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辨析,是一个新手教师在課堂上最怕遇到的问题之一,教师往往难以第一时间找出两组近义词的最大区别而导致无从辨析;也往往解释起来过于冗长而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导致教学方案无法按时完成所以,近义词辨析无论是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还是对于留学生的词汇学习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留学生近义词使用偏误的具体例句,尝试整理总结近义词辨析的角度和方法,以方便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辨析和教学关键词:近义词;辨析方法;教学例句:〔1〕“嗜好〞和“喜欢〞我就是嗜好雪碧,其他饮料我都不感兴趣〔2〕“满意〞和“满足〞他太不讲理,不能满意他的要求〔3〕“铲除〞和“去除〞马路上的雪要立刻铲除〔4〕“忽略〞和“无视〞妈妈整天忙工作,忽略了我的健康以上四个例句,是真实存在于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句子,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汉语的语感很轻松的找出四个句子中的错误,但是“为什么留学生会出现这样的近义词使用偏误?如何教学才能让留学生防止近义词的使用偏误?〞这才是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一、留学生辨析近义词的难点分析以第一个例句为例,这里的“嗜好〞是不恰当的,应该换成“喜欢〞怎么给学生解释,又怎么让留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两个词的区别呢?书中指出:“嗜好〞和“爱好〞均有动词、名词两种用法,意思相近。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感情色彩上:“爱好〞偏于褒义,词义较轻;“嗜好〞侧重贬义,词义较重所以“爱好〞支配的对象往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或崇高的目标,“嗜好〞支配的对象往往是含有不良倾向的事物因为雪碧只是饮料,并不是不良倾向的事物,所以在这个句子里用“嗜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应该填“喜欢〞但是留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汉语时,很难想到两个近义词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的区别,他们可能只知道“嗜好,爱好,喜欢〞这几个词都表示喜爱的意思一些参考书中,包括我们平时进行教学时也往往是分析具体两组近义词的辨析,这就导致了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往往不可能跟学生所遇到的近义词辨析正好重合,书中也不可能列出所有相关的具体近义词的辨析组合所以,通过上文中的例子,笔者认为留学生在辨析近义词中出现的问题是:1.无从分辨两组近义词的差异2.难以分清两个近义词的用法二、留学生近义词偏误的原因分析笔者通过分析四个典型例句的近义词使用偏误,同时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出了三条可能造成留学生近义词使用偏误的原因:分别为英汉互译导致的偏误、近义词之间存在相同语素导致的偏误以及词义交叉产生的偏误我们可以根据例句逐一进行分析我们这次从第二个例句开始分析:“满意〞和“满足〞作动词时,都含有“认同〞的意思。
而将“认同〞代入句子中时,我们发现句子是可以成立的这就是说“满意〞和“满足〞具有词义交叉,这种交叉导致了留学生在使用这组词时往往会因为两者意思相近的那一局部而混淆使用第三个例句:“铲除〞和“去除〞,这组近义词又有相同的语素“除〞,表示“去掉〞的意思留学生在造这个句子的时候,知道要“去掉〞马路上的雪,所以,会用到“除〞只是相较于“去除〞,学生可能会从字面上分析“铲除〞这个字,想到要用铲子铲雪,“铲〞除于是,就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造句这样做只是单纯的考虑到了单个语素的含义,却没有想过语素整合起来的词的含义在分析第四个例句时,笔者通过查询“忽略〞和“无视〞两个词的英文含义发现它们都是“ignore〞,也就是说,英语为母语的同学在辨析这组词时,通过母语迁移,就会导致他们难以分清两者的区别,而造成使用上的偏误同理,第一句中“嗜好〞和“喜欢〞,前文我们已经具体对这两个词进行了词义辨析我们知道两者在词义上是有交集的,而且,笔者通过查询英文“嗜好〞一词为“hobby〞,而这个词在英语中既可以表示“嗜好〞也可以表示“爱好〞,也就是说,它在英文中可能不存在积极消极的严格定义这也可能是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之一。
所以,中英文翻译的差异,两组近义词的词义有所交叉,含有相同语素,在以上一种或者多种音素的影响下,就可能会导致留学生思考近义词的使用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偏误三、具体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一〕抓住重点,一语中的就是要明确找出近义词之间的差异,如词义方面、色彩义方面在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在词汇课堂上进行近义词辨析方面的提问,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课堂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答复如果是仅仅涉及单个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告知下课后进行答复如果是班级多名同学问及该近义词辨析,可以用几句话重点的进行解答〔尤其是非汉字课堂教学时〕这里就应该注意近义词辨析的第一个原那么:“抓住重点,一语中的〞教师要能够迅速抓住两个词在词义方面,或者色彩方面的最明显区别,而不是简单的解释两者的含义,或用其他意义相近的词代替以中级班为例,留学生在有一定的汉语根底时,他们更容易出现近义词辨析的情况,一旦教师不能清晰、简明、准确的解决课堂上出现的近义词辨析问题,就很可能会导致一节阅读或听力课最终变成“近义词辨析〞课教师在具体进行近义词辨析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汉语根底,相应的考虑答复的方法和内容,初级班要尽量简洁、清晰中高级班那么可以考虑词语的异同点讲解和近义词辨析方法的说明,但也要注意抓住重点,讲解清晰明确。
〔二〕近义词辨析要结合语境近义词在进行辨析时,往往可以通过具体的搭配,具体的语境进行辨析,这样做的好处是清晰明了,同学们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较为轻松地了解一组近义词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在中高级班的词汇教学中使用例句,一方面有助于留学生对词语意义异同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留学生对词语的实际应用如“伤害〞和“损害〞,在词义方面、色彩意义方面进行辨析之后,可以采用具体搭配,具体语境的形式进行区分教师可以用搭配的形式表示伤害的对象主要是人:伤害身体,伤害感情……而损害的对象对应事业、利益、健康等:损害利益,损害健康……再通过具体的例句:“提意见可以,但不要伤害双方的感情〞“你这样做只会损害公司的名誉〞在语境中我们就比较容易看出伤害和损害的不同,使留学生也更加容易理解和使用也比方假设出现两个近义词因为包含一定的词义的共同点,其某些词语搭配相同时:“认为〞和“以为〞,都有“觉得〞的意思所以我们都可以搭配说:“我认为你做对了我以为你做对了〞上面的两个短句都可以说得通,且都没有语法错误,仅看这一短句,是无从辨析两个同义词在使用中是否出现了偏误所以要将这两组词分别带入句子,或语段中从词的用法方面,也就是从具体的语句所表达得的意思上进行分析。
比方“认为〞多指作出的慎重或正面的判断,所以一般代入的例句为:“这件事经过我慎重地考虑,我认为你做对了〞在这里“以为〞就不适宜因为“以为〞多指从主观想法出发,作出的一般性的猜测和判断,有猜测的成分总之,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近义词辨析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难点之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近义词辨析时更加需要掌握近义词辨析的逻辑和方法,而不是依照汉语的直觉或对近义词死记硬背而进行讲解参考文献:【1】刘乃叔,敖桂华.近义词使用区别[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1.【2】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4】唐雪凝.对外汉语语用的多维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1.【5】郭志良.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1〕.。