生产环节从“一煤独大”向清洁主导转变,以清洁主导转变能源生产方式,严控煤电总量、优化煤电布局、发展清洁能源,以风光水储输满足煤电退出后电力供应。整体上看,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助力提升新能源供给占比和新能源消费占比,是实现国家能源战略

4、布局和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用电量变动是产出规模变动的先行指标,我国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围绕GDP增速小幅波动且变动趋势基本协同(见图1)。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全部)完成额和电源工程建设投资(新能源)完成额的增速表征了发电行业和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大致投资状况。观察图1可知,20062011年新能源领域电源投资完成额增速显著高于发电行业整体,但是,自20122018年来新能源部分和整体电源投资增速在趋势和量上大体一致,且多数年份低于GDP增速甚至为负。由此可见,一方面,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尽管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增速相对较低甚至为负,但仍满足了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这

5、可归功于电力行业持續提高的产出效率;另一方面,当前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发展尚未跳脱出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没能成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也从侧面反映出行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有待加强。新能源产业的培育、壮大与发展是一项包括资源、技术、管理、财政、金融等多方面支持的系统工程。金融在新能源产业培育、发展与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功能。加大旨在促进产业集聚与集聚效益溢出的金融支持,有助于提升包括金融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新能源行业的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能更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突破空间布局分散、研发应用不确定性高、固有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是新能源产业快速成长的必然选择。致力于研究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

6、金融支持问题,对于准确判断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金融支持短板以及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二、文献评述综观文献,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评价和金融支持产业集聚发展两个方面。(一)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评价相关研究不同的评价方法内生于特定产业集聚理论,不具有普适性。因此,评价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时,方法选择尤为重要。产业集聚水平的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波特案例分析法、专家意见法、NESS法等。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区位熵、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G指数、CES测度法等。当产业数据较难获得时,定性方法能更好地利用专家

7、智慧,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对集聚展开分析。定量方法种类较多,通常较为客观,结果也便于比较,应用更普遍。国内外学者运用这些方法对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了识别与评价。有些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如郭立伟和沈满红(2013)综合运用区位商法、NESS模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识别和评价浙江省新能源产业集群水平1;马丁和崔晓亚(2017)从规模指数和关联指数两个方面构建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规模指数具体包括新能源产业产值、产业份额、区位熵3个二级指标,关联指数主要是指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率2。更多的研究选用的定量的分析方法,如Amiti(1998)将基尼系数用于欧盟多个

8、国家间制造行业地理集中情况的研究3;郭立伟和沈满红(2018)通过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区位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和N指数、区位熵4组指标,比较分析了中国各省份新能源产业的集聚水平4;陈宇峰(2021)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工业集聚水平,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市的能源效率5。定量研究中选用的方法主要有区位熵、行业聚集度、赫芬达尔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和赫芬达尔指数是从市场化角度反映空间集聚程度的,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是从地理区位角度反映空间集聚程度的。区位熵(LQ)受企业规模和地区经济总量限制,即相同规模的产业若单个企业体量不一样或所在地区经济总量不同,LQ无法区分和准确评价。行业(市场

9、)集中度(CRn)不能反映地理信息特征,以及行业内所有企业信息。赫芬达尔指数(HHI)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CRn指数信息漏失的缺陷,且有数学上绝对法和相对法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市场集中度的计量指标。但HHI指数忽略了研究区域不同的地理单元的面积差异,且不具有行业之间的可比性。空间基尼系数(G)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和地理区域,可能导致不同产业集聚水平对比时出现误差,且G0的产业并不一定有集聚。此外还有EG指数法,该指数要求的企业级数据限制了它的应用。国内学者采用调整后的EG指数进行相关研究。在新能源集聚领域该指数应用较少。(二)金融支持产业集聚发展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支持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

10、中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和产业集聚的金融支持两个方面。(1)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方面,研究的关注点集中体现为:金融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效应。比如匡毅(2015)提出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6;李治国和潘鑫馨(2015)、郑诗情和胡玉敏(2018)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扩大、金融效率的提高以及金融结构的改善均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7-8。如何加强金融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比如Joy(1995)指出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适合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能源发展融资需求,应加大外来资本和民间私有资本的利用9;J.P.Painuly等(2003)强调发展中国家能源产业亟需有效的融资机制

11、10;高大伟(2014)在对河南省新能源产业的研究中提出成立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与新能源相关的金融创新服务等11;尹肖妮等(2015)提出为新能源企业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加大风险投资规模12;高晓燕和王治国(2017)、赵佳慧(2020)从绿色金融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13-14;罗爱明(2021)提出扩大绿色电力证书、水电经营权、碳交易收益权等担保融资业务15。(2)产业集聚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的关注点集中体现为:作用机理。比如Levine(1997)认为金融机构主要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这两个方面来提高其服务质量,进而影响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16;樊元等(2014)提

12、出金融政策通过信贷传导渠道和利率传导渠道,影响生产要素分配,不断实现产业集聚17。金融发展与产业集聚关系。比如Rajan和Zinggaies(1998)论证了产业集聚与金融发展有很强的正相关性18;张长征等(2012)的实证研究结果都表明:金融市场效率越高的地区,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效果越明显19。不同融资方式及效果。黄永明和姜泽林(2019)的研究显示证券业集聚或直接融资份额提升可带来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其作用效果甚至超越银行业(间接融资)20;赵佳慧(2020)则在绿色金融对新能源产业集聚的研究中得出绿色信贷(间接金融工具)和绿色证券(直接金融工具)都能对新能源产业集聚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但间接

13、融资效果优于直接融资的结论。综上所述,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和产业集聚发展的金融支持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但新能源集聚发展的金融支持方面的讨论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从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的机理入手,选用定量方法测度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建立金融支持和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之间的计量方程,以探求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对新能源产业集聚的支持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三、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机理分析良好的金融支持是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前提。新能源产业集聚是指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企业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中布局、产业资本要素在特定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过程,表现形式为从事新能源相关

14、的产业为了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便捷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而自发相互联结形成产业集群,若汇聚过程中的产业净收益现值超过现有收益,就会有扩大或建立新同质企业的激励,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新的资金缺口与资金需求就会产生,而新能源产业的高技术、高成长、高风险属性本质上也要求更高效的金融支持。金融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和4种主要手段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作用渠道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直接作用渠道是指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间接作用渠道是指通过金融资本在消费结构升级、供应链强化、技术创新、合作创新、政府或行业协会集群治理等领域的有效投入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手段主要包括提高信贷规模和证券

15、规模、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效率。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机理如图2所示。通过直接渠道加大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金融支持,有助于培育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企业。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和证券规模、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效率,为具备一定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的自然资源开发、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和技术研发提供金融支持,充分发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作用,能够加快实现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能够加快扩大企业发展极化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能够催生出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企业。通过间接渠道加大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金融支持,有助于新能源产业链式成长、整合与创新,且能增强新能源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6、。从新能源产品消费需求升级、新能源产品供给链、新能源企业合作创新、产业集群治理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支持效率,能够加快实现产业层面的外部经济,能够扩大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能够加快形成动态强链、补链、延链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能够加快提升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高效集聚发展。另外,新能源产业的高效集聚发展,有助于金融市场的资金补充、融资风险下降和金融效率的提升。核心企业成长与产业高效集聚会带来新能源产业集群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利于金融市場上的资金补充,也有利于降低企业市场运营风险;核心企业成长与产业高效集聚会带来新能源产业集群融资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提升集群内企业信用,有利于改善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获取信息成本高的现状,既能降低融资成本,又能降低金融风险,从而提升整体的金融效率。金融支持与新能源产业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